莲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天师捉奸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在文章中使用“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对“生态旅游”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认为:生态旅游应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据联合国专家预测,到21世纪初世界旅游总人数将达到30亿人次,其中50%的人要到森林里游憩、观光。厦门特区素有“海上花园”美称,是享誉国内外的国际旅游城市,莲花森林公园作为厦门的后花园现已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其突出的景观资源为莲花镇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自然概况
莲花镇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西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7°54′~118°24′,北纬24°23′~24°54′。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7~21℃,
年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1℃。自然条件优越,适合热带、亚热带植被的生长,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3%。厦门市莲花国家森林公园经营面积3823.5hm2,分为小坪、金光湖、莲花山、文山、铜钵岩等5个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2.1%。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经济林等。其中金光湖景区保存有一片亚热带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是目前闽南沿海地区为数很少、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木荷、青冈、米槠、刨花楠是落优势树种,其植物区系有维管束植物146科479属784种。
上海移动网上营业厅2有利条件
2.1景观资源条件
厦门市莲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森林茂密,山径曲折,飞瀑流泉,岩洞幽深,珍稀动植物遍布其间,自然风光美丽迷人,集山峻、峰奇、水秀、峡幽、林茂于一体。其中雄奇灵秀的山石风光42处,如令人称绝的太华岩,岩势突兀,如狮昂首,雄风屹立;繁茂葱郁的森林景观24处,如与恐龙同时代,被称为“活化石”的国家怎么注册推特Ⅱ级保护植物桫椤,还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闽楠、白桂木等;清丽隽美的水体景观38处,如大深坑的清溪、文山峡谷、钟石瀑布、花桥溪水等萦回山谷,淙淙涓涓;渊远流长的人文景观20处,如宋理学家朱熹在莲花山留下
了“太华岩”、“灵源”、“圣泉”等墨迹,清康熙年间宰相李光地的护林文告不仅成了金光湖原始次生林的“护身符”,更成了景区内珍贵的文物史料;五彩缤纷的林相景观2处,如绚丽斑斓的莲山云海等[1]。
2.2良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发布,关于生态旅游的目标已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部委基本的认同。国家旅游局于2008年发布通知,将2009年全国主题旅游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主题口号为“走进绿旅游、感受生态文明”。生态旅游已经日益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也会日益走向社会,被大众所感知和认可。根据厦门市经济特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海湾型城市”的发展战略,把莲花镇作为厦门市的一个后花园,把莲花山、金光湖、小坪列为“十五”期间岛外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之一。区委、区政府给予高度重视,把莲花镇列入建设北部生态产业带发展规划,提出金光湖、莲花山、小坪等景区是“闽南沿海少林地区、尤其是厦门特区一处难得的绿洲”,将加以大力保护和开发。
2.3经济基础良好的客源市场
第五空间主题曲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却面临下降的威胁,广大旅游者对回归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同安作为闽南“金三角”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交通上的便利带来了来自厦门、漳州、泉州等地丰富的游客量。加之“金三角”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以提高,具备了较强的经济能力,居民生活的机动性大大增加,人们可以更自由、更方便地进行中短程度假旅游,在生活要求方面也产生了较强的度假休闲需求。莲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厦门市的后花园,必将成为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居民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3制约因素
3.1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驴骡目前仍存在“旅游是无烟工业,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思想观念,因此未把生态旅游环境耗损价值纳入旅游产品成本中,这使得生态旅游资源耗费无所补偿,环境破坏难以恢复。一些景区的规划由投资者自己制定,他们往往从本部门或本企业的利益出发,以能够获取批准权为出发点,没有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通盘规划,这些开发往
往是以环境的损坏和景区发展后劲的丧失为代价的。例如“野山谷”在开发过程中脱离政府相关部门有效监管,产生了资源保护不力、环境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使得原本是“生态旅游”的产品到最后也失去了“生态”的特征。
3.2森林资源的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清晰的近义词是什么莲花镇虽然是厦门市森林资源最多的镇,林地面积达12875hm2,森林覆盖率达63%,但其林相结构存在很大问题。其中经济林面积达3271hm2,主要分布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公路两侧一重山,其主要树种为龙眼树,因经济效益差,90%以上已经荒废,造成了景区公路两侧极差的景观效果。林分中马尾松林达6315hm2,占林地总面积的49%,大面积的针叶树林分使其整体景观效果缺乏季相变化,无法给人以步移景换的感觉;另外马尾松为主的林分受到马尾松危险性病虫害的危害较大,大面积马尾松纯林还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其落多样性也存在许多不足,改善环境的作用较低,生态效益较差。
3.3景区开发未能获得当地居民的有力支持
生态旅游的本意应是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
为,开发始终要与农村居民最直接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要使当地农民在旅游开发中受益。目前景区内社区居民参与区域内生态旅游的程度很低,从中获得的经济收益也较少,开发指导委员会又未能做好与社区居民的双向沟通,导致开发过程中旅游开发企业与当地居民产生纠纷。目前首先开业的金光湖景区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对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
3.4其他制约因素
景区在开发建设中日益显现出一些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粗放、科技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监测仪器等。随着开发的深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如莲花山景区步行道两侧垃圾成堆;景区生态环境系统的失调,如金光湖景区内的歌舞表演产生的噪音是否对周围的动物生存造成威胁缺乏必要的检测。另外,还存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无序性、旅游产品开发不足等诸多问题。
4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路
根据目前莲花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和有利条件,为提高森林公园的影响力,要在理念上创
新,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突出生态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森林景观和生态文化优势,引导民众由观光游转向生态休闲度假游。要固守生态旅游本意,尽量保持原生态、与环境协调,总体建设应以生物工程为主,重在体现以营林为基础的建设方针,要做到景观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生态旅游收益除了用于生态保护外,首要考虑当地居民受益,做到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要在整个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倡导生态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使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野生动植物、理解和热爱大自然成为旅游者的共同心愿[2]。开发建设要借鉴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生态旅游比较发达的国家经验,特别是分析其中的失败案例,尽量避免稍微的差错造成生态环境无可挽回的破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