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演变与改革
孔 捷 李 迎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4)
关 键 词 学术组织 德国 大学
内容摘要 本文阐述了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发展与历史演变,重点分析了德国大学典型的学术组织结构和20水煮鱼的家常做法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创新与改革,总结了从中得到的启示和借鉴。
一、引言
在德语世界建立的第一批大学是布拉格(1348年)、维也纳(1384年)梦见棺材是什么意思和海德堡(1385年)大学。德国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的学术传统,教育质量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和学术界享有盛名,学术声望至1900年左右达到了顶峰。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都认为德国的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认为德国的模式是19世纪大学的理想模式,并被其他国家所羡慕和仿效。而且在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留学德国被看作是日后事业成功的一个必要前提。
传统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典型形式以教授讲座为核心的研究所制度,在历史上有效促进了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推动了德国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高等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进一步改革大学学术组织形式也就成为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德国大学学术组织及其演变
(一)早期大学学术组织结构
德国的大学是在14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就组织而言,早期的德国大学是教会和君主授予特权的师生独立团体。当时,大学享有三项主要特权:第一是教学权及学位的考试权和授予权;第二是大学自治权;第三是独立审判权。为了充分行使这些特权,大学具有双重的组织关系。一方面,大学的师生根据出生地区分别组成若干个“同乡会”,各同乡会自行选举主席和财务人员;大学这种组织的首脑叫作校长关于梦的解释( Rektor),是经过选举产生的大学主持者。另一方面,为便于教学和考试,大学实行学部(Faculty)制,一般分为神学部、法学部、医学部和文学部;各学部分别选举“部长”主持学部的事务,部务主要是安排课程和分派教学任务,主持辩论会,办理考试和授予学位等。
15世纪后半叶的文艺复兴运动及16世纪初期的宗教改革运动极大地影响了德国大学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在大学教学方面,已逐渐显露偏重科学的性质,其传授的普通知识包括大量的自然学科,除古典人文学科外,数学和物理已逐渐受到重视,到18世纪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17世纪末,德国大学为了恢复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进行了重大改革,发展了以哈勒(Halle)大学(1694年)和格廷根(Gettingen )大学(1737年)为代表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它们以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为基本原则。但大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没有太大变化,仍然分为四个学部。由于现代哲学和科学精神开始深入所有学部的教学领域,文学部改称为哲学部。
(二)传统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结构
1809年普鲁士创办了柏林大学,揭开了德国大学历史上新的一页。虽然柏林大学在很大程度上继承的仍是过去中世纪的组织结构形式,但它有一项意义深远的创新,即确立以研究为大学的首要使命。在19世纪上半叶,威廉﹒封﹒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提出的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思想开始与日益依赖专业化和经验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于是,德国大学进一步形成了讲座制(Chair)和研究所(Institute)相结合的基层学术组织。这种模式以“强制
性研究任务”为中心,把研究和教学统一在正教授身上,加强了他作为研究所所长的领导地位和在大学管理方面作为兼职决策者的重要影响。于是,这时期就形成了德国大学典型的组织结构形式:大学─学部─研究所/讲座,并且直到锁定的意思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大学组织结构未发生多大变化。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成为新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英、法、美、日等国的取经者纷至踏来。讲座制作为有效地提高德国大学学术水平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模式,也理所当然成为人们竞相学习的重要内容,从而使各国的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相继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迅速走向成熟。
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第一级是研究所(Institute)和讲座(Chair)。尽管讲座这一形式早已存在,但是直到19世纪初洪堡改革后,讲座这一组织形式才在德国研究型大学中获得新的活力和现代标志。大学中教授是他的研究领域中的唯一一名持有者,同时也是研究所唯一的负责人,在他的领域,研究和教学由他负责。研究所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和教学单位,拥有全部必要的人员和设备,如实验室、资料室、教室和讨论室等。德国大学的教授是终身职位,在基层享有相当大的学术权力,并有权参与大学行政事务的管理。研究所(Institute)一词主要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对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传统上叫“研讨班”(Seminar),而类似机构在医科当中被称为医学研究所(Clinic)。从职能上看,德国大学的研究所与美国大学
的系起着相同的作用,但德国大学的研究所范围更小。
德国大学研究所中的人员是分等级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教授下面通常有两类教学和研究人员。一类是较高职位的具有“大学授课资格”( Habilitation)的人员,都具有博士学位,有资格在大学中独立授课,不过他们极少是终身的,而且能否使用研究所的设施也要取决于教授的意见。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大学授课资格”( Habilitation)技校有什么专业是其今后取得教授职位的必要条件。第二类是助教,他们的任职由教授推荐,并须签定固定期限合同。助教的工作完全服从于教授工作的需要,通常不被看作大学的正式成员。
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第二级是学部( Faculty)。相当于美国和我国现在的学院(College或School)。典型的德国大学有4至6个学部:神学、法律、医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每个学部由相关学科的若干研究所或讲座组成。德国大学学部这一级的学术行政权力非常薄弱,很少插手属于教授个人控制的领域,其权力也是咨询性质的。
