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有关长城的传说
教法研究
2020年第11期
讲好党的故事和革命故事,继承和弘扬红文化精神,切实利用好当地红文化资源,弘扬红传统,是思政课中学科特的表现。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2020年,江诞辰100周年之际,讲好江故事,深入挖掘和进一步弘扬江精神,把其运用于初中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江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建国大业观后感结尾1.1 内涵
江原名为江竹筠,曾用名江竹君、江志炜,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1949年11月,在重庆渣滓洞监狱被秘密杀害,年仅29岁,在解放战争中为了革命事业壮烈牺牲。江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我们诠释了为中华民族独立而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她的英勇事迹凝结成了具有时代特质的江精神,即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使命精神;永远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如今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而奋斗,
江精神会在新时代继续散发其不朽价值激励我们不断向前发展。1.2 时代价值
(1)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019年11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指出:“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要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大力宣传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宣传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涌现出的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江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全国“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其精神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在新时代全党全社会学习江精神,有助于吾辈铭记历史,居安思危,缅怀革命先烈。有助于厚植家国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有利于培育使命担当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没有忘记投身于为人民谋利益、为国家谋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毫不退缩、勇于担当,中国共产党人是具有使命担当精神的人。江在与敌人斗争过程中,始终以革命战士的坚强意志同敌人战斗,敢于且善于斗争,是新时代斗争精神的伟大榜样。一句“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是江始终坚守对党的忠诚,是对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精神的深刻诠释。
(3)有利于发扬无私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广为歌颂和弘扬,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特质。江的一生始终是为党和人民奉献的一生,1946 年 4月,江在其儿子彭云出生时,便做了绝育手术,为了便于继续开展地下组织工作,不久之后又其孩子托付给亲戚抚养。1948 年,其丈夫彭咏梧,在战斗中牺牲,敌人残忍地将其人头悬挂于城墙上。江悲痛之余,仍然以坚定的革命信念,毅然同敌人继续斗争。她说:“下川东这条线的各种关系只有我熟悉了,这是谁也替代不了
的。…… 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江为革命事业,勇于奉献牺牲,作为英雄楷模,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2 江精神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重视不足,教学资源匮乏
经本次调查发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红故事、红案例、红影视短片等红资源都不缺乏,有广大老百姓所熟悉的《可爱中国》的方志敏、狼牙山五壮士、“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县委书记榜样”的焦裕禄等。然而,学校对有关地方红文化资源并没有充分加以利用,如在调查自贡的几所初中发现江精神在这几所学校没有受到该有的重视,学校同当地的红文化基地之间的联系也不够强,同时学校与学校间的江红资源共享也不高。自贡有江故居纪念馆,还有江红文化学校,江精神的红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调查发现自贡学校“江
精神”资源在学校教育中匮乏。总之,学校在“江精神”资源开发上不够重视,缺乏主人翁意识,使得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缺乏“江精神”的教学资源。2.2 教师意识缺乏,教学方法固化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建设教育主阵地的关键一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在教材中也不乏英雄人物事迹和革命精神的传承。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因为教学任务、教学考核以及教材教参相对固定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江红资源没有得到好的利用,如教师缺乏对当地经典的“江精神”相关红素材的收集与应用。此外,调查发现《道德与法治》教师上课仍采取比较传统的上课讲授模式,教学方法比较守旧缺乏创新,同时教师在红文化方面的备课时,对当地“江精神”红素材应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缺乏主动意识以及教学方法存在固化。2.3 学生参与性弱,教学成效甚微
学生是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和接受者,是学习的主体。在《道德与法治》课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教材所呈现的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也得到红精神的学习。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江英雄事迹也有一定的了解,有通过家人了解的,有去到江纪念馆参观时了解的,有通过微博、、QQ等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了解的,但他们对“江精神”认识不深,没有得到系统的深入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江精神”的主动参与性比较弱,导致学习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
3 江精神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策略
3.1 学校完善校本教材,开发好江资源
要推动“江精神”红文化进课堂,丰富课堂内容,把江精神所蕴含的丰富时代价值融入到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中,以此来丰富学生爱国主义、使命担当、无私奉献精神的生成途径,关键一招就是开发以诵读红经典和与“江精神”相融合的校本教材。这样的校本教材,与学生有着天然的联系,是自己家乡的伟人、甚至就是自己身边的伟人,他们的高尚精神、革命品质,无疑更能够激发同学们的情感共
“江精神”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设计与实现
秦 婧 母卫萍 张相松 李 敏 许会敏
(四川轻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
摘 要:红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党的政治特和文化风
洛克人x8图文攻略貌的象征。因此,本文在分析“江精神”内涵和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调查和案例分析,对“江精神”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并进一步探讨了把“江精神”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江精神;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student Parent society
234
鸣,更能够使之发自内心的接受思想教育、实践爱国行动。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注意到,关于校本教材的开发,单凭个体教师力量是不够的,个体教师缺少开发,除了受限于统一课程标准这个客观原因,大部分初中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琐碎繁重,也很少再花心思去主动的发掘课程资源,与此同时,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存在差距,由此就需要在学校领导下来加强校内教师的统筹合作,以及加强地区各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同编写更新地区校本教材,从而更加深入更加有效的挖掘好以“江精神”为代表的红资源,形成将其融入校本教材的合力开发。
3.2 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弘扬好江故事
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在引导中学生走正路
上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这也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好的在教育中去引领学生。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巾帼英烈江竹筠,作为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的一员,在她身上蕴含的这种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精力时间,在传统的课堂文本讲述之外,不断去探求更好的教育教学呈现方式,包括利用“江精神”开发与课程相关微课、微视频等教育资源和在线课程,利用“江精神”丰富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资源,包括前面提到的校本教材读物,以及相关图像音视频等多媒体材料,还可以挖掘江精神为代表的红岩革命历史,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把江故事讲好。3.3 学生参与课外实践,传承好江精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学习革命历史,就是为了让红精神薪火相传。要让学生传承好江精神,除了课堂知识性讲授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学习。组织学生参观江故居、相关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切身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行程万里,不忘初心,让学生在一次次精神洗礼中加强信念传承。利用好地区的革命遗址、红纪念馆等公共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这也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教育内容。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交叉开展“江精神”相关报告会、讲座、举办相关演讲比赛等等,创新实践教育方法,
