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现场报道非语言符号的表达技巧
1.观众感受不到的,靠记者去感受
观众可以通过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了解新闻事件的具体要素,能知道精准的数据,也能看到现场的情况,但是现场的味道观众闻不到,某些东西的触感观众感受不到,而出镜记者在现场不仅能看、能听,还能闻、能摸,记者可以把在现场感触到的说出来,将事件更立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2.注意细节,利用现场物品做道具
有时候记者到达现场时,事件已成定局,我们就需要仔细观察,注意细节,到可以为我们所用的物品,把这些当作道具,把一些冷冰冰的数字转化为生动直观的画面。
南方与北方函的写法 例如:记者对交通事故进行现场报道,到达现场后发现,一辆大货车超速侧翻在高架桥上,原本装在车上的一捆捆货物散落在桥上,挡住了车道。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看到路上货物的大小,记者走到货物旁边,用自己的身高和货物的高度进行比较:“我的身高是1.68米,这包货物比我还高出四五个头,几包这样的货物就已经把车道堵住了,其他车辆已无法通行。
”
再比如,热心观众提供线索,某个村子里有人挖坑卖土,形成大土坑,对村民日常生活造成安全隐患。记者赶到现场,发现土坑口非常大,深度一时无法估算,近景和特写拍摄也展现不了土坑的深度,出于安全考虑记者不能贸然下坑,于是记者拾起一块大石头扔下坑,镜头随着滚动的石头进行拍摄,再配合出镜记者的现场解说,观众就很直观地看到土坑到底有多深了。
3.神态情绪要自然手脚冰凉怎么调理最有效
神态情绪是表达的另外一种形式,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如果无法控制好个人情绪,会影响到报道的质量。不同的出镜记者由于性格、个人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现场报道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状态也会不一样。出镜记者不用刻意表现,要全身心融入现场,用自然的神情配合适当的语言还原事件真相。
例如:在节日期间,媒体一般会拍摄当地的庆祝活动,本来现场是热闹喜庆的,如果出镜记者表情严肃,情绪低沉,语言的表述也没有展现现场热闹的氛围,那么这种传达方式就不合适。
儿童简单快乐祝福语s.a特优生小说 4.以“情”带“声”
“无声胜有声”这句话有时候也适用于新闻现场报道,很多人会不理解,认为现场报道就必须要说话,其实有些情况下记者调动好自己的情绪,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结合现场环境的烘托,也会使报道更鲜活、更真实。
例如:记者报道“我带盲童看世界”公益活动,盲校几十名盲童在老师和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参观极地海洋世界。如果按照以往新闻报道的流程,采访几位盲童、老师及相关工作人员,现场报道任务就完成了,但是进行这则报道的记者蒙上双眼、手拿一根导盲棍和盲童们一起进行参观。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虽然有摄像师的提醒,记者还是经常因为转弯不及时撞墙,或是摸索前行中被各种东西划伤手,后来无法适应长期黑暗而不敢再往前迈步。最后,记者只能在盲童学校老师和一位盲童的辅助下参观完海洋世界。
这则报道中,虽然出镜记者专业新闻语言不多,但却让自己融入了事件中,拉近了和采访对象的距离,也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使新闻事件变得更有温度。
2009年韩剧排行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