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08期现代园艺
国营林场转型研究探讨
——
—东莞市大屏嶂森林公园景观改造为例
黄世辉缅怀袁隆平的句子
(东莞市大屏嶂森林公园,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将国营大屏嶂林场转型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转型、规划设计与效益成果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如何凭借重构景观空间,提高场所体验,优化园林景观,改善生态结构化等方式改造国营林场,最终成为现代森林公园。由不同角度入手,运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对国营大屏嶂林场改造展开深入研究,归纳总结此次改造的基本特征,以此为其他国营林场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改造;国营林场;森林公园
城郊型森林公园通常坐落于城郊,大部分是在城市对外扩张的形势下,改建人工林建立的森林公园,
一般包括园圃用地、林场、防护林等。其中,广东东莞市大屏嶂森林公园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其前身为国营林场,经过转型之后成为森林公园。这也是东莞市第一批进行规划建设后成立的森林公园,从2004年开始,大屏嶂森林公园着手进行转型,是东莞市甚至广东省首批进行转型的国营林场。
1改造背景
林场是由政府培养、直接管理与采伐树木的场所。我国大部分国营林场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的,旨在培育植被、保护森林及优化生态环境,针对一部分生态环境不佳且覆盖面较大的荒山进行开垦,依赖政府投资而创建的和林业有关的事业单位。最近几年,政府结合林场的实际情况,出台大量林场改革文件,致力于促进林业建设发展,改变过去仅注重木材生产的局面,开始朝建设与生态修复方向发展,以其提供优质的生态效益服务。
此后,国营林场的作用不再单纯是林场生产,逐渐转变成保证城市居民休闲娱乐需求得到满足。在国民文化与精神层次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原有的景观特、生态特征、空间形式、使用功能等均无法确保国民休闲娱乐需求得到满足。基于此,东莞市大屏嶂林场凭借对内部景观进行改造的方式,建立符合国民要求的森林公园,确保周边民众的休闲游憩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2林场改造的意义
2.1经济意义
对于国营林场改造项目,可以充分利用所在地本身具备的水文、植被、休闲设施等各项资源进行规划与建设,和新建公园项目进行比较,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在保护生态的过程中,也可以促进当地商业、旅游业及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2.2社会意义
进入新时代后,原有国营林场所具有的功能根本无法确保国民的休闲游憩需求得到充分满足。通过改造项目,不仅能保证国民休闲游憩需求得到满足,还能有效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有利于塑造优良的城市形象。
2.3生态意义
学校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国营林场拥有极为丰富的资源,不仅可以维护生态平衡,而且还能改善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凭借对林场景观进行改建,有利于丰富植被落,改善植被疏密水平,维护生态平衡。
3林场改造——
—大屏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
3.1项目概况
3.1.1区位概况。东莞市大屏嶂林场坐落于东南部区域,占地面积高达1200hm2,以大屏嶂山脉东侧为依托,南部连接深圳市,东部毗邻塘厦镇,北部临近黄江镇,西部则和光明华侨牧场相接。整个林场是非常典型的中高山丘,东部围绕虾公岩水库,北部临近观音山,实际海拔278m,西部则依靠大屏嶂山脉,实际海拔348.3m,并且林场内部还建设了企洞水库。1961年,在国家的号召下,大屏嶂林场正式成立,历经数十年建设,获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极具自身特的空间格局,即“山上林业,山下社区”。
3.1.2资源概况。对大屏嶂林场进行分析发现,2000年前,林业实际用地面积1100hm2,占林场总面积90%,其中,疏林占比0.7%,未成林地占比1.2%,林业占比82.5%,灌木林占比10%。从林种结构来看,大部分为用材林,占比83%,紧随其后的是竹林和经济林,两者占比11%。从树种结构来看,大部分是松树,然后是竹子与杉树,但在2000年之后却发生很大变化,林场开始大范围种植马占相思。整个林场植物类型总计超过650种,包括樟树、金毛狗等,并且野生动物超过80种,大部分是蛇类、鸟类,其中包括穿山甲、猫头鹰、蟒蛇等珍稀动物。
iphone 6 plus3.1.3发展情况。在创建之初,整个林场处于绿化阶段,主要种植用材林,包括杉木、马尾松。1980年之后开始重视经济林种植,其中包括荔枝、马占相思、柑桔等。
171
-
-
2021年第08期现代园艺
