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学会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陈仓区贾村镇第二初级中学 王彦红
班主任是学生的领路人,如何开展好班主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几年的摸索中,我认为做好班主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就像魏书生所说“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到答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学生要听老师讲课,老师也经常要面对学生的诉说。教师能否有效倾听,不仅对师生间的沟通,甚至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良好课堂气氛的创造,都有着重要意义。那么,教师应当怎样去做呢?
叶澜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常规,然而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的不同回答,也并非与教师预先估计的完全一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是的,只有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只有倾听,才能捕捉到来自学生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在教学中,教师是否学会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就成了
教师能否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男生英文网名一、倾听学生的发问之音
地震祈福中学生正处于求知的重要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中有着无数个为什么?因而在教学中,尊重孩子们的求知欲,鼓励孩子发问,并善于倾听他们的问题,这是一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让学习不断地向课外延伸,这是新时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这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中是否认真倾听学生的提问,并适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因为这不仅是教师应有的教学艺术和魅力,而且能使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使师生能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各展才华,更让学生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展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颖。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质疑和答问,教师都应该认真倾听。对有创意的质疑和答问,要听出其中的不足,以便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对于幼稚的质疑或错误的答问,要听出其中的合理部分或有利发展之处,以便鼓励学生质疑或答问的勇气,转移学生失败的情绪。可是,我们一些老师往往从踏上讲台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扮演着训示者的角。渐渐地,我们的心态也随之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我们的潜意识里就把自己当成了领导者、管理者、监督者、评判者,根本或很少意识到应该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于是老师和学生成了两个不太容易沟通的世界。
现实中,为数不少的教师的言语充斥了整个课堂,甚至充斥了师生交往的所有空间。难怪约翰·洛克说:学生把我们的一些教师当成“惊吓鸟儿的稻草人”,见了就害怕。而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一定会给孩子留足表达的时间,一定会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来静静的聆听对方的倾诉;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也一定善于触摸到孩子情绪的温度,一定善于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一定能发现谬误中蕴含的新奇,琐碎中寄予的真切,荒诞中包裹的合理;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一定会听到孩子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真正的倾听意味着一种平等、尊重,是心与心默默的靠拢,是情与情悄悄的对流。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步,那么我们的教育实际上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倾听学生的争论之音空调安装步骤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全班四十多学生都各有差异,各具个性,对于一些学习问题,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想法。因而在课堂中,要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甚至鼓励他们“百家争鸣”,而教师则要用心地倾听,听其全部,不管是响亮的或是轻微的,正确的或是错误的,理直气壮的或是胆怯的。例如在学习“《确定圆的条件》”这一课时,关于经过三点是否可以做圆时,学生们发生争论。……学生的想法是丰
富的,是多彩的,当学生争论时,我始终认真地倾听着,并及时地捕捉学生富有创意的回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另外在学生争论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学会准备,要仔细地听,用心地记,及时判断争论的焦点,并帮助学生仔细分辩别人的发言,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性、复杂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而教师的教育智慧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生成。
三、倾听学生的意外之音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孩子们的插嘴,有的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有的会影响课堂秩序,因而大多数老师会加以呵斥,或不予理睬。其实,很多学生的插嘴正是其创新思想的展示,教师若能注意倾听,善于发现,及时读懂,就会对教学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于是我就顺着他的话语让学生打开书本自学,并分组讨论,最终形成共同的观点。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和利用好学生的插嘴,并及时把学生好的思想聚集起来,在学生中去集波成浪,师生共同推动课堂前进。
学会倾听,是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中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但在倾听时还应注意三点:
一要专心。要集中精神,神情专注。为表示自己正注意倾听,要多与学生的目光交流,并
适时地点头表示肯定或赞许,不能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也不要随意插话,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正用心地听,你很欣赏他们的发言;
二要虚心。倾听中面对学生幼稚的想法要善于接纳,要尊重学生的观点,特别是学生还没有充分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的时候,不要轻易表态,乱下结论,也不要挑剔批评,要体现出教师海纳百川、尊重学生的广阔胸怀;
三要耐心。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对学生激烈的争论,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表,尤其当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不能达到熟练、精确的地步时,更要热情的鼓励他们,真正地意识他们思想的价值。只有教师情感的投入,才能实现心灵的应答,才能听到孩子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
学生是一本厚厚的书卷,需要心灵的关注,更需要耐心地倾听!
