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啊!古中医溺水急救方法!
夏天来了,特别是孩子们放暑假了,大人都喜欢带他们去有水有山的地方游玩放松一下,虽然我们都希望平平安安的,可是一些意外落水事件总有发生!
可能有的景区离医院比较远,在医生来之前,我们自己还是知道点溺水者急救的办法比较好,以防不测!
有的时候就算是医生护士来了,他们的急救方法有的我也不想去评价了,只能呵呵了!
所谓的心肺复苏术,说是在发生溺水后,若能在一两分钟内正确施救,其生存率可以达到100%。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8分钟内开始,生存希望大。
我知道的落水淹死的人,没有几个是一两分钟之内救上来的,一两分钟还用砖家救?那动物死亡之前也要挣扎个几分钟吧?别说是人了!
寒窑赋>田径比赛规则不管是几分钟几小时内的溺水者,还是一天两天的溺水者,救护车医生来一看没有呼吸没有心跳了,就判断死亡了,走了不管了,或者是做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体外除颤……一阵折腾下来,还是没有呼吸心跳,就停止了!
但是我从古文献中发现古中医救溺水者,有的一天,甚至是三天都活过来了,不能不说现代医学溺水救人这方面,到底是落后了还是先进了?
有的时候人身的完美生命的神奇,并不是所谓的现代科学、现代医学能解释明白的,今天科学的事情,可能明天就不科学了,以前不科学的事,可能明天又科学了!
不要认为砖家叫兽们头顶一大堆职称就是可信的,唬人不唬人自己知道,这个时候亲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事,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这种溺亡事故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不要死于愚昧无知,死于一味迷信“砖业权威”!
古中医有几种方法,我摘录如下,有的是重复的,保持原文原貌!
后面有现代中医案例,文章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救人救己!
一、《金匮要略.杂疗方 》 救溺死方
取灶中灰两石余,以埋人,从头至足,水出七孔,即活。
二、《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凡十四论)
■十一、溺死候
人为水所没溺,水从孔窍入,灌注腑脏,其气壅闭,故死。若早拯救得出,即泄沥其水,令气血得通,便得活。心堵的句子
妙不可言又云∶经半日及一日,犹可活;气若已绝,心上暖,亦可活。
《诸病源候论》没有写药方,药方都是另外写的,只有一个治病方式写在里面,用养生方、导引法,使人康复!
三、《备急千金要方》
治落水死方:
以灶中灰布地,令浓五寸,以甑侧着灰上,令死者伏于甑上,使头小垂下,炒盐二方寸匕,纳竹管中,吹下孔中,即当吐水,水下因去甑,下死者着灰中壅身,使退场门鼻即活。
又方 掘地作坑,熬数斛灰纳坑中,下死人覆灰,温彻即易,勿令大热爆人,灰冷即易,半
日即活。
又方 取大甑倾之,死人伏其上,令死人口临甑中,燃苇火二七把烧甑中,当死人心下,令烟出小入死人鼻口中,鼻口中水出尽则活,火尽复益之。常以手候死人身及甑,勿令甚热,当令火气能使死人心下,足得暖。卒无甑者,于岸侧削地如甑,空下如灶,烧令暖,以死人着上。亦可用车毂为之,勿令隐其腹,令死人低头水得出,并炒灰数斛令暖,以粉其身,湿更易。
又方 埋死人暖灰中,头足俱没,唯开七孔。
又方 倒悬死人,以好酒灌鼻中,又灌下部。又醋灌鼻亦得。
又方 灶中灰二石埋死人,以头至足,出七孔即活。德州旅游
又方 绵裹皂荚纳下部中,须臾出水。
为什么换不了头像又方 裹锻石纳下部中,水出尽即活。
又方 倒悬解去衣,去脐中垢,极吹两耳起乃止。
又方 熬沙覆死人,面上下有沙,但退场门、鼻、耳、沙冷湿即易。
又方 屈两脚着生人两肩上,死人背向生人背。即负持走行,吐出水便活。
又方 解死人衣,灸脐中。凡落水经一宿犹可活。
治冬月落水,冻四肢直,口噤,尚有微气者方:
以大器中熬灰使暖,盛以囊敷其心上,冷即易,心暖气通,目得转,口乃开,可温尿粥稍稍吞之即活。若不先温其心,更持火炙身,冷气与火争即死。
四、南宋宋慈所著《洗冤集录》:
水溺一宿者尚可救,捣皂角以棉裹纳下部内,须臾出水即活。
又屈死人两足着人肩上,以死人背贴生人背担走,吐出水即活。
又先打壁泥一堵置地上,却以死者仰卧其上,更以壁土覆之,止露口、眼,自然水气翕入泥间,其人遂苏。洪丞相在番阳,有溺水者身僵气绝,用此法救即苏。
又炒热沙覆死人面,上下着沙,只留出口、耳、鼻,沙冷湿又换,数易即苏。
又醋半盏灌鼻中,又绵裹石灰纳下部中,水出即活。
又倒悬,以好酒灌鼻中及下部。又倒悬,解去衣,去脐中垢,令两人以笔管吹其耳。
又急解死人衣服,于脐上灸百壮。
五、《寿世保元.五绝》:
“一救水溺死者。先以刀斡开溺者口。横放箸一只。令其牙衔之。使可出水。又令一健夫屈溺人两足。着肩上。以背相贴。倒驼之而行。令出其水。仍先取燥土或壁土。置地上。以溺者仰卧其上。更以土覆之。止露口眼。自然水气吸入土中。其人即苏。仍急用竹管。各于口耳鼻脐粪门内。更迭吹之。令上下气相通。又用半夏末搐其鼻。又用皂角末棉裹塞粪门。须臾出水即活。一方。艾灸脐中。即活”
六、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
“溺水,捞起以尸伏牛背上,无牛以凳,控去其水,冬月以棉被围之,却用皂角以生姜自然
汁灌之,上下以炒姜擦之,得苏可治。”
七、清代袁枚所著《续子不语》:
扯鸡膆救溺死人法。凡人落水淹毙,一日内者尚可活,《洗冤录》载有“骑牛法”最妙,而不知更有“扯鸡膆法”,入水三日者亦可活。扬州各帮作排手黄一谦,沛县人,只身带货,无不获利,积至百馀,悉以周济贫乏。康熙五十九年六月,在北通州坝上落水,已三日,捞起,有长眉白髯老翁云:“用笔管套鸡膆,先破一孔,插入肛门,扯出鸡膆吹之。”吹至三人,心口微动,老人曰:“活矣。”众趋视,忽失老人所在,又换人吹,果叹气而苏。
一般急救之法,一般可救猝死一日之内者,此法甚奇,可救猝死三日之内者。盖此法直接补充魄气之故也。魄归则魂至,魂魄附体则生还也。
八、民国时期弘化社流通的《青年修养箴言》:
将溺水者捞起,用二根筷子横插其嘴,让水流出,再用竹管吹其两耳,用生半夏末吹入鼻孔,用皂角末塞入其肛门,让水出完后,一边吹气,久而复苏。
若是夏天,可以将死者横卧于牛背上,牵牛走动腹中之水自然会从口中流出,再用生姜汤灌下,并用生姜檫其全身,慢慢可以救活,如果没牛,可以让活人依上背起轻跳,效果更佳。或用一口大锅让其卧于大锅上,作用一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