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相关名词解释
感觉
感觉(sensation) 一定的物质运动作用于感觉器官并经过外界或身体内部的神经通路传人人脑的相应部位引起的意识现象。物质的刺激向意识的最初转化。感性认识中的一种具体反映形式。属于认识的最初阶段。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感觉是主观自生的。不可知论认为感觉是与对象毫无相似之处的记号或符号。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正确地把感觉理解为物质对象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结果和对象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映象,但它不了解感觉对实践的依赖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源泉是客观的。人在实践中与外界事物接触,事物现象的各个部分和特性作用于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就在人脑中产生感觉的反映形式。人类的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的结果。人的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是从动物的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发展进化而来的。它不仅是自然界发展演化的产物,还是社会劳动和实践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人的感觉与动物的感觉有本质区别。人的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比动物的更复杂更完善,人类通过制作工具,延长和扩大自已的感觉器官,还通过与别人的直接交往,“以社会形式形成社会的器官”(同上书第125页)。社
会实践是人的感觉的基础。人如果不参加变革事物的社会实践,不同事物直接接触,就不会产生感觉,也不可能提高和发展感觉能力。社会实践也使人与人的感觉能力产生不同的差异。实践的历史内容不同,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会使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感觉能力。人的感觉还受到理论知识和集体经验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归根到底也取决于社会实践的规模和水平。感觉的对象也与实践有密切关系。有些事物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有些事物虽然从来就存在,但是如果没有实践提出的认识任务和提供的物质技术手段,也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感觉对象。感觉作为初级反映形式具有生动、具体和直接性的特点。感觉在认识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它和知觉紧密结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感觉也有其局限性。它所反映的只是事物现象的表面的、片面的和外部的联系。要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还必须将它发展到高级的理性认识形式。
感觉观念(Ideas of sense)  : 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所沿用的经验论者洛克的用语,但贝克莱赋予了它不同于洛克的含义,用以指上帝在人心中印人的观念。贝克莱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在人的心灵之外都没有独立的存在,它们的存在就在于为人的心灵所感知、所认识。存在于人心灵中的观念,按照其产生途径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感觉观念和反省观念,这两类观念构成了人的知识的全部对象。
感觉观念是由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的观念,是从人心之外被印人人心的。这类观念较少地依赖于能感知它们的心灵实体,心灵实体在接受它们时是消极的、被动的、无从作出自主选择的。如在白天,人只要睁开眼睛,就不能选择自己看什么或不看什么。由于感觉观念是感官直接从外界感知的,所以,它们是清晰、明确、固定的,不能由心灵的意志加以改变,这种观念可以称作实在的事物。这些观念往往形成一种固定的集合,在这个固定的集合中,不同的观念有着不可分的联系,它们同时出现,同时消失。这种观念的集合体我们通常就称之为事物。