1993年,经过广东省相关部门审批,对林场进行改造,着手创建大屏嶂森林公园,前期工程主要是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并未着手进行森林公园旅游建设。直到2000年后,才开始建立高尔夫球场、房地产、酒店等配套设施,但从整体来看,依旧未系统部署森林公园规划建设。3.2建设原则
3.2.1因地制宜。实际建设中需要依托原有景观,充分利用林场中各项资源,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分区的实际情况,注意维持景观之间的统一性、连贯性,避免新旧景观之间产生冲突。报名号查询
3.2.2尊重历史。凭借深挖林场中的各项文化元素,传承与发展这一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比如,当地的各项特生产工艺及传统习俗等。同时,维护与翻新现存历史建筑,比如,革命根据地与防空洞等,充分彰显其历史文化气息。
3.2.3重视生态。一方面尽量运用林场中所拥有的各种珍稀植物,对地面植被与灌木进行修饰,提高观赏性;另一方面必须维护野生动物现有生活区域,避免对栖息环境造成影响。
3.3建设实践
3.3.1功能分区。(1)出入口服务区:针对林场2个出入口广场,一个在公园和黄江镇相接的地方,另一个在公园和塘厦镇毗邻的区域,周围紧邻省道与高速,交通便利。该区域旨在展示公园整体形象,反映周边各项休闲服务,实现城市和郊区景观的过渡。(2)管理服务区: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办公楼、酒店和周围住宅区等,在整个公园中,是重要的社区公共服务区及旅客服务区。(3)休闲观光区:通常涵盖翠屏广场、竹园竹径、绿岛、傣家长廊、荔香园、绿篱迷宫等具有观赏性的区域,是一个可供旅客放松、小憩、健身、散步的景致优美的区域。(4)登山游览区:坐落在大屏嶂之中,大部分是低山体结构,包括次生林自然区、观音山游览区、雷公山游览区等。目前,已经创建观景平台、观景亭等设施,周围大量登山步行道纵横交错。(5)生态保护区:坐落在公园之中的生态核心区域,具体作用体现在城市生态绿肺及森林生态维护。
3.3.2景观构建。(1)出入口景观:公园和塘厦镇相连的区域便是出入口,在入口处装饰着醒目的“大屏嶂森林公园”字样石排,高达6m的大理石威严耸立,上面雕刻着引人注目的红大字。在2个主要出入口中都配有停车场与广场,面积为40000m2及85000m2,可供旅客在此进行集散与停留。该区域类似于社区公园模式,种植了超过100种绿化植物,大部分具有观赏性,绿意盈盈,百花齐放。在塘厦入口处还特意建造荷花池,旅客抵达后可在此短暂停歇,周围民众也可在此散步健身。
(2)社区景观。历经数十年发展,现已建立大屏嶂林场小区,是林场内人员的重要活动场所,包括广场、篮球场以及儿童活动区域,各项公共设施完善。该区域中的绿化树种大部分是当地乔木,在地
面添加草地与灌木进行装饰。旅客通过入口进入公园,首先要路过林场小区,因此,在小区里也竖立着人山,森林公园和大屏嶂林场的字样清晰可见,既能体现公园特,又可以发挥入园指引的作用。
(3)园林造景。依托于原有景观,公园内部新增观音广场、荔香园、傣家长廊等极具特的景点。其中,傣家长廊主要包括一些傣式建筑,运用的都是黄瓦、金顶及红柱等极具特的建筑元素,其右侧是月牙湖,后方则是翠顶山,依山傍水,可以充分体现大屏嶂开阔、出尘的特点,有利于增强旅客感官体验。百竹园之中种植的竹子种类超过120种,是东莞市第一个围绕“竹”建立的园林,兼具观赏与科普的作用。园中顺着山溪开辟一条长约2.5km的步道,建造凉亭、麻石路、人工湖及木栈道等景观。芳园占地15000m2,坐落在休闲观光区域,建造过程中主要使用天然石和植物,通过有机结合方式造景,其中还有一个人工湖。该园内大部分是主路,由里至外种植大量极具观赏性的花种,包括七彩大红花、大腹木棉、蝶花荚蒾、茶花、野牡丹、多三角梅、鸡蛋花、无忧树、黄婵等。
(4)体验景观。根据旅客的不同需求以及大屏嶂林场的具体特征,注重优化各个配套设施景区,以提高旅客体验感。比如,未对荔枝果林进行改建,直接建设“荔香园”,并推出各农家乐项目,建造占地超过15000m2的绿篱迷宫,其中篱墙所选用的是福建茶,具有可塑性强、耐修剪、支撑性好的特点,这处景观深受家庭旅客及儿童的青睐。
(5)林相景观。2000年之后,林场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种植的大部分是经济林,其中,主要包括马占相思,若是建设森林公园,则难免过于单一,不具备较强的观赏性与层次性。因此,在森林公园项目通过审批以后,便着手对林相进行改造。从改造技术方面来看,在原有马占相思林中间添加具有观赏性的树种,通过环切树径表皮的方式,让一部分马占相思树枯萎,确保新树种得以成活,也无需大量伐木,就树种选择方面,主要包括荷木、红苞木、樟树、三角枫、千年桐等。道路两侧主要种植羊蹄甲及无忧树等,在游览区域则主要栽种黄花风铃、腊肠树。这种规划主要是因为一部分功能性树种有利于预防火灾,如荷木。部分乡土树种具有耐贫瘠、耐高温的特点,符合当地风化石土质,而部分彩或落叶树种则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4总体改造分析
4.1建设成效
4.1.1景观特鲜明。2003年,大屏嶂森林公园项目通
172 --
2021年第08期现代园艺
过审批,历经2次改建,已经初具规模。凭借立体造景、功能区划、合理改造的方式,充分利用园区
中各项资源,建设多元化植物落,形成层次鲜明、彩艳丽、树种多样、别具一格的景观。
4.1.2社会效益明显。凭借景观改造,大屏嶂林场成功塑造自身形象,让民众产生健康、休闲、舒适的印象,是进行户外活动的极佳场所,也是各大企业、学校、社会机构组织活动的一个场所。从2006年开始,森林公园无偿向大众开放,游客数量激增,每年所接纳的旅客数量在一百万以上。公园各项设施和广大民众共享,目前已经是当地居民散步、健身的重要场所,也是周边居民休闲旅游的极佳选择。
