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列宁小学劳动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第4期2020年12月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Education Journal
No.4
Dec.2020
中央苏区列宁小学劳动教育的
历史经验及启示
肖菊梅
有深意的二字昵称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中央苏区列宁小学以"教育与劳动联系”为指导方针,把“劳作实习”作为一门重要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在各科教材编写中注意生产劳动知识®渗透,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劳作实践,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等,促进了苏区小学教育的快速发展。苏区列宁小学劳动教育坚持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正确领导,
坚持为苏维埃革命战争服务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历史经验给当今小学劳动教育以启示:坚持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助推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家庭劳动教育和学校劳动教育的“合力”;加强各学科的"渗透”,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等。
关键词:苏区列宁小学;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095-1760(2020)04-0169-09
1927年苏维埃红政权成立后,苏维埃根据地多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工农红军也进行了“反围剿”的斗争,这些在客观上直接影响和破坏了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生产及各项经济建设。而文化教育落后也不利于革命和生产发展以及革命政权的巩固和建设。事实上,苏区红军指战员、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文盲和半文盲占大多数。据统计,1923年闽浙赣边界各地的文盲占人口90%以上。⑴为发展苏区教育事业,苏维埃政府在国民预算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在1932—1933年间,教育部预算经费从0.6万元增加到了收稿日期=2020-10-09
作者简介:肖菊梅.女.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计量分析视角下的民国前期中央教育行政研究”(项目编号:BOA180050);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课题"1921—1949年党的教育理论发展、实践及历史影响研究
”(项目编号:JYBZFS2019112);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赵廷为小学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0SCG032)。
170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0年
192万元,各县教育经费也占全县税收的30%。⑵1933年,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提出教育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⑶在党的领导和苏维埃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苏区小学教育发展迅速。以兴国县为例,当时学龄儿童总数20969人,在校学生12806人,入学率达60%,而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的入学率还不到10%。"苏区列宁小学的快速发展为劳动教育开展提供了基础。
一、中央苏区列宁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
苏区列宁小学主要通过教学制度来保证、教学内容来贯彻、教学实践来执行、教学方法来配合等方式开展适应新型劳动教育的探索。
(一)在教学制度上予以保证,确保劳动教育的正常开展
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后,苏维埃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证小学劳动教育教学的开展。1933年,《小学教育制度草案》总则中提到教育必须以劳动为本位,使教育与生产密切联系,劳心和
劳力是坚决不能分离的。⑸1934年,《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规定:“在工农民主专政下的小学教育的任务是训练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新后代,并在苏维埃革命斗争中训练将来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必须用教育来提高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术,使教育与劳动统一起来。”⑷《小学课程教则大纲》规定,苏区列宁小学分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初级小学三年,开设国语、游艺和算术科,每周上课18个学时,开展劳作实习和社会工作的课外教学,每周上课12个学时。高级小学二年,开设国语课、算术课、社会常识课、自然常识课、游艺课等,每周共上课24~26学时,劳动实习和社会工作每周上课6~10学时。