感觉观念虽然是从人心之外被印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人心之外独立地存在着相应的、为观念所摹拟、所反映的不能思想的“自然的实在的存在”。人心中所以能印入这些稳定有序、前后衔接、遵循一定规律、并能给人类带来利益的感觉观念,是因为存在一个全知、全善、全能的永恒的精神实体即上帝,是上帝将这些观念印入人的心灵之中。
在霍布斯和培根看来,感觉是知识的源泉。在霍布斯那里,感觉就是“一种影象,它是由感觉器官向外的反应和努力造成的,是由对象向内的多少持续一段时间的努力引起的”。这个定义的内容可归结为三点:一是有一个感觉的主体,感觉者自身;二是一个对象或物体,
是被感觉者;三是二者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感觉,感觉是影象,意思是说它既不是感觉主体本身的性质,也不是对象物体的性质,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笛卡尔那里,感觉是与想象相对的,一种能够被切实运用感性得到的却并不可靠的东西。
洛克认为感觉是观念的外在的来源,是由外在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
贝克莱则认为感觉是复合的,当我们说“看见一个对象时,其实是我们视觉所感知的光和颜的提示下,通过想象而对触觉对象的一种判断)。所谓的感觉观念十月一高速免费吗的形成并不是外界事物刺激的直接结果,而是上帝意志的产物。“显而易见,在影响别人时,人的意志没有别的作用,而只是使自己的肢体动起来,而这个运动之所以在别人的心中刺激起任何的观念来,那全凭造物主的意志”。综上所述,贝克莱认为我们完全有理由直接取消物质实体了。(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贝克莱并不是否认现实中的东西,即我们眼见的、手触的、耳听的东西,在他看来,所有的这一切都和我们感知分不开的,即并没有所谓独立的物质实体
休谟对于感觉的观点可参见下面的知觉部分
康德说感觉是纯粹主观的,是相对的,是不能用语言清晰地表达的东西,它只有在感性形式和知性范畴介入或相作用的情况下才能成为我们的表象。这里与知觉相对,感觉是一种直观能力的运用。梦见大把掉头发
知觉
汉堡包在笛卡尔看来,观念是一种直接的知觉,而知觉就是对于一事物产生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不同于言辞的,只有当对于一事物有了知觉,你才能真正用言辞表述他。
而在莱布尼茨看来,事物的灵魂,它具有自身的知觉和欲望。而所谓知觉,就是指每一个实体都包含着和体现着它自身所有变化的状态。在莱布尼兹看来,所有的实体都是有知觉的,因此他也就批评笛卡儿派的哲学家不懂得有不能被察觉的知觉,从而否认动物也有灵魂的观点。而实体的知觉变化的内在原则就是欲望,就是事物的自我形式和统一性原则。
而在洛克看来,所谓知识,即观念与观念之间的符合与不符合,一致与不一致的确定性知觉
休谟则把知识的对象视为是知觉。而知觉则分为两类:印象和观念。电脑突然没有声音怎么办
感觉印象(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感觉和诸如痛苦和快乐等生理感觉)
印象(活跃性和强烈性)
反省印象(人们的一些情感、态度,如欲望、厌恶、悲伤、害怕等是对感觉印象直接反省而来的;或者是通过观念而对感觉进行判断反省地得来的,比如骄傲、大方、仇恨等情感
观念(相对印象来说具有不活跃性和不强烈性)是对印象的忠实摹写,是包括想象和回忆在内的思维
休谟继承了洛克的观点,认为感觉印象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反省印象以及观念都是对于感觉印象的一种再现。但是,休谟受到了贝克莱马勒伯朗士等人的影响,他认为感觉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不可知的,它可能像笛卡尔所说的,来自于我们的身体的内在构造、动物精气的运行,以及客体对我们的感官的作用,但是,这些都不是必然的,都猜测的成分,休谟认为,为此我们有必要在此度感觉的来源存而不论,即并不不是我们要探讨的东西。(康德的物自体理论
在康德那里,知觉是我们在知性的介入下,运用规定的判断力去表象感性经验。所谓规定的判断力是我们用知性的原理去统摄或综合特殊的感性现象的一种能力,不同于反思的判断力,它是我们反过来给特殊的对象去寻一种普遍性。
知觉的集合体  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的哲学术语。他从彻底的经验论出发,完全否弃主观唯心主义关于“自我”是不间断地、同一存在着、并以单纯性为特征的实体的观点,认为所谓“自我”或“心灵”不过是“知觉的集合体”。他论证道:“自我”,作为实体,作为某种不间断地存在着的单纯的东西,乃是观念,它必然要有某种在我们一生中不发生变化的那种印象与之相应。然而这种印象是没有的。“痛苦与快乐、悲伤与喜悦、情感和感觉,互相接续而来,从来不全部同时存在。因此,自我观念是不能由这些印象中任何一个或从任何别的印象得来的;因此,也就没有那样一个观念。”我们的印象是各个不同的,是可以区分的,它们一点也不需要任何东西来支持它们的存在。休谟说,当我深入研究人们称之为“自我”时,我总是碰到某种单一的印象:热或冷,明或暗,爱或恨,等等,并且从来也无法领会把自己的“自我”作为存在于知觉之外的东西。实际上,“自我”无非是“以不可想象的速度互相接续着、并处于永远流动和运动之中的知觉的集合体,或一束知觉”。在同一时间内,“心灵是没有单纯性的,而在不同时间内,它也没有同一性”。他还进一步指出了人们虚构同一不变
