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旅游到此一游刻字留名典故与心理分析组图
中国式旅游到此一游刻字留名典故与心理分析组图
古代文人旅游,重视人与自然的互动,希望通过自己
在旅游过程中所创造的诗、文、词、提名书法等“文化”,给山水增辉,与天地同寿。在中国人看来,人生一世,若不
留下些雪泥鸿爪,就会与草木同腐,这种“留名”思想,古已有之。因此,古人在旅游时,就特别重视在风景名胜留下
一点痕迹,希望通过金石文字和无情的时间抗衡。这一
“文化”发展到现今,寄托情怀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某
人“到此一游”,并逐渐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中
国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以各种方式在各种材质上留下
名画介绍“到此一游”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长城有,故宫有,泰
山有,甚至某棵树上都有。随着出国旅游的人增多,“中国
式到此一游”开始在国外景点出现。
广播体操第十套
在一些景点会看到“××到此一游”字样,今人的行为有历史渊源。《韩非子》记载:“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刻疏人迹其上。广三尺长五尺而勒之曰:主父尝游于此。
秦昭王令工施钩梯而上华山,以松柏之心为博,箭长八尺,棋长八寸,而勒之曰:昭王尝与天神博于此矣。”这说的是:
赵武灵王请工匠以钩梯登上播吾山,刻了一个大脚印,然
后在旁边写上:主父曾经游于此!秦昭王则命人用钩梯登
情人节浪漫短句
上华山,用松柏造了一种棋一样的东西,并在巨石之上刻字:秦昭王曾同天神于此下棋!他们算得上是“到此一游”的始作俑者。
到此一游就是到这个地方来游览了一次。据可考证资
西安特小吃料显示,最早出现于《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
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
“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古人的旅游行为,一般存在于以下活动中:因求学访友、传学布道、丰富阅历而踏上漫长的游历,越是心怀大志,
越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在外做官、遭贬远放
等原因踏上游途;因行乐为目的的短期旅游。中国人在公
共场所题个字什么的,是一种文化传统。高档一点是题诗。唐人就有“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的说法。
崔颢题诗黄鹤楼
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景区有个著名的景点叫“搁笔亭”,关于这个景点的由来是:当年唐朝诗人崔颢去黄鹤楼游玩,看到长江滚滚东流,不禁兴之所至,抬笔在亭子上写了一
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也到黄鹤楼去
旅游,放眼长江滚滚,他也忽然兴之所至,也想在这里题
写一首诗,刚要下笔,看到崔颢已经写过了,而且写得还
很长,估计李白当时已经无处下笔了(这当然是玩笑),
非常生气地说道“一拳捶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
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的“难过”是因为“有景题不得”遂搁笔不题,后人有好事者,就以此建了一个“搁笔亭”来纪念这次“文人相亲”的美谈。
李白与崔颢的这次“文人相亲”,让我想起一个笑话,有人为了防止别人在墙上乱写乱画,就写了一句警告语:禁
屋面瓦种类止乱写乱画。有个人路过这里,看到这个标语,就写了句:知道了。然后又有人过来看到墙上的字很生气,就写:知
道了,还写?后来……墙就被写满了!
中国不仅是旅游大国,也是题写“到此一游”最多的
大国,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因而,说到“到此一游”之最,我们可以有很多联想,还有不少“到此一游”之最也
值得一提。
规模最大的到此一游。当年秦始皇,不管巡视到何处
都要“勒石载功”。一次,他登游泰山,立巨碑,颂自己
统一天下功德,记“到此一游”盛事。之后,历代皇帝巡视、游览时也都少不了题字、留名的环节,这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一种炫耀和风尚。秦始皇二十八年,登
游泰山,率文武百官、千军万马,加上扈从仪仗、内外命妇,车乘连绵数百里。还征集民工数万,在泰山大兴土木,修“封祀坛”、“登封坛”、“降禅坛”,并立巨碑,颂
自己统一天下功德,记“到此一游”盛事,自吹自擂,惊
天动地。可是没想到,“坑灰未冷山东乱”,没过多久,
便二世而亡。
数量最多的到此一游。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周游最广的
一个皇帝,也是留下“到此一游”最多的君王。平心而论,老头子的书法不错,工整、稳健,拿得出手,诗词歌赋也
不无造诣,且又极为自负,喜欢炫耀,难怪他走到哪里就
喜欢在哪里题词、题名、题诗。因为其写得太多、太滥,
臭名远扬,以至于今日那些“到此一游”的制造者都被讥
为“乾隆遗风”。
最伤心的到此一游。陆游游沈园,无意与前妻唐琬邂逅,伤感至极,无以排遣,写下著名的《钗头凤》,字字血,声声泪,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
悔悲愤。唐琬读后百感交集,肝肠寸断,含泪和《钗头凤》一首,绝望凄楚,缠绵悱恻,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此后
竟郁郁寡欢,怏怏而卒。
最谦虚的到此一游。一世狂傲的李白登黄鹤楼,见楼
新年红包吉利数字
上题有崔颢的名作《黄鹤楼》,读之再三,赞叹不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