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印象
五台⼭是四⼤佛教圣地之⾸。
夏秋之交,⾼温炎热,不免让⼈⼼浮⽓躁,这时的我,就特别想去那清凉之地⼀五台⼭,去听⼀曲梵⾳,转动⼀串佛珠,看⼀看那些虔诚的朝拜者,摸⼀摸那滚动的经简,在幽静的禅院⾥,静倚门楹,不动声⾊观⼈间百象,听鸟⼉鸣唱,和清风温柔相待,去体会体会那佛法的慈悲和圆满。
此次五台⼭之⾏,⼼境和以往去五台⼭朝拜⼤不相同,不为信仰,只求⼼静,顺便再去延续⼀下普陀⼭和上师结识的缘份。那巍巍的⽩塔,⾹⽕缥缈的五爷庙,还有那袅袅的梵⾳诵唱,依稀都还留存在往⽇的记忆中,带着往昔的记忆,⼜有良伴相约,开启了五台⼭之⾏。
车在飞速的开,闪过的青⼭绿草让⼈遐想连篇,想想⾃⼰与佛结缘有⼗年之久,但终是没逃掉这红尘中的名利情欲,成不了⼀名合格的佛信徒,⼼念⼀动,⾮善即怨,俗⼈总是难逃这⼈世间的贪、嗔、痴、呆,总是放不下,舍不得。
“晨钟惊醒名利客,暮⿎唤起梦中⼈。”⾛吧,⾛吧,到⼭⾥静⼼⼏⽇,唤醒唤醒这浮躁的⼼。
云天收夏⾊⽊叶动秋⾊五台⼭虽说天⽓也很炎热,但发黄的落叶给⼈⼀种秋天的感觉。火车软卧
第⼀站:观⾳洞
来五台⼭好多次了,记忆中来五台⼭都只是去那些⼈们熟知的庙宇去敬⾹礼佛,⾛马观花的⼀个庙宇接⼀个庙宇,仅此⽽已。这次⾏程全由上师引领,真的是拜了同样的佛,但却收获了别样的禅悟。
观⾳洞寺宇创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这是五台圣境中,不甚起眼的⼩⼩道场,被藏在⼤⼭后的⼀个⾓落,游⼈罕⾄。这⾥满眼青⼭,空灵寂静,举头仰望,仿佛悬挂在绝壁间的浮雕,独具奇险之风。寺院建造在悬崖之上,从崖底的下院开始,凿⽯为阶梯通道,在凸出的⽯壁上盖有亭⼦和殿堂僧舍,⽯径的崖壁边缘护有红围墙,迤逦伸向上院⽯洞前的⼤殿,形势⼗分险峻。上师领着我们,踩踏着陡峭的⽯阶,沿着⼭壁环旋⽽上,登到最⾼处的观⾳殿,观⾳殿的背后便是游⼈关注最多的观⾳洞了,“观⾳洞”是⾃然⽣长的两孔洞⽳,深嵌在岩壁中,上⾯狞岩历⽯,壁⽴横陈,天光隔阻,颇觉静寂阴暗,每当⾛到殊胜之地时,上师就停下来为我们讲解,诵观⾳⼼咒,可能因为观⾳洞曾是观⾳菩萨曾经显圣过的地⽅,也是六世嗽嘛仓央嘉措修⾏避难之地,并且⼤殿后洞壁左右各有⼀⼩洞。左洞⼝⼩内⼤,下积清⽔,这就是所说的“圣⽔”,佛教徒认为⼝饮此⽔能够“免难消灾障”,所以我们来五台⼭的第⼀站,上师就领我们游历观⾳洞,来接受观⾳菩萨的加持,来喝⼀⼝⽢甜的圣⽔,洗去⼀路的疲惫与尘垢。
元旦节放假2020在观⾳洞的同⼀崖壁上,西⾯的洞⽳⼝⼩洞⼤,积⽔⼀潭,⽔⾊如银,清冽⽢甜,这也就是游客信⼠所说的“圣⽔”,佛教徒认为⼝饮此⽔能够“免难消灾”。每当游⼈来此,观⾳洞的喇嘛师⽗总要为你舀⼀瓢清泉,让你尽兴⽽饮。我们去时,正逢寺院的师⽗不在,正寻思这次喝不上圣⽔了,没料上师早已
