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1)
1.希腊神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思想内容: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神的故事包括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的创造(天地开辟,人类起源,万物初生)等。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
艺术价值: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1希腊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大多以神话为题材。
2希腊文学中没一部完整的神话。散见于希腊的各种文学作品中,因此希腊的文学作品保留了希腊神话。
3希腊神话的地位和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相当的高度。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2.希腊神话的特征。
1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偏重于神人同形同性。
2希腊神话体现出浓郁的人本主义彩。
3 希腊神话想像丰富,内容生动,故事优美。
3.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
1两部史诗反映的思想是:人在自然及神斗争的过程中,人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人的决定因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情况。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新的家庭生活伦理道德风尚及一夫一妻制。
艺术价值1史诗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他们“没有一个不具有特殊的性格”。
2结构紧凑、安排巧妙。《伊利昂纪》写的是战争,突出“阿喀琉斯的愤怒”。十年战争只写最后51天的事,具体描写了4天的激烈战斗场面。
3史诗的语言流畅自然、优美动听,比喻生动形象,往往借助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来比喻人,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诗中多处使用重复手法,词的重复、句子的重复乃至段落的弑是什么意思
重复,一唱三叹。
4被誉为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4.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
1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一个常见的主题。
2按照古希腊人的观念,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知的。这种命运观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人类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
3随着社会的发展,命运观也在发生变化。三位悲剧诗人在命运观上的差异就表明了这一点。埃斯库罗斯认为命运支配人的一切,包括支配神。索福克勒斯认为命运不是具体的神物,而是一种超乎人类之外的抽象观念,虽不可抗拒,但其正义性,合理性却是可以怀疑的;敢于抗争命运的英雄是值得同情和歌颂的,虽然最后只能是一场悲剧。欧里庇得斯认为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行为。
5.《神曲》的主题思想、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神曲》的主题要从两方面理解:
第一,从字面意义论,整部作品些的是“亡灵的遭遇”,即人死后在三界当中的情况。第二,如果从寓言意义上看,则“其主题是人”。因此,《神曲》实际上是一部以深雪宗教意识作为形式而把人学内涵作为本质的作品,这本身就意味着新旧两个时代的思想杂然并存并且矛盾统一。
思想内容:1、《神曲》的宗教性。从结构框架上看,《神曲》的结构框架的原则就是基督教传统象征式的。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曲的设置直接取材于基督教传统。
2、《神曲》的人学内涵。但丁始终执著地思考和探索着民族、国家及人类的出路,并把这种对现实的满腔忧愤之情注入了他的《神曲》。因此,诗人虽然是在宗教世界里宣泄着自己积郁已久的愤恨,但却不可能脱离“人”的主题。
《神曲》的人学内涵还表现在两个主要的人物形象即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身上。贝雅特丽齐这一象征形象的人学彩更为浓厚,是她引导但丁游历天国,最后见到上帝,象征人通过爱的途径认识最高真理和至善,获得永生的幸福。
仙剑4秘籍
艺术成就:1、构思严谨,结构完整。
2、象征手法。在《神曲》中,象征的手法俯拾皆是。象征邪恶的世界,豺、狮、狼分别象征淫欲、傲慢和贪婪,维吉尔象征人智,贝雅特丽齐象征爱,甚至故事结构、情节 、题目、典故、引言,处处是象征。
3、虚构与写实等结合。《神曲》的内容本来是虚构的,人死后的三界、灵魂都是作者的想象而非真实的现实生活。
4、人物形象丰富多彩。5、俗语写作。《神曲》摒弃了中世纪惯用的拉丁语,用意大利俗语写成,并借用了法语和拉丁语的丰富词汇进行创造,为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做出突出贡献。
6.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挣钱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它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1)首先,以人反对神,宣扬人反对神性神权。(2)其次,提倡科学,反对蒙昧主义。(3)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4)主张统一,反对封建格局。
7.理解:《堂吉诃德》的主题及艺术成就。
主题:这部小说通过堂吉诃德主仆二人的游侠经历,辛辣讽刺和嘲笑了游侠骑士的荒谬行径,展示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城镇乡村的时代风貌,描绘了政治、经济、宗教、道德、风俗等各方面的情况,写出了封建政权、天主教会的黑暗腐败和广大人民备受剥削压迫的实情,揭露了西班牙王国表面强大而实际已衰落的本质,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向往自由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
艺术成就《堂吉诃德》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在创作手法上,作品巧妙运用讽刺艺术,采取对比、夸张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个性。
