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开放的三个阶段与分工演进
1、80年代的适应性和渐进性发展阶段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建立经济特区,以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开始的。在积累经验、逐步推广的政策指导下,从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省委报告,到1989年3月25日至4月12日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次会议决议,中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确立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地区等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十年中,一个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组成,由沿海向内地递次推进,多层次、有重点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在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推动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是经济体制改革,而对外开放在其中则更多的是起着一种建立示范区和参照物的作用。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开始了由计划分工和国家调拨向市场分工和市场交换的转变。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我们调整了资源配置方法,释放了经济发展潜力,并为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合适的基础。在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中国推行的是进口替代与鼓励出口并举的贸易政策。进口替代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实现工业消费品的进口替代,促进本国工业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鼓励出口的政策目的,初期主要是为了解决外汇短缺问题,随着开放进程的逐步加快,通过利用本国和世界两种资源,利用本国和世界两个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战略思路逐渐形成。
由于独特的初始环境,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是从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开始的,并以没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出口为主1。随着计划分工向市场分工的转变,迅速将分工角调整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这种调整是自发的、由市场机制所决定的。在整个8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产品。从分工的角度看,在80年代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经历了两个阶段。初期是由国有企业主导的完全利用
1以没有比较优势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出口为起点参与国际分工,尽管有“地大物博、资源众多”、“资源大国”这种错误国情认识的影响,以及短缺经济和进口替代战略下,外汇短缺所导致的政府出口冲动,但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独特的对外开放初始环境中,我们已经获得的分工和专业化成就根本无法进入国际分工体系,而僵硬的计划体制和远离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国有企业,无法充分、迅速地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使得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出口成为我们当然的选择。更进一步的说,在短的时间段内,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是我们当时的比较优势产品。
本国要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以产品形式参与国际分工。随着外资的试探进入和逐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转向由外资企业主导的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进行“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开始以要素形式(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这种要素形式的分工参与,是和国际间要素流动性增强、国际分工开始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的国际环境密不可分的,是由外资所带动的。由于中国可参与国际分工的产品层次较低,以及进入中国的外资层次较低,我们参与要素分工的只能是劳动力要素,并且是
较低层次上的、劳动的横向差别较少的劳动力要素。
再从利用外资的角度来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吸引外资的整体规模有限,主要来自于港澳台地区。由于我国开放环境的不完善,以及可参与国际分工的产品层次较低,外资主要投向宾馆、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以及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电子产品等轻工行业,层次也较低。按投资类型分,在宾馆、旅游、餐饮等服务业的投资是市场导向型的,外资的进入是由于中国在这些部门发展极度落后;在制造业的外资是要素导向型的,是为了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其它资源。在80年代,外资进入中国的作用在于,在沿海(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发展了“三来一补”型的工业,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使中国以要素和资源优势开始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对国际分工的参与,一开始就从产品分工迈入了要素分工,跟上了国际分工发展的步伐。
在8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政策初衷是通过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以技术设备为主的进口商品结构充分反映了这一政策倾向。然而,从现实结果看,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是出口部门而不是进口替代部门。同时,在进口替代部门中,真正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是受到较少保护的行业,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而那些获得大量保护的行业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汽车就是典型的案例。这种现象说明,在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的情况下,以贸易保护促进国内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政策已经过时。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发展的背景已经大不相同,中国国内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必须走开放和国际竞争与合作之路。
纵观整个80年代,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在计划分工向市场分工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分工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对外开放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计划分工体系的解体,推动了分工深化和专业化发展,加快了体制
改革的进程。通过80年代的改革和开放,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坚定了对外开放的信念,确立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方向。
2、90年代上中期外资推动的快速发展阶段
桌宠如果我们把80年代的对外开放看作是夯实基础的过程,那么,90年代是中国开放型经济获得高速、全面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开始逐步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在国际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国际分工的细化,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加强。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世界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触发了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调整生产布局,实行全球一体化的经营,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成本竞争型制造业逐步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方面,1989年6月下旬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1992年南巡讲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对外开放的力度明显加大。