通知了寺院⾥的师⽗,上来给我赐“圣⽔”,真开⼼,托上师的洪福,我们这⼀路⼜增长了佛学知识,⼜受到了菩萨的加持,⼜喝上了“圣⽔”。
第⼆站:⽂殊洞五台⼭有名的⽩马⼭后栖贤⾕中,隐藏着适宜清修的四⼤古寺,由⾕⼝向⾥分别是:观⾳洞、地藏洞、普贤洞、⽂殊洞。这些传说中四⼤菩萨的修⾏灵迹,吸引了⽆数闭关修炼的僧俗弟⼦,⽽⽂殊洞尤以地处险峻,风景迤逦,奇洞怪⽯,引⼈⼊胜!⽂殊洞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坐落在佛教圣地五台⼭东台脚下,背⼭⾯壑,僻静悠然,如果不是上师引领,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殊胜之地,也不知这就是⽂殊菩萨最早修⾏的地⽅。当我⾛到⽂殊洞前,就被眼前这座古朴幽静的寺院吸引,看来⾃⼰的内⼼还是更喜欢这些有历史沧桑感的古寺,这⾥⾹客较少,特别清静,很适合来此禅修,⼼顿⽣喜乐,看来这次我们真是来对地⽅了,来五台⼭本来就是想远离城市的喧嚣,来⼭⾥清静⼏⽇,仰望⼀缕缕阳光穿过禅林,在缥缈的⽊鱼声⾥,在幽淡的檀⾹味中,让⼼亦清亦静……
穿过主殿,上师领我们来到⼀个洞前,洞⼝不⼤,仅容⼀两⼈可通过,进⼊洞内,洞内光线虽然有些昏暗,但⼀尊⼿持般若宝剑的⽂殊菩萨佛相,佛光灼灼,供奉于内,让⼈不由⼼⽣敬畏。以往,我根本不太敢进⼭洞,总觉洞内阴森可怕,寒⽓逼⼈,但这次全⽆⼀点惧意,反⽽觉得洞内凉爽宜⼈,内⼼⼀⽚祥和,真的是⽂殊菩萨的佛光和上师的功德护佑着我们,上师给我们讲解完此洞的来历后,⼜特意讲了⽂殊菩萨为啥⼿执般若宝剑,般若宝剑代表智慧,为智慧之
佑着我们,上师给我们讲解完此洞的来历后,⼜特意讲了⽂殊菩萨为啥⼿执般若宝剑,般若宝剑代表智慧,为智慧之剑,可斩断⼀切⽆明愚痴、五毒烦恼,也就是斩断众⽣的⼀切烦恼。随后上师领我们⼀起诵颂:嗡啊让叭扎纳德,⽂殊菩萨⼼咒,希望我们每个⼈都能远离烦恼,⼼⽣喜乐。
我转动经筒,不为求来世,只求这⼀世⽆愧于⼼,平安喜乐过⼀⽣。
第三站:清凉寺
五台⼭清凉寺位于清凉⾕畔,依⼭傍壑,清静幽雅。与中⼼区那些游客如梭的寺庙⽐,这⾥清冷素朴许多。唯有⼤雄宝殿前⼀块清凉⽯,格外突兀醒⽬。
传说,清凉⽯是⽂殊菩萨从龙宫借来的,以改善五台⼭原有的恶劣⽓候。科学的说法是,这是⼀块有25亿年历史的变质砾岩。即便什么传说都没有,25亿年也是⼀种殊胜了。
相传顺治皇帝出家就选择的是五台⼭清凉寺,就连⾦庸先⽣的《⿅⿍记》,也让韦⼩宝在五台⼭清凉寺见到了顺治皇帝。
第⼆天⼀打早,我们就开车驶往清凉寺⽅向,出了南门,路就不好⾛了,蜿蜒曲折⼀条单⾏路向上攀爬,车两边都是深不见底的沟壑,我们⼀⾏坐的都⼼惊胆战,吕的车技不愧⼀流,⼀直平安驶到清凉寺前。
