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真题及答案
[单选题]1.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表述是()。
A.研究教育事件与教育(江南博哥)经验,探索教育理念
B.研究教育方针与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法规
C.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D.研究德育案例与教学案例,总结教育经验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单选题]2.近代教育史上,高度评价教育对社会、对人发展的作用,并把教师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教育家是()。
实习总结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夸美纽斯把教师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夸美纽斯的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大自然是如何运转的,教育就应该怎样去做。
[单选题]3.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育原则,对于当今教育仍然适用,它并未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改变。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社会性
C.个体差异性
D.相对独立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教育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可体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任何一种教育,尽管受当时的社会所制约,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题干中,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育原则,对于当今教育仍然适用,即说明教育具有独立性。
[单选题]4.当前我国教育方针中明确规定的教育目的是()。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C.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D.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纵观我国各个时期提出的教育目的,可以看出有如下基本点: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单选题]5.我国1922年颁布、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就学制做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单选题]6.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千差万别、活生生的个体,对他们的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长期性与间接性
B.复杂性与创造性
C.主体性与示范性
D.连续性与广延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①教育目的的全面性;②教育任务的多样性;③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①因材施教;②教学上的不断更新;③
教师的“教育机智”。题中,“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千差万别、活生生的个体”体现了老师劳动的复杂性,“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单选题]7.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目标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课程类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学科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它规定出课程的实质性内容,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直接尺度,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单选题]8.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理想信念与价值观
C.知识与技能、创新与实践、情感态度与科学观
D.知识与技能、理解与运用、人生观与价值观
流通市值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三维”课程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单选题]9.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学具,通过拨动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来认识时间。魏老师的教学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题中,魏老师要求学生运用学具,通过拨动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来认识时间,体现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单选题]10.通过中考、高考以及研究生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方式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学生对一学期、一学年或某个学习课题结束时,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题中,通过中考、高考以及研究生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方式属于终结性评价。
[单选题]1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其中的主要矛盾是()。
A.学生道德认识深与浅的矛盾
B.学生道德认识多与少的矛盾
C.学生道德认识正确与错误的矛盾
D.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自身品德基础的矛盾
云南虫谷 剧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单选题]12.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与校外活动
C.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
D.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单选题]13.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流派是()。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精神分析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人本主义心理学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精神分析心理学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该学派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但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并且把它与意识的作用对立起来。
[单选题]14.“说明心理与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体现的心理学研究目标是()。
A.陈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人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必定依存于一定的条件,出这些依存条件及其内在的关系和联系,才能对心理现象给予科学的解释。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目标——解释心理现象。
[单选题]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A.运动觉
B.机体觉
C.平衡觉
D.视觉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内部感觉包括:①运动觉;②平衡觉;③机体觉。外部感觉包括:①视觉;②听觉;③嗅觉;④味觉;⑤肤觉。
[单选题]16.“思维着的知觉”指的是()。
A.观察
B.判断
C.推理
D.表象藕种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在观察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所以观察又叫“思维着的知觉”。
[单选题]17.能够同时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的注意品质称为()。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地震等级划分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注意分配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上的注意品质。
[单选题]18.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并以表象的形式储存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语义记忆
C.动作记忆
D.情绪记忆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形象记忆是以个体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记忆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在头脑中所保留的是事物的具体、生动的形象,具有鲜明的直观性特点。
[单选题]19.读了《红楼梦》中对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描述,头脑中浮现出她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属于()。
A.感觉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题干所述的心理过程即属于想象。
[单选题]20.个人因担心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的出现而产生的不愉快情绪是()。
A.抑郁
B.愤怒
C.狂躁
D.焦虑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于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过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三种。
[单选题]21.缺乏主见、易受他人影响者,或者盲目地自主决定、一意孤行的人,所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凡能做到这点的,叫作自觉性高;反之,则为自觉性差。
[单选题]22.通过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方法是()。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间隔强化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替代强化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单选题]23.不依赖文化和知识背景,主要用于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
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经验智力
爱过不后悔郑源D.情境智力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即对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识、记忆、理解等能力。流体智力的特征是对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准确的反应以判断其彼此间的关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