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成果
专业建设成果
一、改革背景与面临问题
(一)改革背景工程预算专业
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民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借民族文化之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民族特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是中职学校的重要使命。
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具有1300多年历史,韵母有哪些字母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与茅台酒一起荣获金奖,名扬世界,它是壮乡的民族文化瑰宝。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冲击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文明越来越强烈的冲击,钦州坭兴陶也不例外,部分技艺已陷入失传危机。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钦州逐步发展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陆海枢纽城市,钦州坭兴陶迎来了技艺和文化的复兴,坭兴陶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然而,钦州坭兴陶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钦州市人民政府在《钦州市人民
政府关于加快坭兴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钦政发〔20078天梭手表正品查询号)中提出:“目前,坭兴陶产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创新环节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标准体系尚未建立,技术传承方式落后等等。”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这将是今后若干年制约坭兴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为与产业经济有密切联系的职业学校,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有助于加强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要求,提高相关人才技术技能水平,促进民族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地处钦州坭兴陶产地,围绕区域民族特产业、民族文化产业优化专业布局,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对培养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服务相关民族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面临问题 
民族文化传人培养不力,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从事民族文化产业的高质量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钦州坭兴陶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样受到人才紧缺的制
约。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数量少,技能单一,综合素质不全面,缺乏创新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远不能满足整个坭兴陶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在坭兴陶民族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坭兴陶民族技艺和文化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2.坭兴陶知识碎片化,系统性不够,影响人才系统培养;
3.坭兴陶民族文化渗透和内化的形式简单,制约传承人才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实践历程与改革措施
学校着眼于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钦州坭兴陶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及传承人才需求的前景,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和构建“对接渗透交融”中职学校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培养模式,使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培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专业性等特点,最终达到促进广西民族文化产业,促进钦州坭兴陶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坭兴陶民族文化,培养坭兴陶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的目标。
(一)实践历程
第一阶段:研究设计与实施阶段(20112对老公心寒绝望的句子说说—20139月)。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民族陶艺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研究团队,申请获批2011年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级项目,项目组深入调研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培养的现状,广泛收集、分析国内外关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培养的最新动态,对进行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培养的做法与成效进行系统梳理、研究、提炼,并于2013年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在针对该课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开设“民族工艺品制作(民族陶艺方向)”专业,逐步开展各项人才培养工作。项目组根据调研结果和人才培养的情况,一致认为构建“对接渗透交融”中职学校培养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模式是必要且可行的,并制定了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培养的初步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检验与推广阶段(201310—20183月)。201310月至201712月,将初步方案在校内和省内进行实践检验,并分别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坭兴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两个研究团队。以初步方案为顶层设计蓝本,结合学校民族陶艺专业建设情况,通过引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帡、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黄亚南、广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黄明海等大师工作室,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体系,联合开发坭兴陶系列教材,共同创设“
六练双实训”教学模式。以技艺传承、文化传承为重点,积极开展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培养,探索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培养的路径和方法。在反复实践和研讨中,对初步方案进行系统化检验和改进,逐步形成了学校培养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较为立体的理论解决方案,并在省内进行推广。
20171月至20183月,根据四年多的实践检验,再进行提炼、总结、修改、完善“对接渗透交融:中职学校培养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的模式,深入开展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培养的工作;总结、反思、改进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丰富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培养模式内涵;组织撰写出版研究专著,发表研究论文等。并全面总结成果,形成研究报告,通过开展经验交流、特专业建设交流、坭兴陶民族文化交流与技艺体验等活动,将成果向省外及面向国际进行推广。
(二)改革措施
1.科学设计坭兴陶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的培养体系,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
根据坭兴陶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专业人才,通过为企业输送符合用工标准的专业人
才促进就业,以专业人才的对口就业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凭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争取学历提升的机会,为将来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储备力量。产业、专业、学业、就业相辅相成,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实现与坭兴陶民族文化产业的融合。除了科学的学科教育、扎实的理论教育和过硬的技能实践教学外,还把民族文化素养的形成、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核心要素,为人才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解决了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
2.校企联合开发坭兴陶课程与教材,解决系统培养人才的问题。
校企行共同参与,一起开发坭兴陶课程,建设坭兴陶实践课程,编写坭兴陶专业系列教材,用具有坭兴陶鲜明特的方式系统培养人才。结合坭兴陶的工艺流程和大师自身不同的技艺特长开展分工艺、分小组的师带徒工程。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两室一基地”(大师就业促进工作室、学生创业工作室和青年陶艺师孵化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大师的言传身教和贯彻企业的管理要求传递工匠精神,大师传授独门绝技帮助学生掌握高精技术,实现了就业、创业人才的系统化、高质量培养。
3.1升等于多少斤构建政校企行联动机制,营造传承民族技艺和文化的育人环境,解决学生民族文化素养不高的问题。
政府投入资金,学校开设专业,企业深度参与,行业提供平台,把民族文化、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学生的内心与现实社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让学生多方位、多层次去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树立传承民族技艺和文化的信念与决心,全面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三、改革成果和创新之处
(一)改革成果IQC
1.构建了“对接渗透交融”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培养模式。
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体现人才培养与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相互对接;在民族技艺技能实训教学中实现技艺技能实训与工匠精神培养相互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校园文化与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从而构建独具特的“对接-渗透-交融”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模式的构建和运行涵盖了从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组织实施等多方面内容;
模式突出民族产业、工匠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1 “对接渗透交融”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培养模式
2.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坭兴陶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
改变千年坭兴陶传承由师傅带徒弟的作坊模式,引进技能大师到校内开设工作室,按照现
代学徒制培养人才,使学生在习得技艺的同时,承接专注、求精、创新等工匠精神。学校专业教师、工艺美术大师、教育专家和企业骨干共同设计坭兴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坭兴陶实践课程(如图2所示),创设“六练双实训”教学模式,开发坭兴陶艺系列特教材。2012年至2017年间,共培养坭兴陶民族技艺和文化传人467人,通过人才的对口输送助推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发展。
         
2:坭兴陶实践课程
3.探索了校园文化融入民族文化的新路径。
学校营造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特的校园环境,建设了“一中心一陈列馆一柴灶”等硬设施;以民族文化传承为主题,打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特学校文化精品活动,实现了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打造独具特的校园文化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