当我们在殿前参观建筑庙宇时,上师就早早的爬上了清凉⽯,并招呼着我们说:“这是五台⼭很殊胜的地⽅,也曾是⽂殊菩萨的法坐,⼤家都上来吧。”我们听了都忙不迭的爬了上去,这块巨⽯约60吨,别看⼀直在烈⽇下暴晒,但坐上去⼀点⼉都不热,⽤⼿⼀摸,清凉⽆⽐,怪不得当年五⼩龙⼤闹五台⼭,要讨回这块⽯头。
殊胜,上师⼀路上说了好多次“殊胜”⼆字,我也不好意思多问,⾃我理解,殊胜就是⼈神都愿意呆的地⽅吧。
第四站:五爷庙
五爷庙是五台⼭⾹⽕最旺的寺庙,可能是因为五爷喜欢结世俗缘吧。
音乐软件排行第⼆天五点多我们早早起来,也想赶去敬柱头柱⾹,没想到去了五爷庙时,已是⼈⼭⼈海,⾹⽕缭绕,后来听说,头柱⾹都是半夜12点⼀过就敬的,的确是,在世俗⼈眼⾥对佛教最直⽩的⼀种认识:⼼诚则灵,有求必应。⽽五爷庙⼜因灵验⽆⽐,所以⾹客众多,⾹⽕最旺,虽然这离⽂殊菩萨所欲教化的般若智慧有些远。
第五站:塔院寺
塔院寺位于五台⼭台怀镇显通寺南侧,是五台⼭著名的五⼤禅处之⼀。相传释迦牟尼⽕葬后炼成的舍
利⼦被皈依佛门的印度阿育王供奉在⼋万四千座塔内。它分布在⼤千世界,中国有⼗九座,五台⼭台怀镇慈寿塔为⼋万四千座中的⼀座,明永乐五年(1407年)修塔时,将慈寿塔藏在了⼤⽩塔的腹内,所以⼤⽩塔也被称为释迦牟尼佛真⾝舍利塔,俗称⼤⽩塔,全⾝雪⽩,⾼约56.4⽶,⽐北京北海的⽩塔还要⾼出20.5⽶。⼤⽩塔耸⼈云天,在红墙、琉璃⽡殿顶的陪衬下,显得巍峨壮观,⼈们把它作为五台⼭的标志。
在⼤⽩塔的围廊⾥还置放着喇嘛寺庙内祈祷、诵经所不可缺少的法物——120个,它被⼜称为转经筒。呈圆桶形,转动⾃如,在每⼀个上都有“唵、嘛、呢、叭、咪、吽”六个梵⽂字,这叫做“六字真⾔”,也被称为“六字⼤明咒”。《⼤乘庄严宝王经》说,“若此六字⼤明咒,着于⾝,触于⼿,藏于家,或书于门,即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所以凡到五台⼭塔院寺⼤⽩塔瞻礼的游客,都会挨个地去⽤⼿(据说得⽤右⼿)转转经筒,因为每右转⼀圈就等于“六字真⾔”已触于⼿,这样就可以获得平安、如意、吉祥。我们随着信徒边⼀圈⼀圈转着,边⼝诵着“六字真⾔”,那时我真的理解那句歌词了:转⼭转⽔转佛塔,不为求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遇。我们这次五台之⾏,来时⼀路转⼭转⽔来到台怀镇,⼜在塔院寺⼀圈⼀圈转,但愿这转⼭转⽔转经筒,能带给我们每个⼈吉祥、平安。
40万左右的车排行榜⽔来到台怀镇,⼜在塔院寺⼀圈⼀圈转,但愿这转⼭转⽔转经筒,能带给我们每个⼈吉祥、平安。
想象力训练泛绿的青⽯见证了岁⽉的沧桑,和天地相⽐,我们是何其的渺⼩,在岁⽉的长河⾥,⼈⽣短短数⼗载,那些不开⼼的过往,遗憾的事终是我们每个⼈成长中的必经路,我们常会因为贪欲⼼、⽐较⼼、分别⼼……⽽蒙敝⾃⼰的双眼,令⾃⼰困惑不开⼼。佛学中的修⾏,道教的修⼼在我看来,⽆⾮是让我们每个⼈都能从内⼼脱离苦海,⼼⽣菩提。