花海
在90年代上中期,中国实施了浦东开发战略,建立了洋浦经济开放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一批外向型工业园区,外经、外贸、外资政策也作了更加有利于开放的调整,对外开放的地域范围从经济特区扩大到沿海开放城市,进而扩大到沿边、沿江地带直至内陆省会城市、地区,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中部、西部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这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的背后,则是外资的大规模进入。80年代外资政策的成功和出口部门的优异表现,使得中国在90年代转向实施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和贸易政策,并把出口导向战略实施的重点放在引进外资上,利用外资带动出口成为中国开放政策的核心。不仅实施了力度更大、配套性更强的外资政策,而且,引进外资的多少被作为对地方政府政绩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同时,也在外资的产业方向、内外销比例方面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引导外资投向出口部门。这一时期的外资主要来自于港澳台地区,中小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主要分布于资本含量相对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廉
2外商投资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是根据产业要素投入的绝对比重考察的结果,“从绝对份额看,三资企业的产出结构中劳动密集型部门比重大于资本密集型部门而表现为劳动密集型特征,从相对份额看,三资企业的产出结构比内资企业的资本密集度要高而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王岳平,1998)这就是说,虽然外资主要分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其资本含量要高于国内同类企业。
价资源和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进行出口生产,转移的技术也主要是适用性技术,几乎没有一流技术和研发技术进入转轨。有相当数量的外资3,以占领国内市场为目标,进入传统的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如化工、化妆品、洗涤剂、通信产品),通过成熟技术的转移,带动了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这种外资构成,与中国的开放范围、以及分工和专业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国内大量的、横向差别较少的劳动力,也尚未达到能够为处于较高分工层次的外资进行专业化配套4的分工发展水平,这种分工水平决定了外资所能采取的专业化生产方式,进而决定了外资的类型。
外资的大规模进入推动了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对外开放迅速发展,更促进了中国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首先,外资促进了我国出口导向工业的发展,提高了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规模。其次,尽管外资主要的是劳动力需求型的,但相对于国内技术水平和现实的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来说,90年代上中期外资的技术水平是先进的和适用的。这提高了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使中国从80年代以较少横向差别的劳动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到以资本含量相对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意味着较多的劳动差别)参与国际分工。再次,市场导向型外资通过成熟技术的转移,改造了我国传统的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促进了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结构优化。借助外资的力量,我们在这些传统行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水平已与国外无明显差异,开始有能力参与国际分工。
3、90年代中后期跨国公司推动的深入发展阶段
青岛海外旅行社在经历了十余年改革开放和市场化发展积累,到90年代中期,中国已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大多数领域实现了市场化的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已经从短缺经济、卖方市场进入了过剩经济和买方市场,大部分产业的生产能力饱和并渐次出现过剩,同时国内储蓄能力增强,长期的资金短缺状况发生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扩张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在出口方面,实现了出口规模扩大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同步发展。这些宏观经济现象所折射出的是,中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开放型经济环境,在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产业配套、专门化劳动力要素等方面具备了与跨国公司优势要素结合的基础,已经有能
3实际上,这部分外资的数量并不少,但由于整个外资规模在90年代增长迅速,因而从比例上看显得较低。
教师节祝福老师的话4高技术含量的投资需要外部高水平的专业化分工与之配套,需要大量的、与技术相适应的、高层次的专门化劳动力(或者说人才)。
力参与较高层次国际分工,对外开放开始向纵深发展。
中国90年代中后期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带有明显的跨国公司推动的特征。这一时期,发达国家的经济表现出明显的新经济特征、产业结构升级特征和生产全球化特征,发达国家制造业资本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于中国良好的开放环境,较完善的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体系,制造业跨国公司大举向中
国投资。
与90年代初期跨国公司小规模、试探性的对华投资不同,90年代中后期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具有大规模、系列化和战略化特征,是从全球产业布局的战略高度实施的,融入了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在投资动因方面,跨国公司看重的不是优惠政策和简单劳动力的廉价优势,而是中国市场的潜力和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的优势;在投资类型方面,跨国公司投资主要属于市场开拓型投资;在投资方式方面,跨国公司投资主要采用独资企业或外方控股的投资形式;在投资的产业分布方面,跨国公司主要投资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联系广泛而深入的产业,如汽车、石化、电子及通信设备等;在分工定位方面,对华投资纳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分工体系;在产业关联方面,对华投资逐步从生产环节向研发和服务环节扩展;在时空关联方面,对华投资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
2022年元旦高速免费几天跨国公司的大规模进入,推动了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使中国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其一,跨国公司把中国纳入了其全球供应链分工体系,真正使中国的国内生产开始逐步成为国际生产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国内专业化分工开始逐步成为国际专业化分工,中国在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日趋重要。其二,大型跨国公司所处的产业,一般都是生产链长、生产工艺复杂、中间需求广泛的产业,这正是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跨国公司的投资带动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而且,通过产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促进了整个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特别是中间环节)的分工细化和专业化发展。其三,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化生产需要高质量
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配套,在中国的自身努力和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促进作用下,中国服务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服务业现代化已成为制造业能否实现质的升级的关键。其四,跨国公司贸易投资一体化所带动的产业积聚,使我国的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在部分产业(如电子信息业)上建立了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体系和中间产品市场,形成了高杨旭文美人制造剧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