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难忘的波兰之声”——潘德列茨基印象
“令人难忘的波兰之声”——潘德列茨基印象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长叶小钢曾这样评潘德列茨基大师'令人难忘的波兰之声- Unforgettable Sound of Poland'。
第一次见到克日什托夫·潘德列茨基,是在18年前的1998年10月。那一年举行的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邀请这位享誉世界乐坛的波兰作曲家与钢琴家傅聪合作演出,而担任演奏的乐团是中国交响乐团。那时我担任该团艺术策划部经理,从潘德列斯基走近乐团大门的那一刻开始,我比众多的音乐会听众、甚至比乐团演奏员们更早地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潘德列茨基。
潘德列茨基看起来像一位圣者或先知。他沉默寡言,留给我深刻印象的是他那双仿佛洞悉世间万物的深邃眼睛。指挥乐团排练时,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简练的言语提出技术要求,我几乎从来没有听到过他长篇大论地向乐团讲解自己的音乐。他相信音乐能够通过演奏“自我言说”,而无需通过语言加以解释。
那次音乐会的曲目以他自己的一首作品开场——选自《失乐园》的《小柔板》,之后是莫扎
大一新生寄语
特的第27钢琴协奏曲,下半场是德沃夏克著名的第九《自新世界》交响曲。傅聪年轻时在波兰的学习经历使得他能够用潘德列茨基的母语波兰语交流。在协奏曲中,通常独奏家对作品比需要掌握更广泛曲目的指挥家更熟稔于心,因而,在排练莫扎特的协奏曲时,傅聪有时用汉语与乐团直接交流。有些指挥会对这种做法感到不快,但潘德列茨基只是平静地朝钢琴方向看一眼。
销售面试技巧
四年后的2002年,我担任中国爱乐乐团业务部主任,与潘德列茨基大师有了更多的接触,因为潘德列斯基是中国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几乎每年都会应邀前来北京与乐团合作举行音乐会。他指挥的曲目非常广泛,并不限于自己的作品。除了海顿、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和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等,他还指挥过吴祖强改编华彦钧的弦乐队版《二泉映月》。虽然潘德列茨基不是那种技巧精湛、激情四射的指挥名家,但他身为作曲家的视角使得他常常能从古今作曲同行的作品里发现一些独特的内涵。而他指挥过的乐团名录——其中包括世界最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是让很多不从事作曲的“专职”指挥家也艳羡不已的。
2003年,中国爱乐乐团前往华沙大剧院演出。在到达波兰之前,乐团先在巴黎歌剧院演出
新年寄语2023简短励志一场音乐会。如此一来,此次欧洲巡演的曲目中需要一首由潘德列茨基大师创作的、内容与法国相关的作品。我想到了乐团在2001年12月一场由潘德列茨基指挥的音乐会下半场演奏的他的第四交响曲《柔板》,于是这首作品就成为那次巴黎和华沙音乐会的重头曲目。这首交响曲的创作起因于法国文化部和法国电台的委约,潘德列茨基在三十多分钟长的沉重滞缓的柔板音乐中,以音乐这种独特的语汇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思索。
当潘德列茨基的音乐由中国音乐家在华沙大剧院演奏时,获得了热烈反响。舞台工作人员中两位年轻女士非常熟悉潘德列茨基的这首作品,她们兴奋地比较余隆和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奏与潘德列茨基指挥波兰乐团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并非孰高孰低,而是二者各有奇妙——多么值得赞赏的艺术品位和胸怀!
潘德列茨基的每一首作品都包含着对人生与自然的深沉思索,从他的成名作《广岛受难者挽歌》,到后来的《圣路加受难曲》、《最后审判日》(“奥斯威辛清唱剧”)、歌剧《劳敦的魔鬼》、康塔塔《宇宙演化》、《失乐园》、《小交响曲》、《波兰安魂曲》、《耶路撒冷七座门》(作为耶路撒冷建城三千年庆祝仪式的闭幕式作品,其世界首演于1997年1月9在耶路撒冷举行)等。
周公解梦梦见掉头发正是在那次华沙音乐会之后,应潘德列茨基邀请,我有幸与乐团总监余隆等到大师在克拉科夫城郊的家中做客。他家中的院子里生长着许多树木,大师告诉我们,其中有一棵是他从中国带回的树苗,已经成长为大树。四年后的2007年,潘德列茨基在北京保利剧院指挥了他新完成的第八交响曲,让我进一步感受了他的“树木情结”。在这首有着《无常之歌》标题的交响曲中,女高音、女中音、男中音与合唱共同歌唱了树木的生命以及与人类休戚与共的命运。最后一段《花园》的唱词源自《玉娇梨》:“春日花园里,独坐思悄然;林木高入云,芳草齐争妍……赖你美景,赖你繁茂,让我也身列诗家一员。”潘德列茨基这位伟大的环保主义者,对中国一往情深。威尔史密斯最新电影
文/王纪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照片由Armstrong Music 提供
王纪宴
古典乐评家、音乐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爱乐乐团艺术委员会成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评论》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交响
乐团艺术策划部经理、《爱乐》杂志副主编、中国爱乐乐团业务部主任、中国唱片总公司副总编辑、《音像世界》杂志总编辑和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学术研究集中于早期音乐演奏实践、古乐演奏、本真运动以及交响音乐与歌剧分析等。曾于1998年应英国学术院邀请赴伦敦和剑桥等地以“文学中的新历史主义与音乐中的本真运动”为题进行学术考察和研究。作为乐评家对交响音乐、歌剧与室内乐等领域有着广泛评论,多年来为《人民音乐》、《人民音乐·留声机》(中文版)、《爱乐》、《高保真音响》、《乐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艺报》、《北京青年报》、《音乐周报》和《世界新闻报》等撰写音乐评论及各类文章。曾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厅”栏目撰稿与主持。近年来在国家大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广州大剧院、国家图书馆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举办音乐讲座近百场。
演 出 信 息
2016年11月3日 周四 19:30
波兰华沙交响乐团音乐会
指挥:克里斯托弗·潘德列斯基
非首脑会谈王心遴
钢琴:扬·李谢茨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