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前海的着力点
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前海的着力点
雍炜!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我国国内产业的优化升级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世界各国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两个角
度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开放对于制造业转型
升级的作用机理,探讨了作为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行区、前海深
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发展的着力点及发展路径&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
世界杯几点开始-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趋势和主要特征。数十年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跨国、跨地区流动,推动了世界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以及各经济体的经贸发展,也使得世界经济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①而一场突
*雍炜,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讲师,经济学博士。
①沈铭辉、李天国:《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与东亚区域合作》,《当代世界》2020年第8期
162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20年第1辑总第13辑)
如其来的世界公共卫生事件给经济全球化带来严重冲击,同时也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发展格局带来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另外,受到后金融危机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恢复速度缓慢,全球经济增长进入周期性低点,根据2020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4.9%,同比下降7.8%;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速度为-8%,同比下降9.7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速度为-3%,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将萎缩8%、欧元区经济将萎缩10.2%。①2020年全球经济将持续处于不景气的大环境中。可以说新冠肺炎疫情从某一程度上来讲,使欧美发达国家的“逆全球化”“产业回流”“再工业化”“对高技术产品%服务等停止供应”“打压他国高科技企业”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单边主义、民粹主义等“逆全球化”暗潮涌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正面临着重构的风险,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方面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与要素成本、资源、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亟须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升级。另一方面过去改革开放的40年,我国通过引进、学习、模仿、消化、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在技术、知识上的迅速积累,完成了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但随着“逆全球化”思潮的冲击,国际上一部分发达经济体试图通过技术封锁等方式来阻碍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阻止知识技术的外溢,抑制我国的创新发展。我国目前虽然拥有了完整的产业链,但从全球产业链的参与情况来看,仍然处于附加价值较低的中低端环节,并且严重依赖国外高新技术型产品。
我国国内产业的优化升级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世界各国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以及下游的品牌、营销、服务环节拥有较高的附加价值,而处于中游的组装、加工环节拥有较低的附加价值。过去以提供产品制造为核心的位于价值链低端的传统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20年6月
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前海的着力点123
制造业发展模式正在加速向以提供产品服务为核心的位于价值链高端的现代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变。随
着国际生产分工不断向社会化与专业化发展,制造业对服务型生产资料的需求量呈快速上升趋势,服务要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其以高附加值与高技术密度正成为国家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实现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决定要素。①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工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加速产业的优化升级。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如何摆脱现状,在全球价值链重组时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就需要加快以研发设计、信息技术、知识产权、现代物流、科技金融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是前海合作区产业发展的重点
坚持全面开放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合作区)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肩负着先行先试的重要使命。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国家赋予前海的重任,“前海就是要探索现代服务业的破题之路”。目前前海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其他专业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这将有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
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马歇尔是最早关注产业集聚现象并形成理论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产业集聚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这种经济往往能因为许多
性质相似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通过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从规模经济效应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其他专业服务等生产辅助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将专业化的知识、技术、人力资本等资源要素大量集聚,形成规模化的要素市场。由于要素资源、基础设施、市场网络与信息的共享以及生产运营的专业化、集中化,有效地降低了各个环节的运营
①余骁、郭志芳:《服务业开放如何提升企业全球生产链地位》,《国际贸易问题》2020年第4期
164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20年第1辑总第13辑)
成本,使集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①另外,作为制造业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环节的中间投入服务提供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既能为制造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同时也能降低中间投入服务成本,为制造企业减少交易成本。这有助于制造企业进一步分解产业链,将产业链上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活动以相对低廉的服务价格外包给生产性服务企业,从而能够集中于产品研发等核心业务,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的聚集,有利于制造企业快速获得大量专业化劳动力,从而降低制造业专业化劳动力的搜寻成本和培训成本,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②
av女神
金融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社会经济各方面的纽带。金融集聚是金融发展的一种
趋势,大量的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能够促进各类金融业态间、金融从业人员间的合作交流,并通过集聚共享金融信息、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加快金融产业进一步集聚以及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金融业的集聚还能够促进民间储蓄和投资,通过降低金融的交易成本、增强风险可控能力等方式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的物流产业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货物的存储、交易、卸运的管理机制,是集运输、仓储、加工、装卸、配送、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业。现代物流的集聚一般是通过建立物流园区而发展起来的(在物流园区里,大量的物流企业通过共享停车场、吊装设施、仓储设备、信息交易平台等资源,节省物流企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资本,从而产生规模经济。现代物流的集聚一方面促进自身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规模经济降低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成本,促进经济的发展。
信息服务业是指从事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递、交流,以信息产品向 社会提供服务的各种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专业化的要求较高,同时
① 盛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机制与经验一来自230个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
析》,《产业经济研究》2014年第2期。
② 石灵云:《产业集聚、外部性与劳动生产率一来自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证据》,博士学2020年国庆节
位论文,复旦大学,2008。
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前海的着力点125
可以与绝大多数产业融合并发挥经济效用。而信息服务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集聚,有利于同类型企业间的交流学习,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引发知识技术的外溢,提升产业集聚竞争力,吸引集聚区外部企业的进入,扩大集聚范围。作为中间投入服务的提供者,信息服务业又能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公司春节祝福语科技服务业是指通过技术、知识,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智力服务的产业,具有知识密集、人力资本密集等特征,专业化程度高,产业附加价值高,可为制造业的上中下游行业提供中间投入服务。科技服务业的集聚有利于技术、知识%信息、人力资本等要素资源的共享,促进技术的创新,增强区域内的竞争能力,同时对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以现代服务业的开放助推中国产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
博览书造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产业部门对制造业具有强大的支撑功能,可以牵引并推动制造业发展。①然而,目前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还无法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中间投入服务,促进制造业价值链的升级。作为中国现代服务
业发展的先行区,前海合作区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进一步加快以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加速现代服务业的开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打造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引擎,助推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攀升。
数学教师个人总结从知识溢出效应角度来看,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可以实现产业内部、产业间的交流、学习,从而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先进的技术、知识,通过外溢效应不仅在行业内部得到传播,而且还扩散到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环节。这种知识溢出效应有利于提高制造业部门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推动产业链的升级。知识溢出效应一般包括技术溢出、逆向技术溢出以及人力资本流动所承载的知识技术转移活动。
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一方面能够引进国外先进的中间投入服务,通过企
①刘志彪:《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