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密码器的云化技术实现及其推广应用价值
电子支付密码器的云化技术实现及其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沈国民 丁鹏
升国旗时间来源:《计算机时代》2021年第09期
大使是什么级别
ml
        摘 要: 支付密碼器产品,作为银行防范票据金融的商用密码产品,自2000年开始制订相关国家标准,在全国逐步推广,到2020年普及率达到了70%左右。但随着金融科技的日新月异高速发展,原有支付密码器产品的可用性变差,而“云支付密码器”是一个很
好的替代升级产品。“云支付密码系统”是将原实物密码器中的专用算法芯片,集中存放到云端,用户只需在客户端使用电脑、手机、PAD等终端设备,用密码器软件即“云支付密码器”就可以方便地计算票据的支付密码,并进行相应的管理。
不按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
        关键词: 支付密码; 电子支付密码器; 支付密码核验系统; 云支付密码器
        中图分类号:TP3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21)09-120-05
        Abstract: Since 2000, payment cipher products, as a commercial cipher products to prevent financial fraud in bills, began to formulate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and gradually promoted in the country. Until 2020,the products penetration rate reached about 70%.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the original payment cipher product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actual use, and "Cloud Payment Cipher Product" is a good alternative to upgrade the product. The "Cloud Payment Cipher System" is to centrally store the special algorithm chip in the original physical cryptographer into the cloud, and the user only needs to use the terminal devices such as computer, mobile phone, PAD, etc., and the supporting software,
named "Cloud Payment Cipher System", to conveniently calculate and correspondingly manage the payment password of the bill.
        Key words: payment password; payment cipher product; payment cipher verification system; cloud payment cipher product
        0 引言
        支付密码[1]是银行票据业务中很好的密码防伪和风险管控的手段,本文就实物电子支付密码器[2]的应用现状和云支付密码器的推出,进行研究、分析和论证。
        自2000年伊始,支付密码器在大部分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中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4000多万个企业基本户,6800多万个企业结算账户,支付密码器的普及率达到70%左右。
        在金融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在银行对公业务逐步线上化的今天,采用云支付密码技术,银行可以更好地降本增效,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为银企票据结算业务提供更先进、更高效的鉴别手段。
        1 支付密码器简介
        1.1 支付密码器的基本原理
        支付凭证(主要是支票)的签发人将凭证上的有关要素输入支付密码器,经加密运算后生成16位数字的支付密码填写在支付凭证上。银行利用计算机设备对支付凭证的有关要素及支付密码进行核验,确定凭证的真实性[1]。
        图1是一张使用支付密码的转账支票,8888所示位置即为支付密码。
        由于支付密码是根据票面的签发人账号、业务种类、签发日期、凭证号码、金额等要素生成。票面要素的改动会引起支付密码不可预知的变化。
        支付密码作为图形签章识别的补充,是一种用以加强支票等支付凭证签发和付款安全管理的有效安全防范手段。
        1.2 支付密码的应用流程
        支付密码的应用主要通过三个过程完成:①通过银行前台的支付密码管理终端(柜员
终端)完成对支付密码器的初始化发行并增加账号;②企业财会人员在签发票据时,用支付密码器生成16位支付密码,并抄写到票据上;③带有支付密码的票据到银行柜面受理时,通过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支付密码核验系统[3]进行支付密码的核验并入账处理。如图2所示。
        1.3 支付密码在银行对公业务中的作用
2万元创业项目
        票据安全防伪 降低银行前台柜员折角验章的难度,确保签发人身份的唯一合法,防止银企资金纠纷。
        行内票据通兑 通过结合银行印章管理系统或票据印章扫描识别系统,为企业客户实现行内票据的通存通兑。
        跨行实时清算 票据电子化由于没有可靠的技术防范手段,大规模的普及应用始终难以真正实现,使用了支付密码核验系统[3]后,结合人民银行的综合业务系统中的大/小额支付系统,以及票据影像交换系统,可以实现票据的电子化的实时交换和清算,大大降低企业的在途资金,充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全程密码护航 使用了支付密码器后,票据从签发时开始,就受到支付密码的保护,无论在流转使用过程中,还是在银行受理结算过程中,票据都受到了支付密码的严密保护。票面数据无法修改,任何人也不可能冒充合法用户生成正确的支付密码,有效地防范了票据金融犯罪。
        1.4 支付密码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支付密码器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 用户体验亟待改进。现在使用的实物支付密码器是2000年初期研发的密码设备,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使用人员的习惯,该设备就象一个计算密码的简单计算器一样,只便于单人使用,也不便于随身携带,难以支持移动办公和授权。
        ⑵ 商业银行在推广应用过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招标选型采购,到行内配送结算盘点,再到柜面培训产品维保等等,都需要商业银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⑶ 传统的支付密码器应用场景单一,只适合企业财务人在办公室单机使用,无法联网,无法做到集体多人授权使用,并且功能单一,无法应用到需要动态密码和多级授权的
其他对公业务中去,缺乏对银行业务创新发展的持续支撑。
        2 云支付密码器的推出和应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