配搭衣服的精神实体的认识根源,是混淆了“同一性”和“相关对象的接续”这两个观念。
  这一思想体现了休谟的彻底的怀疑论精神和在本体论上的“中间派”立场。
理智
知性(英understanding;德V erstand)  亦译“理智”、“理解力”。西方哲学史用语。指取得知识的能力,也指认识、辨别判断和解释的能力。对知性或理智的传统理解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把理智区分为消极理智(知性)和积极理智(知性),认为前者接受认识的材料,后者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概念,把概念联系起来。奥古斯丁认为知性是看一个事物,了解一个事物,它有助于信仰,没有理解也不会有信仰。托马斯.阿奎那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人的自然知识的起点,由经验的反复形成统一一的记忆,是消极理智发挥作用,由此产生推理的基础,经过推理而把认识观念联系起来,掌握事物的本质,这是积极理智的作用。他认为理智是不朽的。伊本。路西德认为积极理智是不朽的,而消极理智是人的个体的条件,因而他否认人的个体的灵魂的不朽性质。库萨的尼古拉认为知识有四个阶段,最低的阶段是感性,它与想像力结合产生印象,然后是理智,它分析感性材料,从时间与空间,上确定事物,在数量上进行演算,指称一个事物。理智在矛盾律支配之下,使对立保持它们的区别,从理智阶段
上升到思辨的理性与直觉的知识,即达到了认识对象的矛盾与统一的知识。库萨的尼古拉所了解的理智是对有限的事物知识的追求,包括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布鲁诺把认识分为感觉、理性、理智三个阶段。布鲁诺所了解的感觉到理性相当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他所了解的理智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中作用的猜测,认为理智是主动的探询能力,通过它探测对象的必然性,认识对象的客观规律。康德把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或三个环节。知性指意识从其自身产生观念的能力,也就是指认识的主动性。康德认为知性的最高能力是先验统觉,由先验统觉产生出十二范畴。人的认识能力发挥其主动性,用这些范畴把感性知识结合起来,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式,成为知识。按照康德的理论,感性材料经感性直观加工之后,才有空间的共存与时间的先后,这是个别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了解到这些个别现象之间有些什么关系。由于知性范畴把经验直观作为材料,纳入范畴框架中,才使经验直观具有规律性的联系,单一性、多数性、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现实性等都是由于这些知性形式加工才形成的。康德认为人的自我(统觉)是立法者,知性的(先天)法则不是知性从自然界得来的,而是知性给自然界规定的,由自我的统一意识产生知性范畴,再形成知性判断,即有了知识。康德把未经范畴加工的判断叫做知觉判断,如“太阳照石头,石头就热了”,这只是主观的判断,并无普遍性与必然性。经过范畴加工的判断则叫做经验判断,如“太
阳晒热了石头”,这是客观的判断,就有了普遍性与必然性。康德力图说明从感性到知性的过渡,认为这是图型的作用,图型借助于想像力,也借助于对范畴与感性材料都是同质的时间把两者联系起来,例如,因果性在感性阶段是时间点延续,而在知性阶段,则是时间上的一个实在的东西为另一个东西所跟随,即各种规定性的有规则先后秩序,感性与知性中的不同情况就以时间的同质性而联系起来。康德用知性理论解央物理学知识的可能性问题,他认为知性范畴使物理学知识成为可能,如用知性原理中的经验类比说明物理学中的实体性、因果性和交互性知识,认为实体性、因果性和交互性决定事物的实体、因果关系和交互关系。由于他把客观事物说成是主观知性范畴的结果,因而他的这种理论带有主观唯心主义性质。康德的知性理论说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认为由知性范畴加工于经验材料就形成现象,而本体概念与现象相对,则说明不能把现象说成物自身,因而起了极限概念的作用。黑格尔接受康德关于知性与理性的区别,认为知性虽然是思维的必要阶段,但与理性比较则不是哲学的思维,因为黑格尔以为知性是通过一个词一一个范畴来进行思考,如数学、自然科学形而上学都是用确定的非批判的范畴来思维,是非辩证的,而理性则是以流动的、辩证的范畴来进行思考,从而避免了片面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