学部唯一真正的决策机构是部务委员会(Inner faculty),由全部教授、部分非教授教师组成,有时也有学生和助教代表参加,一般由15-40个成员组成。部务委员会一般给教授以领导研究所、课程设置、安排考试和从事科研的自由,很少插手教授的领域。它只负责总的
课程安排、考试和学位授予事宜,但在负责推荐讲座空缺职位候选人和教授备选资格获得者时,学部比较积极主动。从结构上看,部务委员会对教授来说,是一个由地位相同的高级人员组成的松散的大学组织。学部名义上的行政官员是学部主任,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很少享有什么权力。学部主任每年轮流从部务委员会中选出的教授担任。因此,学部的这种非等级的、社团式的结构使它很容易倾向于保守。它常常抵制设立新领域的讲座,尤其是那些跨学科性质的,并对跨学部的协作表示反对。
组织结构的第三级就是大学。大学一级是德国高校学术组织结构的最高一级。它对学校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起着桥梁作用。在这一级的决策性机构有两个评议会。一个是学术评议会,由全体学部主任和教授代表(每个学部一个代表,且有任期)组成,其权力通常限于学术事务,如课程和考试准则等,但与学部相比,它的权力要小得多。另一个是大评议会,由全体教授和其他教学人员代表组成,其唯一职能是选举校长。大学校长也是教授,同时是评议会的主席和大学的学术领导人。由于德国大学教授作为研究所负责人,对预算、设施和人员负全面责任,教授直接与政府教育部门讨论研究所的学术规划、经费预算、学科建设等问题;且德国政府在对大学拨款时,通常不经过学校而直接拨给研究所或讲座。因此说,大学的学术行政权力很小,传统上大学校长由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担任,
选其任校长与其说是出于他的行政事务能力,莫如说是考虑其学术水平并以他来象征大学的崇高的学术地位。这也是成熟大学的一个鲜明特点。
三、德国大学学术组织改革
德国的传统大学,最初也是为向少数精英们提供教育而设立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
20世纪50年代。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大学生入学人数开始迅猛增长,因此就要求德国传统大学在学习制度、内部管理和高等教育观念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20世纪60年代初,有几个州的政府开始起草有限度的大学立法改革,但根本的结构改革直到1967年大学生运动爆发后才被广泛地提出并得到认真考虑。1969年,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授权联邦政府决定“高等教育的总原则”。1976年,《高等教育总纲法》正式成为法律,其基本内容是强调大学应享有更大程度的自治权,决策更加民主。这些立法导致了德国大学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
主要的改革是在大学中创立学系(Fachbereich)以取代第二层次的学部(Faculty)。通常的五六个大学学部被划分成若干(15-25)个系。这些系在人员、资金和设备的分配方面
享有更大的权力。虽然第一层次的研究所仍然存在,但它不再独立于学部或大学当局来接受资源分配。这种构想是以英美大学学系为范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大学中枢机构的地位和权限。
20世纪60年代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另一个突出特,是积极创设新制大学及学院,至1976年共创立9所新制大学和19所学院。这些新制大学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大学扩充人数的问题,在行政和学术组织形态上,也充分反映了德国大学的改革方向。如1967年创设的康斯坦茨大学(University Konstanz),基本仿照英美模式建立大学学术组织结构:大学——学部(学院)——学系模式,其学术组织的重心放在学系一级,学部一级采用学院模式,但基本上只是具有某些行政权力,一般不参与学术权力的划分。这一点与英美强调以学院一级作为学术、行政权力的核心是不同的。康斯坦茨模式将学部作为大学的中间协调机构,以学系作为学术活动领域的自治机构,既避免了原来研究所模式的人为学术分割,维护了大学的整体统一性,又保持了学术机构的灵活性和自治原则。
20世纪90年代,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结构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即将原来的学部(Faculty)按学科发展和需要划分为规模较小的学系(Fachbereich),同时,将原先隶属于学部的研究
所独立出来,取得与学系同样的地位,形成了“大学——学系/研究所”的两级结构。这种扁平化结构模式有利于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也有利于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学习。这种结构以汉诺威大学(Universiy Hannover责任的作文)为典型代表。
四、借鉴与启示
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与风格,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典范。德国大学的学术组织结构的形成、演变与改革,是德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社会趋势等内外部环境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这种组织结构模式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演变与改革体现了德国大学的创新精神和变革策略。德国大学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它的改革勇于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在德国每一个主要的历史时期,都诞生过新的大学,新大学的创建常常表现出有意义的创新和改革。典型的例子是柏林大学的创立,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过去中世纪大学的组织结构形式,但它有一项意义深远的创新,即确立了以研究为大学的首要使命。
德国大学变革的策略更可以给我们以启示,那就是继承和发扬的完美统一。它既保持了本国大学传统特的优势——研究所中心模式,又吸收了英美大学的高效行政管理模式,以学科发展和跨系乃至跨校的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来推动大学学术水平的提高。
(二)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变化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培养人才是大学固有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大学与生俱来的使命,因此产生了与特定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相联系的“讲座”和与一定学科相联系的“讲座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首要使命,于是出现了德国传统的大学学术基层组织——研究所。而且,由于权力结构的影响,使得德国大学处于组织结构第一级的教授权力很大,学部和大学一级权力较小。但是,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德国大学学术组织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借鉴了英美的学系组织结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