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
李希霍芬的故事
李希霍芬是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近代早期中国地学研究专家。1833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上西里西亚卡尔斯鲁赫(今属波兰)。1856年毕业于柏林大学。曾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波恩大学地质学教授、莱比锡大学地理学教授等。1905年10月6日在柏林逝世。
李希霍芬早年曾研究蒂罗尔和阿尔卑斯山脉地质,成功地建立了南蒂罗尔的三叠系层序。他对喀尔巴阡山、多洛米蒂山和特兰西瓦尼亚区域地质的研究也卓有成效。1860年,他作为地质学家,应邀随同德国经济使团去远东,访问了锡兰(今斯里兰卡)、日本、台湾、西里伯斯、爪哇、菲律宾,并从曼谷旅行到缅甸的毛淡棉。1863年—186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进行地质调查,发现了金矿。
李希霍芬1868年9月到中国进行地质地理考察,直至1872年5月,将近4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14个省区)。回国之后,从1877年开始,他先后写出并发表了五卷并带有附图的《中
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这套巨著是他4年考察的丰富实际资料研究的结晶,对当时及以后的地学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他在《中国》第1卷里,以专门的章节论述了中国的黄土,最早提出了中国黄土的“风成论”。他也采集了大量各门类化石,收集了很多各时代地层资料。德国古生物学家弗莱希、施瓦格、凯塞尔等对李希霍芬所采化石的研究论文也发表在《中国》各卷中。李希霍芬在辽宁、山东、山西和河北北部建立了3条系统剖面。他首先提出了“五台系”和“震旦系”等地层术语。
他对中国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构造变形有开创性的研究。他在山东、北京西山、大青山、五台山等地发现了许多褶曲和正断层,在泰岭发现了逆掩构造,在《中国》第2卷中的“中国北方构造图”上,他画了一条被称为“兴安线”的推断构造线,从兴安岭经太行山,一直达到宜昌附近。他还提出了中国北方有一个古老的“震旦块”,是一个具时间关系的地质构造单元。唐三的魂环
积碳清洗 他在《中国》第2、3卷中,将中国各地火成岩作为地层剖面中的一部分加以描述,如辽东古老的高丽花岗岩,秦岭天台山志留纪花岗岩,南京山地花岗岩、安山岩和玄武岩等。
近代早期来华考察的地学家中,经历时间之长、搜集资料之丰富、发表著作分量之大,李希霍芬是极为突出的。他为中国地质、地理之研究,作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尤其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近代西方地学、甚至整个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他是近代中国和西方国家科学交流的重要先驱,对近代中国地质学、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前景
古代中国人是怎么看天的
古代中国人有三种学派来解释我们的宇宙,第一是盖天说,他们认为天就像一个倒扣的碗,盖着广阔的大地,而大地也像一个反过来的凹盘,所以当我们往南北方向走时,看天上的星星角度会改变。第二是浑天说,浑天说的倡导者张衡他认为地是在中心,而天像一个圆球包围着地。这种想法和古希腊人托勒密的地心说是很类似的。后来张衡还造出浑天仪,使他的想法实践并获得成功。第三是宣夜说,它认为天是无形的,天体不附着在天球上才能以不同的速度来运动,而日月星辰只不过是会发光的气罢了。宣夜说是三种理论中,最没有人相信的。
欧文的故事
2022年春节期间股市休市几天
谢公离别处 英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1804年生于英国兰开郡兰开斯特。1820年从外科医生学徒。1824年赴爱丁堡学医。1825年转至伦敦圣巴塞洛缪医院。他被接纳为英格兰皇家外科医生学会的一员,并被任命为皇家外科医学院博物馆长的助手,负责管理著名解剖学家J·亨特收藏的标本,并开始行医。1831年去巴黎拜访G·居维叶,并研究法国自然博物馆的标本。183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36年任皇家外科医生学会的亨特讲座教授。1837年又任该会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以及皇家协会富勒讲座的比较解剖学及生理学教授。1856年任大英博物学部主任,专心从事研究,并一直致力于发展伦敦南肯辛顿的大英博物馆(博物学部分)。1884年退休时被晋封为巴斯勋位爵士。1892年12月18日在伦敦逝世。
欧文的早期著作有他根据伦敦外科医生学会博物馆所藏比较解剖学生理学系列标本所编写的《分类目录,附说明及图示》(1933),编此目录使他取得了有关比较解剖学的丰富知识。他的《珠光》(1832)这一经典著作更使他在动物学界崭露头角。19世纪40年代早期,他对比较牙齿的结构倾注了大量精力,因为他深知牙齿是身体的最坚固的部分,也是以化石的形式最容易被保存下来的部分。另外,从牙齿可以了解到大量的关于一个动物的食性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材料,1840—1845年他发表了《牙体形态学》,是研究牙体结构的主要著作。1846年,他出版了《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和生理学讲义》,是他在亨特讲
座和富勒讲座期间教材的结晶。
欧文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有巨大的成就。他是最早采集和研究恐龙的主要学者之一,“恐龙”(Dinosaur,意为“可怕的蜥蝎”)一词就是他在1842年创造的。1846年他发表《英国化石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历史》。1849—1854年他又发表了《英国化石爬行动物的历史》。1854年,他在伦敦的水晶宫里复制出供展出的第一批原大的恐龙模型,向广大众普及古生物知识,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他还研究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古生物,第一个描绘了巨大的、已于新近灭绝的新西兰恐鸟。1866—1868年,他出版了经典巨著《论脊椎动物解剖学》。
欧文在19世纪大部分年代是居维叶真正的继承人。他也同意德国博物学家L·奥肯学派的“生机论”观点,认为进化通过细胞内部的动力而发生。所以,他20多年的同事和好友C·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进化论于1859年问世时,他表示坚决反对。他觉得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太惟理了,完全是偶然机缘的产物,因而不能接受。他甚至发展到写匿名文章(爱丁堡评论,1860)攻击达尔文,并亲自指使威尔伯福斯主教去和达尔文的主要辩护者T·赫胥黎论战。当达尔文的论著在科学界被普遍承认时,他的态度也有所改变,承认达尔文论据的精确性。但并不能根本扭转他否定达尔文学说的立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