根据苏维埃小学的教育方针及其培养目标,学习小学的任何一门学科均须联系生产劳动和政治斗争,并组织儿童参加课外劳作实习和社会工作,学生参加劳动应与苏维埃各区的经济情况相配合,有计划有组织地领导学生参与各种工艺、耕种、园艺等生产劳动。例如,国语课的内容主要是结合革命斗争实际,歌颂劳动,歌颂共产党和红军,拥护土地革命和苏维埃,反对国民党等,以启发儿童的阶级意识等;算术也是密切联系政治斗争编成,教师必须结合生产劳动和革命战争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数学等。苏区列宁小学重视劳动教育,无论是高小还是初小,都把“劳作实习”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苏区列宁小学还规定把“劳作实习”(工艺、园艺、耕种等技能及积极性)和“社会工作”(政治动员的成绩和积极性)作为小学生成绩评分的一个项目,同各课的成绩配合,来决定学生的等级。其中劳作实习评定成绩主要是对学生
第4期中央苏区列宁小学劳动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启示171
的劳动态度、技能进行考评。
(二)在教学内容中予以贯彻,树立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苏区列宁小学教材按照“社会化、政治化、劳动化、实际化”的精神编写,紧密联系当地生产实际,介绍有关农业、工业生产知识,强调劳动意义,以培养儿童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小学课程教则大纲》规定:“劳作实习的材料,必须尽量配合每一年级的程度加入国语、算术等的课目,作为教材。”⑺因此,苏区列宁小学在语文、算术、常识等教材中均涉及生产劳动知识。在国语课中传授理化、生物等生产劳动知识,常识课中更是广泛地传授生产的科学知识,并要求每一事项每一问题的理论,尽可能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认识自然界和生产原理。1933年,中央苏区委员会编写的《共产儿童读本》作为苏区列宁小学统一使用的小学国语课本,其编写内容紧密结合根据地的经济建设、革命战争以及儿童的生活实际,注重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例如,在《共产儿童读本》第二册第二十三课《拔草》写道:“欣明同妈妈到菜园里,妈妈说:’这菜下生了很多草/欣明说「妈妈我来帮你拔草。’妈妈说:’好的,但这菜土枯燥,草不容易拔出,要挑点水来,把菜土浇湿一下才好。’欣明就挑着两只小桶挑水。”⑻《共产儿童读本》第六册第十五课《种菜》写道:“我们种菜一要注意泥土的燥湿,二要注意畦的阔狭及长短,三要注意土质的粗细,四要注意农具的应用……”⑼上述两篇课文内容主要向学生传授生产劳动知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等。湖南浏阳县编的《赤初级国语教科书》第一册中写道,“谁是世界的创造者,只有我们劳动的工农”,“吃了饭,要做工,若是不做
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区别
工,便是寄生虫”。3)这篇课文内容注重把政治斗争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等。可见,苏区列宁小学的教材内容编写形式根据儿童的特点,简单明了且富有知识哲理,编写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与政治斗争相联系,这是苏维埃政府教材的新探索,与旧教材比较,更显其生气。
(三)在劳作实践中予以执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苏区列宁小学的课外劳作实习属于实践课,可以把劳动教育知识运用于劳动实践,劳动教育的范围延伸到学校外。劳作实践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首先是工场农场劳作。因苏区经济条件限制,教育条件简陋,小学劳动教育的场所和直观教具等均缺乏,开展劳动教育要与附近的农场和工场联系,有计划有组织地领导学生定期参加生产劳动,从最简单的劳动做起,进到复杂的劳动。在城镇的列宁小学学生可以到附近开设的儿童工场,如木工、瓦工、泥水工等场所实习;农村的列宁小学可以利用农村优势去儿童肥料所、菜园、果园等场所实习。例如,江西省列宁小学就建有儿童菜园423所,肥料所1191个。学生除参加校内劳动外,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附近
高能少年团先导片17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0年
红军公田或农场、工厂参加劳动;组织学生收集、破铜烂锡等,支援军工生产。1934年的万太古坪乡的列宁小学就动员组织发动全体小学生参与春耕生产,由学生成立肥料所收集肥料。并且开展
宣讲会,鼓励学生英雄自己动手种棉五颗、种树五棵、种玉米五株……通过以上活动的参与,从小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竞争合作意识、坚强的劳动意志等而成为完全的新人物。其次是参加公益劳动。苏区列宁小学实行“星期六义务教育制度”,提倡学生周末这天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把学校学习和工农劳动结合起来。每逢星期六,苏区学校的教师带领学生帮助红军家属种地、挑水、拾粪等,搞得热气腾腾。然后是学余劳动、勤工俭学、半工(耕)半读。学余劳动是利用一天的课后或星期天时间,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适当的生产运动。如在边区大生产运动中,有的学校建校内小农场,种棉花、植树、养蚕等,由教师授以实际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勤工俭学,主要是在校内开办小农场、小工厂,或成立课外生产小组,到附近工厂、农场进行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一方面学习生产技能,一方面创造财富,增加收入。半工半读,例如延安市南区教育合作社创办合作纺织学校,实行工厂和学校合并,一面学文化,一面学生产,学生所得的钱,解决生活困难和购置学习用品。
