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1
中国电影史(一)
第一章?早期中国电影(1905—1931)
一、草创
1、开端
⑴国产电影开端
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1905年春夏之交;任庆泰(字景丰)拍摄;谭鑫培主演。
⑵故事片开端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13年;导演:张石川、郑正秋;编剧:郑正秋;新民公司拍摄。
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1921年;导演:任彭年;编剧:杨小仲。
【注:短片≤6本;长片≥7本】
⑶其他开端
香港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1913年;导演:黎北海;编剧:黎民伟;主演:黎北海、严珊珊(中国第一位女演员、非职业)
2、终结
《劳工之爱情》——1922年;中国短故事片创作基本终结的标志
3、滑稽短片
《劳工之爱情》——1922年;导演:张石川;编剧:郑正秋
地位:中国喜剧电影的奠基之作,现存最早的中国电影。
成就:制作过程规范、镜头语言成熟、喜剧元素丰富。
4、“商务”之短片
商务印书馆影戏部
任彭年
开麻辣烫店要多少钱5、1919—1922年间的三大公司
商务印书馆影戏部、中国影片制造公司、明星影片公司
二、初盛景观
1、《孤儿救祖记》
1923年年底;明星公司推出
导演:张石川;编剧:郑正秋
主演:王汉伦——中国第一位女职业电影演员,曾有“悲剧明星”之誉
穿越火线雷神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是中国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巨大双重成功的国产片。
其成功不仅从经济上挽救了明星公司,并使其从此成为中国早期举足轻重的制片结构,
而且标志着民族电影业草创阶段的结束和初盛时期的到来。作为一个电影“事件”,它所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促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
2、“国产电影运动”
特征:
⑴制片机构的勃兴【最为显着的特征】
着名的流派有“明星”、“长城”、“神州”、“上海”、“大中华百合”、“天一”这几个体。
补充:“长城画片”——19215月,由旅美华侨青年梅雪俦、刘兆明、程沛霖、李文光、李泽源等人成立于美国纽约,以冀通过制作爱国影片,端正海外视听,维护祖国尊严。初期声明不为利益而拍摄对社会危害的电影,并主张在每部影片中提出一个中心问题,以移风易俗、针砭社会。由万氏兄弟绘制出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民新”——新影片公司是中国早期私营电影企业。前身是1921年由黎民伟、黎海山、黎北海筹组的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1923年在香港正式成立民新影片公司,由黎海山任经理,黎民伟任副经理,以拍摄新闻片为主,《天涯歌女》(1927)。】
⑵影片年产量扶摇上升
⑶国产电影在一段时间内大受市场欢迎
3、着名人物
——谭派创始人。代表性的剧目为:《空城计》、《当锏卖马》、《四郎探母》、《武家坡》、《汾河湾》、《定军山》等。
郑正秋(18881935):原名郑芳泽,号伯常,广东潮阳人,集编、导、演于一身。郑正秋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早期最主要的电影艺术家。他早年以药风为笔名从事戏剧评论,主张戏剧应是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对提倡新剧、改良旧剧做了不少工作。因其思想较为进步,且具革命性,后世对其评价较高。代表作品:主要编导作品有《劳工之爱情》、《玉梨魂》、《姊妹花》、《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等;导演故事片:《梅花落》(1927)、 《白云塔》(1928)、?《碎琴楼》(1928)、《热血忠魂》(1935,与张石川、徐欣夫、吴村等合作)等。
张石川(1889~1954):原名张伟通,字蚀川,浙江宁波人,导演。他的影片更倾向
于“处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乐”,较多的偏重于商业利益,以娱乐片为主。张石川是买办(商人)出身,对其评价较低。他是中国电影史上历来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个唯利是图的制片商,处处唯兴趣是尚的商业片导演、敌伪时期又沦为汉奸,是个不屑一提的人;也有人则认为他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代表作品:《孤儿救祖记》、《三笑》、《夜深沉》、《金粉世家》、《空谷兰》、《啼笑因缘》(一至六集)、《火烧红莲寺》(一至十八集)、《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有声片)、《一夜不安》、《横冲直撞》等。
三、20年代中期以后的三种商业电影现象
⑴“古装片”——当时又称“稗史片”,基本上是根据旧文学素材改编拍摄的影片类型。
万用表测试电容
⑵“武侠片”——大多脱胎于坊间流行的传统侠义小说和当时报刊连载的武侠小说。
《火烧红莲寺》:明星公司拍摄;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董克毅摄影;3年共拍摄18集,事实上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武术动作片高潮。
⑶“神怪片”——可看作是“武侠片”的一种延伸。当时又被称作“武侠神怪片”或“神怪武侠片”。
这种消极浪漫主义的极端化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商业片创作走入了最后的歧途。
第二章?三、四十年代的电影(1931—1949)
1931—1937:
一、求变之初
1、联华公司
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在这个大浪淘沙过程中,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构成了三足鼎立:
①“明星”——19223月中旬,明星电影公司成立。第一部影片是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难夫难妻》,这是我国摄制的第一部短故事片。19285月,明星公司摄制的影片《火烧红莲寺》正式上映,由此引起上海影坛竞拍武侠神怪片的浪潮。