第六站:菩萨顶
菩萨顶位于⼭西省五台⼭台怀镇的灵鹫峰上,寺庙整体⾦碧辉煌,绚丽多彩,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时的⾏宫,具有典型的皇家特⾊,是五台⼭最⼤的喇嘛寺,从峰下仰望,菩萨顶前⼀百零⼋级陡峭的⽯阶,如悬挂在空中的天梯,寺前⼀百零⼋级⽯阶,向上迎⾯是⼀座⽊牌坊,上书“灵峰胜景”四个⼤字。佛家认为,⼈有⼀百零⼋烦恼,解脱烦恼之道称
为“法门”。寺前的每⼀级台阶就象征着⼀个“法门”,踏上⼀级台阶,就意味着解脱⼀种烦恼,⽯阶尽处就是超凡脱俗的佛⼟。
红墙幕幕
风铃悠悠
禅意浓浓
菩萨顶的建筑布局很有特⾊,且主要殿宇外观似皇宫,⽽内部布置却⼜具有浓烈的喇嘛教韵味。⼤殿⾥⾦碧辉煌,连屋顶上都是彩⾊图案⽅格,朝拜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麻辣牛肉
我们⼜参观了带箭⽂殊菩萨殿,隔窗礼拜了莲花⽣⼤师殿……
五台⼭短短的三⽇,幸得上师⼀路帮我讲解,我们才知道了那么多的典故,⼜再⼀次体会了佛法的慈悲。
此次五台⼭之⾏,和以往敬⾹礼佛⼤不相同,不仅让我增长了许多佛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会了观⼰⼼。诸如学佛、礼佛、拜佛这些形式上的表象,如果不加上觉⼼、发⼼、慈悲⼼、菩提⼼,你即使学上⼏⼗年,也难体会到佛法的慈悲与圆满。我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很多佛教徒该做的事我做不到。但是我喜欢寺庙庄严、祥和、宁静的环境。敞开⼼胸,放下⼀切批判、评价、⾃⼤的成见。静下⼼,全然的⽣活在那⾥的每⼀个⽚刻,我感觉到⾃⼰的⼼变得愈来愈柔软,愈来愈宁静。
踏上归途,挥⼿作别。这也不知是第⼏次来五台⼭了,不管时光的流沙洗去了多少岁⽉的痕迹,但五台⼭这佛国胜境中的苍岩翠岭与千百年来朝代更替遗留下来的寺庙古刹,仍旧在时间的光与影⾥缓慢地向前⾏驶着……来时,⼀座座⼭相迎。⾛时,⼀座座⼭相送。来笑笑,⽬光越过这⼭是那⼭。⾛依依,⾝后淡去⼀⼭⼜⼀⼭。路,在延续,我在原处。默默祈祷五台⼭寺庙的兴旺,祝福来这⾥的每⼀个⼈⼼想事成!
后记⼤⼤⼩⼩,远远近近,曾经拥有⽆数的旅⾏。每次,⾛在路上,都有不⼀样的感觉,都能给我平淡的⽣活注⼊鲜活的能量。回望每次的旅程,不⼀样的憧憬,不⼀样的灵魂,还有不⼀样的车站,不⼀样的路标,不⼀样的擦肩⽽过,都被时光定格在某个瞬间,多年以后,那⼭那⽔那匆匆⾏⼈,那些不经意间结的善缘,都会温暖整个流年。
作者:赵丽芹,丰镇发电⼚职⼯,丰川诗社成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