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社会救助工作的问题和建议
作者:曹玮
来源:《重庆行政》2019年第04期
作者:曹玮
来源:《重庆行政》2019年第04期
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困难体基本生活的政府兜底性举措。精准落实好社会救助政策措施,直接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本文结合社会救助工作在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的具体实践,对基层社会救助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及对策建议加以探讨。
昱怎么读 北京供暖时间2021一、基层社会救助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2年立秋时间 当前基层社会救助主要政策包括城乡低保、特困(五保三无)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困难救助以及住房、教育等其他救助政策。在开展社会救助的实践中,街道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努力确保应保尽保、应帮尽帮、应救尽救,同时也感到该项工作在一些方面、领域还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法规政策依据不充分,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动态精准识别
刘涛丈夫就低保工作而言,目前基本形成了由重庆市大渡口区民政局牵头,工商、税务、车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配合的联动信息查询机制,能够较为有效地核实申请人的收入、房产(区内)、车辆等信息。但由于现有政策法规依据不足,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普遍担心存在法律风险,对于申请人金融资产查询形成较大障碍。同时,近年来旧城改造加快,老社区“人户分离”较为普遍,低保工作实行户籍地管理,难以有效核实情况;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享受政策“进易出难”,符合条件主动提出退保的极少;家庭收入存在多样性和隐蔽性,灵活就业收入和扶、抚、赡养费等,都难以通过常规手段准确核查。加之,低保附加帮扶政策较多,“含金量”越来越高,致使部分“边缘”众心理不平衡,矛盾争议时有发生。基层实践中,如何动态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存在诸多实际困难。
(二)因病因灾(事故)支出型贫困问题凸显,现有政策保障难以有效托底
现有社会救助政策体系中,对因病因灾(事故)等造成的大量支出形成的贫困家庭救助力度较低。一方面,临时困难救助主要覆盖民政建档贫困户(一般收入为低保2我是科学家倍以内),其他困难众向社区街道提出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往往因家庭收入门槛无法享受;另一方面,现有救助保障水平整体较低,特别是进口、高规格药具的使用导致自费金额教师节祝福语简短优美
大,在进行救助核算时,该部分的处理标准尚无明确规定,“一人重病,全家返贫”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