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应该商业化
世界文化遗产应该商业化
第一篇:世界文化遗产应该商业化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上午好。宏伟壮观的秦陵兵马俑让世人啧啧称奇,神秘高耸的埃及金字塔引起人们无限遐思,玲珑秀美的苏州园林让我们流连忘返。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在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更启迪我们关注历史、感受文化。那么,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遗产,让子孙后代都有机会领略它们的独特魅力呢?我方观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应该商业化。首先,让我们先来明确几个定义。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遗址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突出、普遍的历史、艺术或科学、考古等价值。而商业化,指的是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过程当中,引入商业运作机制。判断世界文化遗产是否应该商业化的标准,是商业化是否有利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和是否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它们、参与到保护它们的行列中来。世界文化遗产应该商业化,理由有二。
其一,商业化能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并带动当地的经济
发展,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由于大多数世界文化遗产年代久远,保存较为困难,对文化遗产的管理、维护和修复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多数当地政府无力承担这笔费用。例如,北京市海淀区就面临文物保护资金匮乏的窘境,很多年久失修的文物实际上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自然损坏的情况相当严重,如晏公祠、景泰陵等,已经迫切需要进行抢救性修缮;而由于缺乏资金,海淀区丰富的地下出土文物也一直被束
之高阁,得不到充分利用,6000多件文物保存在只有10多平方米的库房里,连整理研究的条件都不具备,更不用说陈列展览了。然而,反观较早引入商业化的丽江古城,2012年丽江古城旅游业收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不仅为古城维护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经济收入,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商业化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有利于
文化遗产的保护。
其二,商业化有助于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其文化内涵,并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中。试想,假如没有人知道丽江古城风景独好,没有人听说少林功夫威震一方,没有人听闻苏州园林玲珑秀丽,那么我们的社会是不
是会少了许多韵味,我们的文化是否如深闺美人,无人欣赏,无人赞叹?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每个人
都拥有欣赏它的权利。当有更多的人去了解、欣赏、赞美文化遗产,它才能更大限度发挥其文化和历史作用。而通过商业宣传、电影宣传等手段,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来欣赏它的美好与意蕴,又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应该商业化。血压低吃什么食物能补得快
第二篇:立论 世界文化遗产应当商业化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开宗明义,世界文化遗产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即文物、建筑、遗址这三类。商业化则是指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或载体,通过商业手段获取利益的一种方式。面对世界文化遗产应不应当商业化,判断标准是商业化是否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方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应当商业化。
第一,商业化吸纳社会资金,加大保护力度,增强遗产生命力,实现良性循环。由于耗资巨大、地方财力和社会捐赠有限等原因,许多地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都面临经费不足的现实困境,而商业化运营机制创新拓宽了资金来源,建立了多元化的资金渠道。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07年,颐和园的商业收入回流于遗产保护的比例从10%上涨到了40%。2015年黄山景区总收入达20多亿,其中净收入的50%都用于景区的建设。一个景区的资金回流就达到当年政府对全国文物保护投资总额的八分之一,大大缓解了文物保护的现实问题。实现了盈利与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
第二,商业化有利于增强社会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形成文化氛围,推动文化传承。世界文化遗产通过商业化宣传和经营增强了知名度,吸引文化消费的同时让人们参与到文物保护中去,有着“千塔之城”美称的开罗古城,正是商业化让其焕发新生。曾经的开罗古城地面污水横流,卫生条件堪忧,当地居民对古迹的价值一无所知,缺乏保护意识,强占了大部分古建筑。通过商业化运作,在当地民众间形成了一种共享文化资源的责任意识与保护氛围,102处古迹得到修缮,建筑与人类和谐共存,政府与居民共建共享, 开罗古城面貌焕然一新,秩序井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在商业化运作过程中保护文化价值,让更多人知道它、重视它,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应当商业化。
第三篇:世界文化遗产商业化弊大于利的文摘、资料、事例
一、文摘 P1
二、定义和统计数字的相关资料P2
三、事例P3
(一)商业化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的以及建了又拆的
(二)不靠商业化就能做好保护的以及可借鉴的非商业化保护模式
(三)有关精神内涵、审美价值等的事例
一边是友情一边是爱情是什么歌(四)其它事例
四、正方事例(想想万一对方举了我们怎么拆)P9
五、中国有关部门关于如何开发景点的文件以及中国现行管理体制现状P9
一、文摘
1、在传承文化遗产过程中,我们总能看到商业化的身影。在现代商业社会,商品化其实就是传统文化遗产的商业化衍生品。将文化遗产与现代商品、服务相互结合,很容易取得消费者的共鸣,能够提升文化和商品的传播性,甚至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许多国产白酒的名称都取自于历史典故或者遗迹,消费者在享受美酒之时,难免追思历史。对于商人来说,这就足够了。因为商品化不仅有助于拓展文化遗产的内涵、增强文化遗产的传播力,还同时开启了通往财富的大门。很多时候,追求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商人不遗余力开拓文化遗产市场的直接动力。
2、文化遗产是独占的,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必须是有序的,文化遗产商品化并非必然破坏文化遗产,它甚至有助于传播传统文化遗产。但在现实社会中,破坏文化遗产的商品化举动又相当普遍和严重。一方面,商品化有时会破坏文化遗产的真实内涵。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商人可能会对文化遗产断章取义或者任加演绎,让人只知其
一、不知其二,从而打破了传统文化遗产的完整内涵。经过无度演绎,后人很难再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从文化遗产本身来说,这种演绎是篡改性的。另一方面,商品化有
时会损害文化遗产或者自然遗产的真实面貌。
其实,文化遗产的商品化还会引发文化遗产衍生品市场中新的利益安排。
3、莫让世界遗产成遗憾(这段的排比句不错,一四辩童鞋注意一下,改改没准可以用)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30字近年来,有关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地的负面消息不绝于耳:武当山遇真宫主殿被焚,曲阜“水洗三孔”,泰山岱顶动土,张家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牌警告”,乐山风景区建‘巴米扬大佛’„„有识之士担心,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自然和文化方面的宝贵资源,特别是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风景名胜地,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会遭到破坏,人们登名山、访古迹成为“遗憾之旅”。
4、据了解,我国风景区80%左右都有上千年的开发历史,按照对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原则,不少名山风景区早已“超标”。尤其是近10多年的错位、超载开发,不少风景区宾馆饭店、培训中心、乡村摊点,索道、旅游列车、等“人造景观”一应俱全,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十分突出,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严重下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空前破坏。
5、可以变生效益的是“资本”,不可被量化的是“价值”。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文化资源也可以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本进入经济运作,所谓 “一个名人值25亿”,显然就是一种资本测算。争夺炎帝故里的五地无一不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将“祭祖”与博览会、锦标赛、商贸洽谈、招商引资捆绑推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这是文化的功能之一,无可厚非。但仅把文化作“资本”观,把文化价值狭隘化为“变生效益”四个字,那么就是一种十足的短视了。
——“文化价值”不等于“文化资本”
二、定义和统计数字的相关资料
1.世界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一定的评定标准,评选出的具有突出历史文化价值的人类遗存。
2.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的名胜,可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招徕和组织国际游客进行游览活动。
3.世界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另一项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不同。主要包括: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文物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以及其综合体。
建筑
最好听的歌有哪些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
念天地之悠悠遗址
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方。
4.自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会议批准中国的故宫等6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13年6月,中国已有45处自然文化遗址及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31项,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