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
《兰亭集序》
单元目标
1.识记积累本单元实词、虚词。
2.掌握本单元重要文言句子的翻译。
3.掌握单元课文中常见名句的填空。重点难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文言实词
(一)写出下列字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
1 期
①qī
(1)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②jī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致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2)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
童装店名字(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4)家贫,无以致书。
(5)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6)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3.道
(1)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2)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6)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4.方
(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2)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4)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5.识
①shí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项目管理流程(3)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
②zhì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6.察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4)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7.传
①chuán
(1)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②zhuàn
(4)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5)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李贺小传》等。
(6)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8.名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描写花的四字词语(2)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5)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6)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9.相
①xiàng
(1)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3)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4)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②xiāng
(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0.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3)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4)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5)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
(6)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11.过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3)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4)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5)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12.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3)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5)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13.去
(1)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 阳城。
(2)肌,杀三虫。
(3)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4)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4.少
①shǎo
(1)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于斗牛之间。
(3)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4)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
②shào
(5)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6)贤毕至,少长咸集。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引以为流觞曲水
将军夜引弓
2 望七月既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3 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4 方其破荆州
足下方温经
5 纵纵一苇之所如
白日放歌须纵酒
6 倚歌而和之
倚权仗势
7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言耸听
8 猥不敢相烦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9 故山殊可过
虽趣舍万殊不
10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二、文言虚词
将下列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填写到横线上
1 于
①当其欣于所遇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下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月出于东山之上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 以相之
2 其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⑤其孰能讥之乎难道
3 以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七大方言
②可以无悔矣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 虽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②虽一毫而莫取
5 也
①华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③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三、文言翻译
1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素材集成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适用话题:人生、生命
精彩运用:人生无常,年高之叹,时不我待,常见文人笔端,在感慨流金岁月时,我们更应把握今天。青春的日子,流失的时光是一片片凋零而凄美的枯叶和花瓣,渐去渐远的是
原本属于我们的纯情与浪漫,谁还会记得昨日急风骤雨,谁还会想起昨日荣辱伤悲?惟有走过累过的沧桑爬上时间的脸。当我们拥着梦枕着追求与时间同行,尽管“人生如梦”“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但是我们可以执著地傲视时间的风霜,因为我们对理想的追求已形成一道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适用话题:自然、环境、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精彩运用:人在面对眼前优美风景时,斟满一杯酒,“流觞曲水”,那份悠然和沉醉,是令无数文人雅士追慕的个性释放,沉醉于酒中方能使人忘却世俗之累,挣脱人生羁绊。很容易融入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感悟有限的人生,从中领 悟永恒的哲理,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柳宗元在生之绝境时 移情于山,“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古代文人多在逆境中因自然万物欣欣向荣而喜,使精神超脱外物的羁绊,而在天地间获得永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适用话题:死亡、生命、人生
精彩运用: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抗拒,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都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林语堂说:“能见到死亡的人也能见到人类喜剧的意识,于是他很迅速地变成诗人了。”王羲之是这样的诗人。他深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忘生死,轻成败,是基于对生命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感悟。因而他们对有限的生命更是倍加珍惜,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书写出生命价值的箴言。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行骸之外。(《兰亭集序》)
适用话题:自由、个性
精彩运用:生活中,我们可以对所爱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挥洒青春,谱写人生,“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适用话题:自然、永恒、变与不变
山东省专科学校精彩运用:流水像这样流去而没有流失,时圆时缺的月亮,尽管圆缺不定,但没有发生增减。从认识事物变化的角度,天地 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天地呢?
这启示我们从多角度看问题而非把问题绝对化,即便我们身处逆境中也应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我们要勇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和克服它们。
6.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适用话题:尽吾志,永无悔
精彩运用: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
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三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
【考题例析】
天空是蔚蓝窗外有千纸鹤歌名叫什么(2011年北京卷)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到9题。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誳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
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河上②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之为平。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陈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 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使其难,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累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 今人君之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③,不能生鳝鳢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