②“联华”——1930年,罗明佑联合“民新”、“上海影戏”、“大中华百合”成立“联华影业制片印刷公司”,1932年后改称联华影业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个集制片、发行、放映于一体的电影企业。罗明佑:1900-1967,广东番禺人,生于香港,后迁居广州。并任总经理。联华合当时的明星、天一公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制片格局。联华存在8年拍了近百部影片,大多严谨认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③“天一”——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于19256月在上海虹口横浜桥成立,专门从事影片的摄制与发行。粽子米泡几个小时最佳1923明星公司《孤儿救祖记》在12年中拍摄了无声故事片60余部,有声故事片35部,长短新闻片、纪录片15
三大公司不同的制片策略也为中国电影奉献了不同的艺术形态,“明星”是“长篇剧”的鼻祖、“联华”是“文艺片”的源头,而“天一”则把“稗史、神怪片”一脉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影片的类型直至今日仍在延续。
1937年后,上海电影业因时局波动而变化,以“明星”消亡、“联华”解体、“天一”南迁为标志,老影业逐步消亡。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岁月和产业蓬勃时期在抗战炮火声中戛然而止。
2、有声片
声音进入电影,是电影技术形态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由于成本昂贵,中国制片业短期内并未放弃默片拍摄,直到1936年以后,有声片才基本取默片而代之。
《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1931年1月,“明星”和“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以“民众影片公司”的名义合作摄制。
《春潮》——中国第一部使用国产电影录音设备制作的片上发音有声片(蔡楚生编剧,郑应时导演)。1933年,亨生影片公司拍摄。
3、复兴国片运动
复兴国片运动宗旨:改革神怪、迷信、凶恶、打杀之国片作风,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严肃、认真、有良心;普及社会教育、对抗外片垄断、提高艺术道德、尊重演员人格
是罗明佑在联华的期间发起的。
孙瑜:
纽约摄影学院学习摄影
代表作:《故都春梦》《野草闲花》《小玩意》《大路》《武训传》等
阮玲玉:
默片时期最优秀的女演员
《挂名夫妻》《故都春梦》《野草闲花》《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神女》《新女性》
蔡楚生(1906—1965):代表作《都会的早晨》《渔光曲》《新女性》《迷途的羔羊》《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他编导的影片大都情节曲折、结构完整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控诉旧中国的社会、统治阶级的腐败,倾吐人民大众的心声。
二、新兴电影运动
背景:是在外患和内忧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勃兴的。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已然将整个中华民族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
正式全面展开:1933年2月,中国电影文化协会在上海成立。由郑正秋、孙瑜、洪深、田汉、夏衍等32人组成。以“认清过去的错误”、“探讨未来的光明”、“建设新的银世界”为指导思想,给今后的电影创作提出了“和整个社会文化运动协力前进”的明确目标。
发展:三个阶段
①1933年:迅起
良好起点:
《三个摩登女性》——田汉编剧、卜万苍导演,“第一只报春之燕”
《狂流》——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增添一抹浓郁的春”、“中国电影新的路线的开始”
其他作品:
《城市之夜》、《都会的早晨》、《压迫》、《挣扎》、《春蚕》、《小玩意》、《铁板红泪录》、《香草美人》、《恶邻》等
②1934年—1935年:曲折绵延
优秀作品:
《姊妹花》——郑正秋编导、胡蝶主演(一人扮演二角)
《渔光曲》——蔡楚生编导;在1935年2月,在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上获得了荣誉奖,成为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第一个获奖作品。
其他作品:
《新女性》、《大路》、《神女》、《桃李劫》、《风云儿女》、《中国海的怒潮》、《女人》、《上海二十四小时》、《乡愁》、《都市风光》等
③1936年—1937年:重新高涨
“国防电影”:
广义:《新旧上海》、《迷途的羔羊》、《小玲子》、《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天作之合》等
电脑黑屏是什么原因狭义:《狼山喋血记》(代表性作品)、《壮志凌云》(代表性作品)、《联华交响曲》、《青年进行曲》、《夜奔》等
三、左翼电影
1933年——中国(左翼)电影年
时代背景: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入侵东三省、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候也加强了对电影的关注。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是从1932年开始,是由左翼文化运动延伸和发展,由进步文化工作者组成的“左翼作家联盟”,简称为“左联”,并延伸触角到电影界,这些作家表达出对电影问题的关切。
代表人物:夏衍、田汉、阳翰笙等
代表作品:《狂流》、《养蚕》、《压迫》、《上海二十四小时》、《小玩意》、《女性的呐喊》
艺术特点:①注重社会意识的呈现,具有鲜明的理性分析彩。
暗黑3哪个职业厉害
②注重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
四、软性电影
1933年3月,刘呐鸥、黄嘉谟等人创办了《现代电影》周刊。他们批评“字多影少”(台词对话多,镜头语言少),指责左翼电影是“内容偏重主义的畸形儿”,认为充满“干燥而生硬的说教”。主张“电影是软件,应当是软性的”(第六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