(四)在教学方法中予以配合,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苏区列宁小学劳动教育重视教学方法改革。为促进根据地新型教学转变,苏维埃政府规定小学教授法的原则,要求小学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教育与劳动统一起来。苏区列宁小学劳动教育主要采用如下方法:首先是从具体的进到抽象的。在列宁小学劳动教育课堂上,涉及农作物生长规律,农具的制作技术等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日常生活实际先描述、描写各种客观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导出科学规律的概念,从具体的某种生产劳动动
作和技术,引导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了解[⑵,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接受,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生产技术的兴趣。其次是注重与实际生活现象相联系。根据苏维埃政府时期的财政困难,教学条件艰苦,缺少直观教具等,苏区列宁小学的劳动教育开展要尽可能地与当地生产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有些劳作实践课可利用自然环境进行现场教学。有些列宁小学还组织师生参加修缮校舍、经营牧场、种菜园果园等劳动实践。最后是采取启发式、联想式方法教学。苏维埃教育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坚决反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根据儿童的智力来进行劳动观念和知识的培养,去引导儿童观察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可从《共产儿童读本》课程内容中加以知晓。
第4期中央苏区列宁小学劳动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启示173
国庆节朋友圈文案短句
二、中央苏区列宁小学劳动教育的历史经验
苏区列宁小学对儿童劳动观的培养,身体素质的增强,成为红根据地的新一代,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鸡年春晚沈腾回归
(一)坚持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加大落实劳动教育政策保障力度
加强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保证了小学劳动教育开展的正确方向。首先是党和苏维埃政府对教育总方
针和小学培养目标的制定,即“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培养苏区革命斗争的接班人。苏区文化教育的总方针为苏区列宁小学劳动教育指明了政治方向和教育目的。其次是重视小学教育的立法工作,从法制上加强了对苏区列宁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934年,中央教育人民委员会相继颁布一系列小学教育文件并综合成为“苏维埃教育总法规”,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小学管理法大纲》《小学教员优待条例》《列宁小学校学生纽织大纲》《小学课程教则大纲》等,要求苏区各列宁小学积极贯彻执行。其次是坚持免费的义务教育。苏区列宁小学义务教育的开展是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的重要举措。在《目前教育工作的任务决议案》和《苏维埃建设决议案》等文件中规定,对苏区一切已满7~13岁的儿童施行免费的强迫教育,修业年限可根据战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下,苏区列宁小学义务教育得以普及,劳动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
(二)坚持为革命战争服务,紧密结合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诉求
苏维埃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渗透在小学劳动教育的各个方面。首先是苏区列宁小学旨在培养工农红军后代,未来共产主义接班人。在革命战争时期,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来教育苏区儿童,培养劳动观念,养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态度。其次是苏区列宁小学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要进行改革以适应苏区革命战争的需要。苏区列宁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和劳作实习,与革命时期特殊情况相适应,会定期组织学生去红军农场和工场劳动,并定期参加“共产主义星期六”劳动,
参加慰问红军及红军家属,破除封建迷信等活动。教材内容更是配合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把劳动教育贯穿于教材内容,如把“劳作实习”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本《共产党儿童读本》中有关于培养小学生劳动观念和学习生产劳动知识的内容等;苏区列宁小学的教学组织也配合革命战争开展劳动教育。在教学方法中运用启发式、混合式教授法等以便适应苏区特殊的经济、政治需要。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融合劳动教育理念于日常课程与生活
来世化蝶依偎你身旁苏维埃政府反对教育脱离实际,脱离阶级斗争和社会斗争的旧体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