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的崛起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即使是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也没有改变这一趋势。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于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除了东亚的日本之外,所有的发达国家均来自于西欧及其衍生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部分拉美和东南亚发展中经济体增长较快,表现出实现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潜力,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但进入20世纪70、80年代之后,除亚洲“四小龙”之外,这些经济体纷纷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各种危机此起彼伏,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似乎变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所有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只有处于东亚地区的“四小龙”真正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基本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但由于“四小龙”数量较少,经济总量不够大,对世界经济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与当年的新兴工业国的发展有很大不同。新兴经济体崛起首先是体性崛起,有大批的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快速增长。2001年至2008年,有106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有73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有47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速高于世界平
均水平3个百分点。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有10个新兴经济体的人均收入水平从中高收入组别晋升到高收入组别,有17个新兴经济体从中低收入组别晋升到中高收入组别,有20个新兴经济体从低收入组别晋升到中低收入组别,还有1个新兴经济体从中低收入组别晋升到高收入组别。要说明的是,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主要表现在新兴大国的崛起。经济总量最大的10个新兴经济体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从2001年的14.1%上升到2010年的24.2%,上升了10.1个百分点,而同期整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比重提高了12.8个百分点。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前10大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4.6%,相当于于同期整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贡献的68.5%。且,这一轮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更加具有可持续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内采取市场化改革,对外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长效率显著提高。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以及外贸依存度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增长速度均显著高于发达经济体,说明工业化以及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很可能是新兴经济体本轮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增长核算法对新兴经济体增长的来源进行分解,我们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要素投入的贡献不断下降,充分反映新兴经济体增长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重要的是,新兴经济体体性的崛起特别是新兴大国的崛起,使得新兴经济体之间相互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之
间,大国和小国之间,制造业出口国和初级产品出口国之间,形成了相互贸易和投资的良性循环,使得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可以不断持续下去。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只有19世纪西欧国家的崛起才能相提并论。只要沿着目前正确的道路走下去,新兴经济体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中重要的一员,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同其他新兴经济体一起,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身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中国需要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对外经济政策。
2.新兴经济体,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新兴的经济实体。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将新兴经济体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也称金砖四国;第二梯队包括墨西哥、韩国南非波兰、土耳其、埃及周公解梦梦见死人新钻国家。
近年来,金砖四国一直保持着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因此成为新兴经济体里的佼佼者。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6年至2008年,金砖四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7%
  2008年,金砖四国的经济总量已占全球的15%,贸易额约占全球的13%mp3下载方法,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据高盛公司预计,未来20年内四国的经济总量甚至会超过七国集团
  金融危机虽然也对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造成了冲击,但较之处于金融风暴中心的美欧发达国家而言,所受影响较小,也最有望率先走出危机。根据高盛公司的最新预测,全球经济今年将萎缩11%,但金砖四国仍会增长48%,与陷入严重衰退的众多发达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明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3%,而什么的夜晚“金砖四国则有望增长88%
3. 欧美过度消费经济发展模式的终结,也意味着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出口投资导向经济发展模式的难以为继。新兴经济体应高度重视发展模式转变问题。
  新兴经济体如不及时转变发展模式,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竞争中落伍。
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三重身份叠加增加了发展模式转型的复杂性和难度,从而对制度变革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提出了要求
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发展牵动世界经济全局
  与会专家认为,在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新兴经济体在拉动世界经济复苏中的作用巨大。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将带来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
  新兴经济体在反危机中贡献突出,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有专家指出,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总量已将近全球的30%。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新兴经济体整体表现不俗。虽然也受到严重冲击,但仍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9%,今年保八可期。据预计,今明两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为5.4%6.4%,新兴经济体为环保灶十大品牌1.7%5.1%,均远胜于发达经济体-3.4%1.3%的预期增长率。2008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预计今年中、印两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50%
