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诗辞文化之乡简介 2
                  合江县诗辞文化之乡简介
    合江建县距今有2129年的历史,是长江上游地区建县最早的三个县区之一,以独特的夜郎古道文化、汉棺文化、荔枝文化闻名遐迩,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县之美誉。全县幅员面积2242平方公里,有人口90万,辖27个乡镇,284个行政村,41个社区。是全国体育先进县、省级文化先进县,是全国晚熟荔枝基地。县内有文化部授牌的一级文化馆、一级图书馆、全国唯一的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和三个省级示范乡镇文化站,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尧坝古镇”和“福宝古镇”。 
合江人喜爱诗词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神童先汪因喜诗中举,南宋刘望之一部诗集《观堂集》名垂青史,清代四川解元罗文思诗集《乐志园》至今流传。源远流长的诗风辞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熏陶出一批又一批诗人辞人。朋友相逢说诗,乡民聚会赛文,年年举办诗辞歌赋赛事成为传统。
合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特别是诗辞创作的发展,建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每年100supersports万元,设立政府优秀文艺作品奖。2008年起,县财政每年给每个文艺协会活动经费5000元,使协会诗辞交流研讨活动得以持续开展。合江县现有诗辞协会一个(诗书画院),
会员近百人,作家协会一个,会员一百多人。县委、县政府将明清文化广场二层楼建筑作为合江县诗辞协会(诗书画院)办公、交流基地,诗书画院还在佛心茶有限公司、泰和世家等地建有创作基地,在合江县高校四川三河学院成立了“海子诗会”,在合江中学、马街中学等高中建有诗辞教学基地,全县初级以上的中学都兴办了校园文学社。
合江县办有诗词专刊《荔乡吟》,一年出版一期,刊发诗词400多首;文艺杂志《少岷》,一年出版4期,每期辟有诗辞专栏,刊发诗辞近百首;文学报《合江作家》,一年出版4期;每期辟有专栏刊发诗辞;2014年新办《合江文化》,一年出版4期,每期辟有诗辞专栏。
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局、县文联、县作协每年定期举办中秋诗书画音乐会,至2013年已举办26届。县作家协会每年举办10余次诗文交流研讨会,县诗辞协会不定期举办诗辞交流。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写诗赋辞深深扎根于民间,越来越普及,诗人辞人队伍日益壮大。 2009年,县里专为诗歌创作者出版诗集《风醉符阳》。2013年,为抢救老文艺家作品,文联为老文艺家免费出书《夕阳古韵》、《联词集》、《三老诗选》,获得了省市文学界的好评。
    合江县诗辞文化之乡创建取得的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支持了党政工作舆论导向。近年来,合江诗辞协会积极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创作了大量诗辞作品为合江县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反腐倡廉等工作宣传造势。龙启权的《创建工作靠大家》、《守望家园》、万莉的《水里盛开的吉祥》、侯正清的 《金镂曲·一声断喝神州颤》、周跃刚的《廉政的诗》、黄自怀的《战斗在追寻“中国梦”的前台》等作品还在省、市屡屡获奖,为党委、政府工作的开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二是提高了旅游经济文化活力。合江的先人们在县内各旅游景点有大量诗辞遗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主动作为,以合江县荔枝文化广场、先市酱油、佛心茶、泰和世家农村文化大院等为代表的各类特建筑均有大量诗辞文化墙宣传合江诗辞文化,切实增强了旅游区的文化底蕴。三是丰富了企业文化生活。川天华、先市酱油、佛心茶等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开展诗词创作活动,展示诗词魅力,宣传企业文化基本理念,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竞争能力。
代表人物有:诗人龙启权,中国诗歌协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县作协名誉主席,《多管闲事的狗》获2000年“千禧杯”全国诗歌散文大赛优秀作品奖,个人作品还曾获“中国新世纪诗歌文学奖”、“四川天府文学奖”等20余个省级以上大奖,出版有三部诗集《
爱的呼唤》、《新世纪的黎明》、《梦中的女孩》,主编有诗集《大江潮》、《合江诗选》、《合江民歌选》。
诗人丁正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当代艺术》总编,著有诗集《黄孩子》,抒情长诗《恶蹈——世纪颂辞》(20864行,分为4部:《恶蹈》、《净界》、《乐国》、《墓穴》,中国作家协会专为丁正耕的长诗《恶蹈》召开研讨会,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抒情诗之一),主编诗集《当代诗词选》、《高原风》,《新时期散文诗及其精神》获1992年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三等奖,《另一个向度的纵深》获1993年中国散文诗研究会论文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二名)。《神圣的殿堂——评诗人杨平的诗集》获1995年台湾《新陆》诗刊年度最优论文奖。
老教师陈浩如,现年93岁,爱好诗词,参加了赤水诗词学会、巴渝诗词学会、泸州市老年诗书画研究会、泸州市楹联学会等组织,撰有《三余吟草》。
老教师匡子成写诗40怎样刷机安卓系统多年,出版诗集《夕阳古韵》,另积有二年级语文期中试卷4本诗集手稿。农民马中怀、马中坛兄弟从青年写到老年,如今70多岁仍坚持写诗。
县文联副主席匡红兰的诗歌《等候》获全国青少年诗歌大赛三等奖。
诗辞协会会员宋家惠作词,陈川作曲的歌曲《荔枝红·荔枝甜》,获评全国十大村歌(2009年),合江县也因此获“优秀组织奖”殊荣。 
音响没声音怎么回事
诗辞协会会员康棋斯演唱,赖培东作词,甘国强作曲的《村官》,获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中国大众音乐协会组织的全国小康之星村歌大赛最高奖“小康之星奖”(2010年);康琪斯歌曲《一个麻雀一个头》参加四川省首届民歌大赛,获省级铜奖(2012年)。
诗辞协会会员万莉的楹联参加“余兴杯”、“菊藩杯”全国楹联竞赛,获得优秀奖(2012年),诗歌《重量》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周年征文赛教师组一等奖(2010年),发于《语言文字报》;《老丁下棋》在第二届(2011年)全国智力运动会“之我见”有奖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并纳入《全国智力运动会“之我见”有奖征文》作品专辑;散文诗《只记得你的好》获广东省微文学征文优秀奖(2012年)。0579是哪个城市的区号
诗辞协会会员黄自怀的诗歌《战斗在追寻“中国梦”的前台》在“选调生网”、“中国青年诗社”(2013)年联合主办的“庆七一·我的中国梦”诗歌征文赛中获十五篇优秀作品之一。
诗辞协会会员周跃刚的诗歌《红豌豆》入选国家级《中国新诗精选300篇》(2013年),
另有诗歌作品在《中国诗歌》、《美文》、《散文诗世界》、《中外文艺》、《海域诗刊》、《末代诗人》、《人民代表报》、《散文诗》、《四川文学》、《丹东文学》、《南充文学》发表。 
目前,合江县正积极争创“全国特诗辞之乡”文化品牌。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力争到2016年在全县27个乡镇都建立分会,吸收会员500人以上,由乡镇宣传委员、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分会负责人;以村(社区)、企业、学校等为单位成立了活动小组。形成了纵横联系、内外联络、左右联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繁荣诗辞创作。突出“合江特”,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努力打造一批健康向上,能引领合江人民奋发有为的诗辞作品,力争3年推出50-100首优秀诗辞作品参加国家、省、市比赛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快递价格查询网    三是抓好创建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做到有机构,有章程,有办公(活动)场地,有经费,有活动,做好诗辞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保证每年组织开展1-2次全县性诗辞创作活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