4.1.3生态效益良好。目前,大屏嶂森林公园采取林相改造、封山育林、景观改造等措施,有利于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可以优化改善森林空间布局,创建具有较强稳定性的植被落,高度重视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确保自然生态不被破坏,有效提升森林质量。在东莞自然生态保护结构体系中,大屏嶂森林公园俨然是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在完成景观改造后,坚持成果共享原则,无偿向大众开放,不仅可以传扬生态文化,还是广大民众了解森林生态及林业的一个重要方式。
4.2经验分析
4.2.1树种选择。大屏嶂林场在景观改造过程中,选择各类景观树种时,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土质与气候,在购入优质树种的同时,引入大量当地常见的树种,高度重视成林之后的景观性,尤其是彩方面的感官体验。但在养护过程中却发现,有一些树种其实和当地情况不符,在所处区域存在差异的情
况下,生长情况也有所差异,尽管有一些成效时间符合计划,但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比如,凤凰木,大屏嶂与城区相比气温更低,从而对其生长情况造成影响;又比如,腊肠树,公园土壤湿润,导致其花不多、花期不长。所以,在实际改造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水土等因素,挑选符合要求的树种进行种植。
比较好的净水器4.2.2旅游体验。实际改造环节,大屏嶂森林公园结合旅客具体需求和休闲娱乐特征,调整园内各个项目,包括顺着山道修建步道,让旅客在行走的过程中欣赏美景;利用现有荔枝林,开展采摘及品尝等活动;新建茶室,确保养生需求得到满足。但从“线”与“面”角度来说,依旧存在缺陷,目前尚未设计主游览线路,各个景点相互独立、过于分散,旅客无法及时获悉准确的景点信息。所以,必须优化改善游览线路,以提高观赏性,添加具有指引功能的自然标识,有效提高旅客体验感。4.2.3整体规划。从大屏嶂森林公园改造项目可以发现,实际改造环节注重资源空间布局,高度重视景区内自然地理特征,充分利用园内现有的景观,对于改造过程出现的矛盾与冲突,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意见,优化设计方案,确保现代功能需求得到满足。截至目前,依旧缺乏科学高效的发展规划,因此,不论是公园管理,还是景观改造过程都无据可依,从而导致景观建造存在不协调的情况。
5结语
森林公园是拥有优质生态环境及丰富森林资源,满足开展生态旅游条件,同时通过审批的森林地域。
国营林场改建森林公园就是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优势,凭借景观改造的方式,给广大民众提供休闲、健身、学术研究、科普等活动的场所,保证生态保护、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
大屏嶂森林公园在实际建造过程中,结合当地景观资源情况,尊重生态环境特征,重构空间、增强体验、优化景观及改善生态环境,在此过程中明确自身定位,包括亲近自然、休闲养生、生态体验等,目前,各项配套设施都已经基本完善。实际改造过程坚持传统和创新有机融合,引入和保留共同存在,秉承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的基本原则,成为广东地区第一个完成改建项目的森林公园。
凭借对大屏嶂林场改造过程进行研究,认为其特征具体表现为下述4个方面:第一,重构景观空间。结合林场的基本特征和旅客需求,细分林场区域,结合各个区域的特征予以改建。第二,增强场所体验。结合各类游客特征,致力于建设和当代城乡居民审美理念相符的具有普适性特征的景观。第三,优化园林景观。针对非核心保护区制定改造规划,更新现有景观,新建特景观。第四,改善生态格局。凭借对现有植被进行改造的方式增强植被的丰富性,致力于建设生态、自然、稳定的整体格局。
参考文献
[1]陈晨.现代城郊型森沐公园规划探讨[D].安徽农业大学,2012.
[2]姜清山.国有林场经管理制度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8):10-25.
[3]梁永伟.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22-25.
[4]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S].国家林业局,1999.
[5]沈华恒.场所重构一余洞仙人略公园景观改造设计[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6]房仕钢.国内外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的对比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8(04):82-84.
[7]邢福武.东莞植物志[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8]克里斯托弗·布里克尔著,杨秋生,李振宇译.世界园林植物与花卉百科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9]《庭院设计》编委会.风格庭院:庭院设计系列合订本[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杜倩倩)
173
嘉兴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