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作业设计
一、基础巩固
1. 【原创】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者效其忠 信:诚信
B.度义而后动 度:考虑
C.辟邪说,难壬人 难:排斥
D.族秦者秦也 族:众、类
【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文言实词的意义的掌握情况。】
2. 【原创】下列各项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冀君实或见恕也
B.暴秦之欲无厌
C.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D.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3. 【原创】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古今异义词的掌握情况。】
4. 【原创】下列对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②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③不能独完打春是哪天2022 ④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⑤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⑦择善而从之 一会儿......一会儿......怎么造句 ⑧始速祸焉
A.①②⑤/③⑧/④⑥/⑦ B.①⑤⑥/②④/⑦/③⑧
C.①②⑤/③⑥⑧/④/⑦ D.①⑤⑥/②③④/⑦/⑧
【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的掌握情况。】
5. 【原创】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盘盘焉,困困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元宵节的好词好句于蓝
C.独夫之心,日益娇固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
D. 骊山北构而西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此
【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掌握情况。】
6.【原创】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
眼镜店名字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C.终必不蒙见察
D.苟以天下之大
【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文言句式的掌握情况。】
7.【原创】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它是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的问题并表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B.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为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
C.“可畏惟人”的“人”实为“民”,这里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古代君王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
D.“立远视,而望幸焉”中的“幸”指的是封建时代帝到某处。妃、嫔受帝宠爱,叫“得幸”。
【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
8.【原创】下列各项对句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不殷忧而道著 译: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兴国,治道显著。
B.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译: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啊。
C.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译: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石子。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出使,以致被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
【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9.【原创】补充完整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
(1)《阿房宫赋》中“ , ”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阿房官官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大雄伟。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保守派主张的论证立足点是: , 。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一个真切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帝王与百姓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设计意图:本题为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运用名篇名句的能力。】
10.【原创】请你结合本单元课文,自主整理分析必修下册中“一”“爱”“族”等重要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并将其制作成实词卡片。
卡片制作要求:一词多义实词卡片制作应具备词性、意义、例句三个基本要素,并注明例句出处。参考样式:
一 | ||
意义 | 词性 | 例句 |
统一 | 动词 |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
一(座) | 数词 |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阿房宫赋》) |
一体 | 名词 |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
…… | …… | …… |
【设计意图:本题为自主探究实践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整理文言实词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
二、拓展阅读
11.【原创】本班拟开辟“读书”专栏,首批推送内容为唐宋论说名篇《六国论》。请你课外阅读苏轼、苏辙、李桢的《六国论》、贾谊的《过秦论》四文,结合本单元苏洵的《六国论》以及杜牧的《阿房宫赋》,为本班的写一篇文章,介绍六国灭亡的原因。
【设计意图:本题为探究拓展性作业,主要通过创设情境,采取跨媒介交流的方式,考查学生比较、概括多个文本信息,进而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同时又不断补充知识和经验,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质疑、多元解读的思辨能力,从而更深入、系统地开展论说文阅读与写作活动,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2.【原创】阅读司马光的来信《与王介甫书(节选)》,你认为司马光和王安石的观点谁
更有道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小组进行辩论,注意深入阅读课文,参考相关资料,把握二人思考问题的基本立场和秉持的主要观点。
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美国恐怖片推荐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与变法而讲利者,邪说、人为不少矣。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
(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设计意图:本题为实践活动性作业,结合教材中第八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要求,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标》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学习目标要求的完成情况,即是否“能围绕海尔企业文化
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作业设计
答案
1.D(族:动词,灭族)
2.B(“厌”通“餍”,满足)
3.C(解析:“钩心斗角”,文中指“宮室结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气候”,文中意思是“气象,天气”;“收藏、经营”,文中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可怜”,文中为“可惜”之意。)
4.A(解析:①②⑤名作动;③⑧形作动;④⑥名作状;⑦形作名)
5. B(B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可译为“比”;A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末语助词,不译;C项,名词,成年男子/语助词,无实义;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6. C(例句为被动句,C与之相同;A项是判断句;B项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定于后置句)
7.A(“它是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的问题并表述意见的一种文体”错误,疏是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如上疏、奏疏等。)
8.D(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
9.(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3)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0. 评价要点:
一词多义实词卡片制作应具备词性、意义、例句三个基本要素,并注明例句出处。样表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创新卡片制作形式。作业完成后,择优在班级和年段的优秀作业展进行展示。文言知识卡片的制作,可推广到学生对其他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文言句式等其他文言知识的归纳和整理。
11. 评价要点:
苏轼、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和贾谊的《过秦论》四文,与苏洵的《六国论》及杜牧的《阿房宫赋》皆论及六国和秦朝灭亡之因,但观点各异。一果多因,既为学生呈现了思考问题的多个方面与角度,又为学生提供了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尝试提出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的可能。以上文章俱见解独特,文笔洗练,逻辑清晰,对学生思想深度及写作手法皆有启发意义。加之各文写作背景及作者观点或相关或相近或相反,行文各有千秋,亦各有缺陷,有利于学生的辩证思考与分析。
因此,结合《课标》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目标与内容的要求,评价时要以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逻辑清晰,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主要依据。
12. 辩论赛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1)审题(20分)
对所持立场能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据是否充足,推理关系是否明晰,对对方提问的难点是否有较好的处理方法。
(2)论证(25分)
论证是否有说服力,论证是否充足,推理过程是否合乎逻辑,事实引用是否恰当。
(3)辩驳(25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