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种和落
一、单选题
1.(2021·广东高考真题)图示某S形增长种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数量的关系。当种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数量是( )
A.a B.b C.c D.d
〖答 案〗交强险保费B
〖祥 解〗
1、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纳的种数量的最大值。
2、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密度增加;当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密度保存稳定;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种密度降低。
〖详 析〗
亚定点医院什么意思分析题图可知,在b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密度增加;在b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B正确。
故选B。
2.(2021·湖南高考真题)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
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 案〗B
〖祥 解〗
1、分析图形:食草动物与植物属于捕食关系,根据被捕食者(先增加着先减少)、捕食者(后增加者后减少)进行判断:二者的食物链之间的关系为:植物→食草动物。
2、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详 析〗
A、早期食草动物进入草原生态系统,由于空间、资源充足,又不受其他生物的制约,所以食草动物的种数量的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增长,A正确;
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最大数量,即该种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而图中a点的纵坐标对应的数量为该食草动物的最大数量,所以环境容纳量应小于a,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食草动物过多会导致植物数量的下降,食草动物数量的下降又会导致植物数量的增多,属于典型的负反馈调节, C正确;
中国移动积分商城首页D、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过度放牧使得草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致使草原退化,D正确。
故选B。
3.(2021·河北高考真题)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种植模式 | 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 | 若虫 (头叶) | 天敌昆虫 多样性指数 | ||
上部叶 | 中部叶 | 下部叶 | |||
番茄单作 | 22.7 | 3.2 | 0.8 | 16.5 | 1.2 |
番茄玫瑰邻作 | 1.4 | 0.2 | 0.1 | 1.8 | 2.2 |
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的年龄结构改变
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
C.由单作转为邻作,落的水平结构改变
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
〖答 案〗B
〖祥 解〗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由番茄单作转为番茄玫瑰邻作,可以显著降低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烟粉虱成虫数量,降低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同时增大天敌昆虫的多样性指数。
〖详 析〗
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的若虫与成虫的比值由16.5:26.7变为1.8:1.7,年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
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中成虫在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比例并无变化,仍然是上部叶最多,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少,所以空间分布类型没有改变,B错误;
C、由单作转为邻作,增加了玫瑰,落的水平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D正确。
故选B。
〖点石成金〗
4.(2021·全国高考真题)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落演替的方向
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D.在演替过程中,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答 案〗C
〖祥 解〗
1、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落被另一个落代替的过程。
2、落演替的原因:生物落的演替是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 析〗
A水果糖分、人类活动可以影响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退湖还田、封山育林、改造沙漠、生态农业等相关措施都能促进落良性发展,A正确;
B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依次经过: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
阶段→森林阶段,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自然演替方向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B正确,C错误;
D、一般情况下,演替过程中生物生存的环境逐渐改善,落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低,D正确。
故选C。
5.(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一个昆虫种在某时期的年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该种的存活曲线为凹型
B.用性引诱剂来诱杀种内的个体,对生殖后期的个体最有效
C.环境条件不变,该种的年龄结构可由目前的稳定型转变为增长型
D.与其它年龄组相比,生殖前期个体获得的杀虫剂抗性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最大
〖答 案〗D
〖祥 解〗
种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常用年龄金字塔图形来表示。分析图示可知,该昆虫种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为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呈现为增长型,种中年幼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正处于发展时期,种密度会逐渐增大。
〖详 析〗
一寸照片尺寸是多少
A、种的存活曲线是表示种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图示只能表示昆虫种在某时期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不能得出该种的存活曲线为凹型,A错误;
B老师开除学生犯法吗、常用性引诱剂来诱杀种内的雄性个体,改变种的正常性比率,会影响雌性个体的正常交配,对生殖期的个体最有效,B错误;
C、由图示可知,该种的年龄结构目前呈现增长型,若环境条件不变,种数量会不断增长,之后年龄结构逐渐转变为稳定型,C错误;
D、由于生殖后期个体不再进行繁殖,而生殖前期个体数量远多于生殖期,则生殖前期个体获得的杀虫剂抗性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最大,D正确。
故选D。
6.(2021·浙江高考真题)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绵羊种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
B.绵羊种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增长的倍数不变
C.若绵羊种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
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
〖答 案〗D
〖祥 解〗
“S”型增长曲线:当种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
〖详 析〗
A、绵羊种数量除与环境条件有关外,出生率和死亡率也会影响种数量的变化:出生
率大于死亡率种数量增加,而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数量减少,A错误;
B、绵羊种呈“S”形曲线增长,种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增长率一直下降,故每单位时间内种增长倍数一直减小,B错误;
C、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会随着绵羊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C错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