2.作者利用骑士小说的模式,进行了巧妙的替换,将骑士小说的训诫改造成人文主义思想的宣传,用堂吉诃德种种荒唐的行侠冒险行为戏拟骑士小说中骑士的“壮举”,作者借用骑士小说通过骑士们各处游走而构成情节 展开的基本线索,将西班牙社会生活得方方面面串联起来,再吸取流浪汉小说的结构方式,以主仆二人的游侠历程为主线,辅之以各自独立又与主题联系密切的故事,从而加深了作品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3.在欧洲近代小说中,《堂吉诃德》首次塑造了人物典型。它标志着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塞万提斯也成为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8.理解:喜剧的主题和主要特征。悲剧的主题和主要特征。
莎士比亚的喜剧主要表达的则是人文主义的正面理想,歌颂美好、忠贞的爱情、赞美纯洁、忠诚的友谊,送养人性中的仁爱无私精神和机智勇敢的品行,尤其是热烈地赞美女性的仁善、美丽、聪明和智慧。剧中理想主义彩极浓,表现出作家对前途充满乐观精神。“爱”是莎士比亚喜剧的基本主题。
莎士比亚的喜剧常常情节 繁复交织,但主线鲜明,其他线索与剧作的主要情节 线索相辅相成,每条线索即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紧密。
莎士比亚的悲剧,揭示了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内在矛盾,抨击资本主义利益原则的邪恶性质,展现出广大劳动人们的痛苦,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遭受到的罪恶势力的破坏与摧残。
在艺术上,随着剧作批判力量的明显增强,基调沉郁、悲怆、愤激的。剧作对现实的反映
很多很多的近义词
更加深刻,感染力更强,也更具有震撼观众和读者心弦的力量。莎士比亚悲剧也采用了多条情节 线索并进的结构,一出戏中包含多个繁复交错的故事,从而构成了一个广阔丰富的世界。此外,他的悲剧之中已经掺杂进喜剧的成分,具有悲喜交织,突出悲剧彩的艺术效果。
9.应用:哈姆莱特形象分析。《哈姆莱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
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形象极好第诠释了作品的基本主题。
1.汉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形象。他曾经是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理想的青年王子,对天地万物,任何社会都寄予美好的希翼。可是,严酷,丑恶的现实打破了他昔日的梦幻,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破灭了。科技小发明制作
2.作为一个理想破灭的人文主义者,哈姆拉特在复仇行为上的犹豫,显示了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建势力之间力量的悬殊。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他无法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因而他的复仇以及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艺术成就:在艺术上,《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了莎士比亚戏剧情节 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
点。
1.在结构上,《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了莎士比亚戏剧情节 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沙剧情节 一般都是多层次多线索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 线索,或平行发展或交错推进,不仅有巨大的包容性,而且也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
2.在人物塑造方面,《哈姆莱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在性格。
3.为了使人物形象达到丰富性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莎士比亚还成功地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塑造。父亲节哪一天
4.在语言上,莎士比亚表现出大师的风范。他将五韵诗体与散文、有韵的诗句、抒情歌谣等融为一体,丰富多彩,生动传神,它们不仅构成了莎士比亚戏剧艺术大厦的基石,更加强了英语语言的表现力。
10.理解:“三一律”
1/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 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
2/三一律使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具有了明晰、精炼、紧凑的优点,但对戏剧创作也构成一种束缚,使得古典主义戏剧过分拘泥于形式,不够真实和自然,尤其与现实距离较远。
3/直到18世纪以后,三一律受到浪漫主义作家的反对,才被打破。
11.《伪君子》的主题与艺术成就。
主题:(1)《伪君子》通过塑造伪装成虔诚教士的天主教徒的恶人答尔丢夫的形象,暴露了法国天主教会和贵族社会成员的伪善面目,充分揭示了宗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2)《伪君子》还揭示了骗子共同的欺骗手段,即掌握人们内心最希望得到的东西,满足人最强烈的欲望,从而达到目的。
艺术成就:1、《伪君子》首先基本符合古典主义的要求,比如戏剧采用韵文诗体,分为五幕,完全遵从三一律的创作法规,人物性格扁平、概念化。
2、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古典主义喜剧的严格界限,已经带有明显的悲剧意味。
3、吸收了各种民间戏剧、笑剧、闹剧、风俗喜剧、传奇喜剧等手法,增强了喜剧的艺术效
果,使喜剧突破了古典喜剧的模式,走向近代喜剧。
12.答丢夫的形象。
伪君子答丢夫是全剧的中心人物,他是伪善的化身,集中体现了伪善的恶习,具有高度的概况意义。
1他善于把“世人尊敬的东西”当作工具,骗取人们的信任,作为达到卑鄙目的的跳板。
2答丢夫作为伪善者的丑恶嘴脸是通过他“贪食、贪财、贪”的行径暴露出来的。
3答丢夫的伪善具有巨大的危害性。
由于答丢夫对伪君子的本质性特征做了高度的概况,所以他在西方语言中成为了“伪君子”的代名词。
13.歌德在德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歌德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歌德之于德国有如莎士比亚之于英国,他的《浮士德》是德国人的“世俗的圣经”,人们甚至还把德国的古典时期直接称作“歌德时代”。
14.浮士德精神。浮士德和梅菲斯特的辨证关系164。
浮士德精神:浮士德首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但是,浮士德在赌赛中取胜,以及灵魂的得救,主要是由于他的不懈奋斗的精神。而这也是天主在“天堂里的序幕”里所预见到的这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就是所谓的浮士德精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