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未成年⼈的新规定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1⽇起施⾏,这部“社会⽣活的百科全书”与我们的⽣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对于未成年⼈的规定,与之前的法律相⽐也有不同,今天⼩编就列举其中⼀些与⼤家⼀起学习。
漂流注意事项未成年⼈的⽹络“打赏”⾏为是否有效?“打赏”款项可否追回?
随着⽹络的发展,电⼦产品的使⽤越来越普及,很多孩⼦在很⼩的时候就会使⽤⼿机上的各种APP,在没有辨识的情况下受到⽹络诱导做出⼀些⾏为,⽐如⽹络“打赏”。
根据《民法典》第⼀百四⼗四条:⽆民事⾏为能⼒⼈实施的民事法律⾏为⽆效。第⼀百四⼗五条:限制民事⾏为能⼒⼈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为或者与其年龄、智⼒、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为经法定代理⼈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相对⼈可以催告法定代理⼈⾃收到通知之⽇起三⼗⽇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未作表⽰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式作出。
限制⾏为能⼒⼈的年龄降低
《民法典》中规定⼋周岁以上的未成年⼈是限制⾏为能⼒⼈。未成年⼈作为限制⾏为能⼒⼈可以独⽴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为或者与其年龄、智⼒相适应的民事法律⾏为,除此以外的民事法律⾏为由其法定代理⼈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同意、追认。但也有例外,⼗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以⾃⼰的劳动收⼊为主要⽣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为能⼒⼈。潜龙勿用
未成年遭受性侵的诉讼时效
每每看到未成年⼈遭受性侵的新闻,内⼼都感到⾮常痛⼼。未成年⼈处于弱势,由于⽆性权利意识或者性权利意识有限遭受性侵害后可能因⼼智不成熟害怕或羞于告知其法定代理⼈,且由于性侵害的隐蔽性,其法定代理⼈可能不能及时发现侵害事实,⼗分不利于保护未成年⼈的利益。
⼀般侵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从知道或应当知道遭受侵害时起三年,⽽《民法典》规定,未成年⼈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是⾃受害⼈年满⼗⼋周岁之⽇起计算,弥补当前诉讼时效在未成年⼈保护上的不⾜,有助于受害⼈成年后排除意识及⾏为能⼒障碍,充分⾏使保护⾃⾝合法权益的权利。
新年祝福经典句*⽂中图⽚来源⽹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暗香歌词我怎么这么好看■供稿:顾成成
蚝油生菜的做法■编辑:刘洋
■审核:陈晨艾海哲
想要你的“在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