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感悟爱国真谛,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充分利用好“江精神”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涵两个方面,将其充分融入到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
4 江精神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示
例——《凝聚价值追求》
4.1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凝聚价值追求》是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大概了解中华文脉的作用与发展、中华美德的内涵及影响。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质;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与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2 学情分析
民族精神作为文化软实力之一从古至今都被广为推崇,然而初中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了解往往只停留在为数不多的英雄人物身上,
尚缺乏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真正感悟和理解。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加之生活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受到诸多挑战,初中生可能就会出现价值观盲目认同等问题,所以对青少年而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4.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悉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伟大价值;了解构筑中国价值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能力目标
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民族精神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达成价值认同与共识。
4.4 教学流程设计
235
教法研究
骰子玩法2020年第11期
4.5 教学回馈与反思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民族精神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因此教学中更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此外,学生参与活动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要切实达到真正有效的教学目的,凸现显著的教学效果。
5 结 语
从此次调研及文献查阅的情况来看,类似于“江精神”这样的的红资源,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研究整体较为缺乏。但也有学者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论及了红资源与中学思政课的结合,如朱春燕在她所著文章中谈到,红资源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种重要课程资源,文中提出:“红资源作为
一种课程资源重在开发,在红资源的开发互动过程中师生双方应以红资源为对象、载体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共同挖掘红资源的内涵,让学生内化红资源的精神实质,从而转变观念、态度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三维目标。”除此之外,张帮改也将红资源视为重要课程资源并加以研究,主张开发和利用本土红资源,改变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空洞、乏味、枯燥的局面,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活力与实效性。尽管这些期刊论文大都是面向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但分析探讨的思路对于我们思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结合“江精神”这样的红资源仍具借鉴意义,包括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切实钻研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开发好江资源、弘扬好江故事、
传承好江精神,最终使其更富实效的融入到初中思政课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舒旭晖,喻佳.用新形式新话语传播红文化——以自贡日报传承江精神讲好红故事为例[J].中国地市报人,2020(07):20-21.[2]陈莎.论江精神的时代特质[J].党史博采(下),2019(06):10-11.[3]梁鸿鹰. 讴歌昂扬于天地间的信仰与精神[N]. 中国艺术报,2017-04-28(003).
[4]李亭婷.浅谈红岩精神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J].速读(中旬),2020,(3):15.
[5]周婧.新时代”红岩精神”的价值研究[J].山东青年,2020,(11):247,249.[6]李亭婷.试论红岩精神对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J].商品与质量,2020,(30):236.
[7]周勇.红岩精神研究综述[J].探索,2019,(2):143-151,192. DOI:10.3969/j.issn.1007-5194.2019.02.018.
[8]朱春燕.高中思想政治课红资源开发的互动方式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4:22.
[9]张帮改. 江西红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项目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cx2020084)。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2022年报名时间(上接第232页) 课堂教学方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并不适用。考虑到在实际的社交中,口语交际活动都是依附于某种情景的,所以教师应当尝试引入和应用情景化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去学习口语交际的方式、方法,积累口语交际的实践经验。这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如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教师可以对一些典型的社交情景进行归纳,如在家中接待客人、上门拜访他人,或是购物中询价、讲价,以及寻求他人的各类帮助等情景,并在教学中通过一定改造,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在情景中采取相应的口语交际方式和他人交流,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技能,尝试应对不同的社交情景。3.5 采用丰富多样的交际方式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水平各不相同,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对学生
广电网络电话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要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口语训练。小组合作训练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小组进行交流与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要选择管理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明确组长的职责,要求组长能够进行组内调控,确保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师还要能够结合教材的内容,创造性地开展口语交际训练。儿
童是天生的游戏者,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教师要进行训练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学生可以通过“说一说”、“比一比”、“猜一猜"、“玩一玩”、“唱一唱"等形式进行活动。比如,在教学统编版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的游戏,可以一边说一边做,以便于其他同学进行理解。然后,教师根据游戏的介绍,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懂得游戏的方法,同时能够善于遵守游戏的制度与规则,增强了学生的秩序感。
4 结 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具有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挖掘教学途径、教学方法,敢于创新、改善教学模式,结合小学生的
具体情况,开展高质量小学语文课堂,促使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有效培养。旨在通过本片文章,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经验参考。
参考文献:
[1]陈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20(14):87-88.
[2]周毛卡.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J].中华少年,2020(14):63+65.
[3]罗露.飞奔吧,小胖君[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05):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