  金砖四国整体崛起是世界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史以来第一次非西方国家的整体崛起。有专家认为金砖四国的整体崛起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在这次危机中的表现非常突出:在整个西方国家负增长的情况下,金砖四国平均增长约4%,从而使全世界危机的程度大大减轻。有专家预测,到2050金砖四国的总量要超过现在的G7总量,将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新兴经济体国际话语权不断提高。有专家指出,近几十年来,新兴国家体性崛起,在世
界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逐渐地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话语权,增加了国际博弈中议价的分量。例如,2008年年底的G20华盛顿峰会和2009礼拜六个性签名9月的G20匹兹堡会议,都清晰地预示着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包含新兴经济体在内的20个国家已经正式取代了由发达国家组成的8国集团,成为今后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并由此形成未来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框架。在这次匹兹堡峰会上,发达经济体已经同意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提高到至少5%以上,把至少3%的世界银行投票权转移给新兴经济体,并承诺新兴经济体在未来全球经济治理中将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全球经济重心向新兴经济体转移态势明显。有专家表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新兴经济体明年的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56%,未来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作用将更为突出。全球经济资源将可能更多地流向新兴经济体,全球消费力量也正开始从美国等少数几个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转移。
全球经济资源将可能更多地流向新兴经济体,全球消费力量也正开始从美国等少数几个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转移。
5.将刚刚过去的2010年称作新兴经济体年可谓名副其实:4月,中国、巴西、俄罗斯、印
金砖四国第二次领导人峰会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11月,新兴大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上共商气候变化、贸易及金融监管等全球议题;12月,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基础四国在联合国坎昆气候大会上就新兴大国减排立场强力发声;同月,金砖四国吸收南非加入。
  历经多年持续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在经济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它们在全球议题中的话语权不断扩大。作为世界政治中一股清新和强大的力量,新兴经济体正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联合自强争取话语权
  体性崛起是当下新兴经济体的一个突出特征。目前看来,新兴经济体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全球和地区两个层面,成效初现。
  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尤其是新兴大国之间的一系列全球性合作体制机制成型并逐步展现效力。具有标杆意义的金砖四国机制日渐常态化、固定化、实质化,首脑峰会、外长会晤、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和财长会议等对话协调渠道,使得占世界人口42%、全球经济总量1
5%、国际贸易额近13%的四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气候变化、能源生产等全球性议题上话语权重不断增加。随着非洲代表南非的加入,金砖五国势将拥有一个更高远、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7年,在德国城市海利根达姆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期间,八国集团与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南非等五个发展中大国启动了“海利根达姆进程”,以使双方的对话固定下来。于今,已更名为“海利根达姆-拉奎拉进程”的伙伴关系正在延续,成为协调新兴经济体国家立场、推动“南”“北”均衡发展的重要平台。
  中国、印度、巴西、南非2009年组成的基础四国,已成为新兴经济体、甚至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减排领域进行博弈的主心骨,四国于内深入沟通协调,于外争取一个声音说话,在联合国哥本哈根和坎昆会议上积极发声,彰显出新兴国家体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重要分量与建设性作用。此外,中俄印(度)战略对话印(度)巴(西)南(非)对话论坛等三边机制也持续扎实推进,议题涵盖全球政治、经济、安全各个层面,成为新兴大国间协调合作、展现影响的重要着力点。
  另一方面,以新兴经济体为主干的各类地区合作机制成为推动当前区域一体化的新引擎。
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等国积极致力于东盟组织机制建设,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用一个声音说话的东盟共同体2015年如期建成已是大势所趋。
3匹空调一小时多少度电  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拉开大幕。这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经济区,拥有19亿消费人口,拉动了整个亚太经济圈,已是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第一增长点。
  在南美,经过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的大力推动,南方共同市场议会和南方银行相继成立,《南美国家能源协定》和南美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组织目前也在商讨签订之中,拉美区域合作机制正在持续扩展深化。
  此外,中东国家沙特也积极推进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朝纵深方向发展,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和巴林等420096月签署货币联盟协定,2010年底提出构建关税联盟机制,并拟在2013年建立货币联盟和统一货币。
  改写世界权力版图
  世界权力版图的东升西降可能是近十年来国际政治中最为深刻的特征之一,这一趋势正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催化下空前提速。伴随着软、硬实力的提升,新兴经济体对西方主导国际体系、垄断国际话语、掌控国际大局形成了全方位的制约与挑战。
  首先,新兴经济体崛起推动了现有国际体制机制的变革调整。已举行五届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代替八国集团成为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的主平台,地位更加凸显。它们不仅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认同,也充分彰显出自身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力与意愿。
  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历经波折终在2010年取得突破,前者同意发达国家向新兴大国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重,使整个发展中国家投票权重升至47.19%;后者确定在2012年前向包括新兴国家等在内的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
  在安理会改革中,增加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席位已成共识,面对新一轮的政府间谈判,印度、巴西、南非入常的前景值得期待。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已经从根本上扭转了其一贯的西方批评非西方的局面。在2010年联大有关人权问题的投票中,欧美立场所获支持率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70%降至不到35%,与中俄两国69%的支持率形成鲜明对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