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共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3.10.15
佛歌大悲咒歌词
【字 号】宁委发[2013]56号
【施行日期】2013.10.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最受欢迎的专业
(宁委发〔2013〕56号 2013年10月15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走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前列,建设“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多年来,全市上下坚持“生态为基”方针,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发展”道路,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随着南京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市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日益明显,成为制约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最大“短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
改善生态环境、维护代际公平、改善老百姓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和艰巨性,以更新的发展理念、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政策举措,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坚持不懈,务求实效。
  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以优化空间发展布局、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绿、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南京打造成自然生态与社会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独具魅力的绿都市,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二)基本要求。
qq名字男生  --坚持把以人为本、打造宜居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
突出的战略位置,作为南京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举措,建设绿宜居城市,可持续地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人民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坚持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在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南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着力协调推进产业布局、城镇化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小学生竞选班长演讲稿  --坚持把“绿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把绿循环低碳发展作为体现南京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基本要素,在制定实施发展战略、专项规划、产业政策以及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政策中,充分体现绿循环低碳发展要求,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坚持把“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完善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水、土地资源消耗强度与合理控制资源能源消费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相结合,形成转型发展倒逼机制;把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形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把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相结合,明确职责,
发挥优势,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机制。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5吨标准煤/万元以下,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到1.5吨/万元以下;全市煤炭年消费总量控制在3240万吨以内,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5%;资源产出率比2010年提高15%以上;每亿元GDP耗用建设用地量降低至260亩;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18立方米以下,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5以上,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45亿立方米以内;主城和镇街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5%和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85%;新建绿建筑1500万平方米,40%的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达到绿建筑标准要求;主城区公交分担率达到50%;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GB3095-2012)达到80%,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到70%,林木覆盖率达到2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
  到 2020 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城镇发展和建设模式明显转型,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资源产出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水平显
神生真世
著提高,率先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成现代化国际性人都。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发展布局。
  1.落实主体功能布局。一是继续按照优化提升、重点开发、生态保护三类功能区要求,落实城中、东南、西南、江北和南部五大片区功能定位,实施分类指导、分片推进,引导和激励各主城区聚焦主体功能、突出发展重点,调控有序地实施空间开发。二是立足城市空间总体结构特点,把“多心开敞、轴向组团、拥江发展”空间战略与以十大功能板块及软件谷、无线谷、液晶谷、生物医药谷、智能电网谷为主体的产业布局有机衔接,构建生态特鲜明、功能衔接紧密、错位发展的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三是完善落实促进各主体功能区错位发展的财税、投资、产业和土地政策,明确不同的鼓励、限制和禁止产业,实行差别化土地占用、环境准入和生态保护约束标准,形成符合各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利益导向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繁体qq个性签名
  2.创新城镇发展模式。一是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综合考虑历史人文、环境风貌、地区特
、产业和社会发展等各种因素,优化人与城市、环境之间关系,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满足多元化文化需求彰显城市人文特,以全面感知、智能应用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精细化城市管理,以功能复合、空间复用推进城市集聚集约发展,打造具有南京特的绿新空间。二是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结合产业布局,重点突破科技研发、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商贸商务、文化教育等功能,促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高度融合。三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启动江宁谷里-横溪-滨江、高淳桠溪-漆桥、浦口老山北麓-滁河南岸、六合竹镇-金牛湖、溧水白马-无想山五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到 2015 年,江宁、高淳两大示范片区基本建成,到2020年,五大美丽乡村示范区全部建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