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存货影响的增值税税负率计算方法
然的成语 剔除存货影响的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实际应缴增值税+当期免抵税额+(期末存货-期初存货)×(1+该企业平均销售毛利率)×主要产品适用税率]÷[当期应税销售收入+(期末存货-期初存货)×(1+该企业平均销售毛利率)]
主营业务收入 33570528.47
主营业务成本 28731772.06
毛利 4838756.41
毛利率 0.144137034
期末存货 9094436.29
期初存货
当期实际应缴增值税 530001.36
当期免抵税额 90213.63
剔除存货影响的增值税税负率 5.4328%
剔除存货影响的增值税税负率低于本地行业警戒税负下限为异常,纳税人可能存在瞒报销售和多抵进项的问题,应根据销售毛利率和成本支出作进一步分析。
剔除存货影响的增值税税负率高于本地行业警戒税负上限为异常,纳税人可能存在虚报存货、滞留销售的问题。
今年年初国税来查税负率,和本人的税负率大有出入,具说那只是简单的计算,以下公式才是精确的算法,请各位有经验的前辈们讨论一下指导一下。例:销售350 万,应纳税是18万,按平常算法是(18/350)*100%=5.143%,按国税给的是将原材料、产成品一起计算,是这样的:(年初原材料33万-年末原材料31万)*17%=0.34万,年末产成品60万*70%*17%=7.14万,18万+7.18万=25.14万,25.48万/350万*100%=7.28%。再例:销售460万,应纳税21万,按平常算法是(21/460)*100%=4.565%,按国税给的是这样的:(年初原材料32万-年末原材料4万)*17%=4.76万,(年初产成品60万-年末产成品53万)
*70%*17%=0.833万,21万-(4.76万+0.833万)=15.407万,(15.407/460)*100%=3.349%。请问大家看得懂吗?第一例没有年初产成品,第二例年末数额都比年初数额大有减少。
控制--率的?候要注意以下六?方面的分析:
1、 企业税收负担率的测算分析
企业税负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税负率差异幅度=[企业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100%
如果税负率差异幅度低于-30%,则该企业申报异常。
2、 企业销售额变动率的测算分析
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当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财务工作总结范文100%
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
如果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或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超过50%或低于-50%拍了拍后面加一句话怎么设置,应将应税销售额和应纳税额进行配比分析,以确定该企业申报是否异常。
3、 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配比分析
销售成本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100%
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销售额)÷醋溜白菜的做法上年同期累计销售额×100%
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额=销售成本变动率-销售额变动率
如果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幅度超过各地设定的正常峰值,该企业申报异常。
4、 企业零负申报异常情况分析(考虑留抵税额增长比例)
如果企业应纳税额连续三个月等于0,该企业异常。
5、 进项税额构成比例分析
进项税额构成比例=当期非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当期抵扣的全部进项税额×100%
#利用上述公式测算的结果如果连续两个月大于60%(特殊行业除外),该企业申报异常。
6、 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金额变化分析
专用发票开具金额变动率=当期申报的专用发票开具金额÷上期申报的专用发票开具金额×100%
利用上述公式测算的结果如果大于1.5或小于0.5,该企业申报异常。
下面我--?例子----?如何具?操作:
公式 1.2 %=X÷Y,想控制1.2%的税负,就要交纳X元增值税,并要做Y元主营业务收入,可有两个变量怎么能控制税负呢?
还有一个公式 Y=(上期留抵增值税+本期进项增值税)÷(17%-1.2 %)
我们把上述公式中的红字称为“本期可抵扣增值税”蓝字称为“预计税负”则
Y=本期可抵扣增值税÷ (17% - 预计税负)
例:上期留抵100万增值税,本期已认证进项增值税100万,想要控制在1.2 %的税负,应当做多少主营业务收入?
套入公式得
Y =(1000000+1000000)÷(17%-1.2 %)
=2000000÷15.8%
=12658227.85(元)
?怎么做自制盲盒机算?纳增值税
X =12658227.85×17%-2000000
=151898.73 (元)
税负率=151898.73÷12658227.85
=1.2 %
将你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少到12658227.85元就能达到1.2 %的税负了
有些会计人士在月底一衡量税负发觉高了就向下调销售收入,调过后发觉还不理想就还调,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在月中旬结合进项发票情况合理控制制定税负,控制销售收入。
增值税的税负以收入车险必要的买哪几种(含税)来计算,有以下几种情况:
1、应税项目适用17%(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
法定税率是17%,那么100元的含税收入中实际有增值税是:
100-100/(1+17%)=14.5299元,也就是说,适用17%法定增值税税率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虽然法定税率是17%,但每百元的含税销售收入中,税收只有14.5299元,那么就是说税负是14.5299%。
2、应税项目适用13%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100元的含税收入的税负就是:
[100-100/(1+13%)]/100%*100%=11.5044%。
3、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有两档征收率6%和4%,这不是法定税率,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100元含税收入的税负分别是:
[100-100/(1+6%)]/100*100%=5.66%
和[100-100/(1+4%)]/100*100%=3.846%。
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一般就是指4%或6%,一般纳税人因为有抵扣,所以税率不固定,但在行业间有一个平均数,税务机关也是依此评估纳税人的 税负
=应交税金/销售收入*100%
根据行业和地区不同,每个企业的税负都不会相同.
税负率=企业交纳的增值税/企业的收入*100%
一般来说,商业1%以上,工业2%以上就不算低,但是每个地区和行业的税负都不相同,各地的税务机关的要求也不会相同!一般都是税务机关根据同一个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多个企业计算得出的。
税收负担率=实际交纳税金/销售收入总额x100%税负一般应该保证在3.2%-3.5%之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