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唐艺昕张翰XXX《古诗二首》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首古诗。一首是唐代诗人XXX的《登鹳雀楼》,另一首是唐代诗人XXX的《望庐山瀑布》。前者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时的所见所思。诗虽短小,但内容却很丰富。整首诗气势恢弘,意境高远,读起来朗朗上口。后者诗人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
【学情分析】
古诗整齐押韵,琅琅上口,学生十分喜爱,不少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背诵。但由于诗歌语言简练,会省略词语,有时还会颠倒次序,使意思变得曲折跳跃,因此学生不易把握诗句的意思。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借助多媒体等展示的画面,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进入诗歌的意境,感悟诗意。
【教学目标】
1.认识“楼、依、尽、欲”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尽、层”等10个生字。
2.精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3.能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主动诵读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讲授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等著名古楼图片】同学们看看这些古代著名修建,这些历尽千百年的修建都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记录了墨客墨客的不怜悯怀,今天我们就来进修其中的一篇。(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2.齐读课题,注意正音、停顿。
(1)读准字音:“登”(dēng),后鼻音;“鹳”(guàn)。
(2)登/鹳雀楼。
(3)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
预设:谁登鹳雀楼?登鹳雀楼干什么?鹳雀楼在什么地方?
3.解题:
(1)“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之一。
(2)有一天,唐代墨客XXX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句
1.播放动画课文《登鹳雀楼》,学生形象感知诗歌内容。
2.小同伙喜欢这首诗吗?想不想也来读一读?生自由朗读古诗,留意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3.检查朗读。
课件出示:
登/鹳雀楼
税费怎么计算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指名读。留意生字“楼、依、尽、欲、穷、层”的读音。“尽”:XXX不要读成jìng,“层”céng不要读成chéng。
(2)开火车读。
(3)齐读。
5.师配上古筝乐吟诵。
三、创设情境,了解诗意
1.进修前两句。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大全课件出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师指点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拍和重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指名读前两句。
(2)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贫困生补助申请书①诗句中表示颜的词有(白、黄)。
②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3)了解意思。
①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课件出示图片】
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白日:本指豁亮的太阳,这指落日。
依:靠着。
尽:消失。
②课件出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学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③小结:这两行诗主要讲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黄河滚滚地流入大海。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什么是车损险2.进修后两句。
(1)墨客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情景,他会想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指名读三、四两行。画出节拍和重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理解词语的意思。
欲:想要。
穷:穷尽。
XXX: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再。
(4)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六一儿童节的礼物(5)这两句诗是诗人在鹳雀楼上所想到的,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什么道理呢?(小结: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6)只有站得高,看到的美景才会更多,所以XXX就这样发出了感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诗?练朗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