1、乐于倾听。教师应通过自己的体态语即丰富的表情动作表现出对讲话学生及其所讲内容浓厚的、始终如一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别人听自己讲话乃是人所共有的一种基本需要。作为教师,更应该以浓厚的兴趣面对讲话的学生,及时捕捉学生言谈中显露出的各种相关信息,同时,也是尊重学生的一种体现。
豆腐怎么做2、善于倾听。即要听"言外之意"、"话外之音",要把讲话者所讲的内容、感觉和意思真正听明白。教师在倾听中应认真揣摸和分析其表达实质,推断出学生的未尽之意,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意图,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老师善意的、会心的理解而倍觉高兴。老师在听学生讲话时,应尽量为"理解"而倾听,而不是为"评价"而倾听,既让学生得到适当的关注,又让其可以畅所欲言。要耐心听,不随便打断孩子,让他们把话说完,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切忌简单处理或草率评价,把自己观点强加于学生。。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创幸福。
3、适时反馈。倾听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不仅讲者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听者也要有适当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姿态、眼神及面部表情等体态语来对学生的表达进行反馈,也可通过简单重复、适当升华等语言评价来反馈。
法尔泰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用心聆听学生的心声,赏识的作用才能凸显。教师如果能认真投入地倾听学生的讲话,这不仅代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而且还能赢得信任,引发学生讲出他的心里话,使教师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赢得教育的契机!
其次每位老师都希望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但总是有人不愿意耐心听孩子说说他身边发生的处的多音字组词
事情的经过,往往易把自己的主观看法强加于孩子。作为老师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与爱护。让他们能在无拘无束的情感交流中倾诉心声。老师在与学生交谈时一定要放下架子,利用平视、抚头、拍肩、拉手等亲切动作,让学生郁积的不愉快得到慰籍,使他们的不平情绪得到缓解。学生在倾诉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使师生的感情变得融洽很多。无论学生对你说的是什么,哪怕是一点点小事,只要你愿意听,他都会认为你很喜欢他,从而达到情感上的交流。我始终感受孩子们非常可爱,他们每天总喜欢像小鸟一样围绕在我的身边。每当他们向我说着家中的故事,告诉我他们发现的每一件新鲜的事情时,我总是面带微笑地听他们说。如果我有事没有时间,也会悄悄的告诉他们“今天我没空,改天再和老师讲,好吗?”那么当我有空他们时,我发现孩子们脸上的光彩是那么迷人,于是我明白了——孩子需要爱,他们渴望与老师的交流,老师倾听他们诉说是一份感情的投入,是对他们的看重。在交流中孩子们到了无比的自信,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上有一片纯纯的天空,教师正是天空中那带来生命的太阳。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学会倾听应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自觉。一个教师如果只知道说教,而缺乏倾听的意识,那么他所进行的教育必定是残缺、低效的教育,无论谈多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
主体精神,都将是多余的。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在不断地寻个体和谐发展的手段,寻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最佳契合点,力求真正实现“仁智勇三达德”与全方位发展的美好目标。这其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所有一切的基石,而要赢得这一点,则需要我们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用满腔的挚爱滋润学生稚嫩的心田,要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多和他们沟通,能真正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倾听不仅可以以自身的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且会在更加融洽的师生交流中,得到意外的惊喜和收获。实施新课程,应该学会倾听,走进学生的心灵。电脑看书软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