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
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
国家规定元宵节放假吗一、先天不足。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革命党人并未掌握政权,北洋军 阀的头子-袁世凯掌握了政权。1916 年袁世凯死了以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的时代,真是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好不容易到了 1928 年 12 月 29 日-东北易帜, ” 国民党取得了全 国政权,但也只是名义上而已。1929 年 3 月,桂系反蒋;1929 年 5 月,冯玉祥反蒋;1930 年 2 月,冯玉祥和阎锡山共同反蒋;1931 年 6 月,两广军阀共同反蒋;1933 年 11 月,十九 路军反蒋。虽然所有的叛乱都让蒋介石镇压下去了,但也大大削弱了蒋介石的力量。同时, 国民党中央政府与各地军阀的混战也为红军的成长和壮大创造了时间。 后来, 虽然不再有军 阀明目张胆的反蒋。但是,各地军阀依然与国民党中央同床异梦。红军长征时广东军阀陈济 棠给红军让道,抗日战争时期 50 万地方军投降日本当伪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军为了保存 实力而“出工不出力”以及后期的纷纷投诚,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国民党政权的先天不 足。
二、不顾民生。国民党的三民主义讲的是“民族、民权、民生”“平均地权”也是国民 , 党的爸爸-同盟会的主要纲领和口号。 但是, 国民党又是如何做的呢?根据国民政府的统计
静态风景资料,30%的农民完全没有土地,依靠当佃农为生;佃户要交纳 50%至 70%的地租,如此 高的地租和其他苛捐杂税使上亿农民处于赤贫状态;全国投资资本 70%流向政府,从而流 出了工商企业,私营企业为了获得商业贷款,要支付 18%至 20%的年利率,如此高的利率 使绝大多数工业无法支付,因而工业活动转向商业投机;政府开支主要用于军费,用于经济 发展的比例很小,例如:1934 年至 1936 年政府开支总额只有 4%用于经济发展,而如此微 薄的资金也浪费严重; 严重而持久的通货膨胀更使得人民的生活日益贫困, 1937 年至 1945 在 年的 8 年里,平均价格指数从 1 上升到 2491,而后来的的内战时期,物价更如脱缰之野马 无法控制, 以至于 1948 年时民众购物时是拿着成袋的钞票; 政府对于民众的疾苦极其冷漠, 以 1942 年至 1943 年发生在河南的饥荒为例, 这场饥荒导致两三百万人非正常死亡, 三百万 人逃荒到外省。与此同时,国民党却依然在河南强征粮食。
三、专制独裁。国民党口口声声要实行民权主义,立宪民主,给人民以权利。但是,纵 其统治大陆的 21 年时间,从来也没有实现民主。抗战之前,国民党囚禁七君子,暗杀杨 杏佛等民主人士,宣扬法西斯主义,宣扬“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领袖” 。抗战以后, 又暗杀李公仆等民主人士, 暗杀闻一多等知名学者, 拒绝建立联合政府, 拒绝承认共 产..
教师节贺卡怎么做简单又漂亮
党 和民盟在行政院中行使否决权。进而挑起内战,解散民盟。
  四、贪污腐化。以抗战胜利以后的接收为例: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文官和军官控制了 日本人和汉奸的财产。 这些财产本应还给战时随国民政府撤退至西南地区的原主或依据官方 程序移交新主。 但是, 接受成了官员之间的你争我夺。 他们所关心的是五子登科: 即条子 (指 金条) 、车子、房子、女子和票子。同时,工商业者战时随政府迁往西南而蒙受了巨大损失, 此时本应从接收日伪企业中得到补偿。但是,政府并不理会这些政治责任,而是让官员去接 收被占区的工业财产。 官员大多不懂企业管理, 因此卖机器和工厂往往比让它运转更为有利 可图。日本投降后的一年多,从日伪手中接收的 2411 家工厂,只有 852 个恢复了生产。这 加剧了工业萧条。
五、领导无方。蒋介石在玩弄权术方面确实是高手,但在打天下和治天下方面却都是庸 才。当然,做为领导,即使你自身没有太大才能,如果你善于任用贤才也没关系。他老人家 偏偏喜欢大权独揽,任人唯亲。前后两任财政部长-宋子文和孔祥熙都是蒋介石的亲属,他 们的经济政策导致国内经济状况持续恶化。在军事上,蒋介石用人的才能比差多了。 所用四大野战军的指挥者: 一野彭德怀、 二野、 三野粟裕、 四野燃烧电视剧简介
林彪, 是共 产.. 党当时最为优秀的 4 位军事家。其中的粟裕资历很浅。但破格提拔。1947 年 1 月, 粟裕升任华野副司令员,就电告司令员陈毅: “具体作战由粟裕同志负责。 ”后来索性 让陈毅去中野, 以便粟裕更好的行使指挥权。 反观蒋介石, 他手下也有两个非常能干的将领: 胡琏和陈明仁。胡琏 1944 年就已经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18 军军长。在解放战争与华野 和中野的多次交锋中,或胜或平,保持不败记录,就是这样一位国军中难得的人才,在 1948 年以 18 军为基础组建 12 兵团时, 居然没有被任命为兵团司令, 只当了副司令。 他一气之下, 回家探亲。 12 兵团被中野和华野团团围住时, 当 蒋介石才想起用胡琏, 把他空投到 12 兵团, 但此时无论多么优秀的将领也没有办法了。 陈明仁在三战四平时, 以区区两万军队抵挡东野 主力进攻一个月居然没有失守,最后由于援兵赶到,迫使东野不得不退出战斗。这样的军事 才能在国民党将领中可以说凤毛麟角,但是,他却很快就被撤职。国军在战火纷飞之时如此 撤换大将,蠢哉蠢哉!
六、组织涣散。国民党内鱼龙混杂,大批军阀、贪官、恶霸、土豪、劣绅甚至黑社会人 员混入党内,严重损害了其形象。 
七、派系林立,互相倾轧。国民党内有 CC 系、政学系、复兴社、桂系、改组派、宋子 文
系、孔祥熙系、何应钦系、孙科系等。各派之间争权夺利,正如复兴社领导人之一刘建 所说: “任何(派系)斗争都不是由政策分歧引起的斗争,而是为了饭碗的斗争。
八、忽视青年工作。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外有强敌,内战不止, 民生凋敝,贪腐横行。进步青年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是很高的。但是,国民党一直拒绝青年 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直到 1938 年才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1947 年又与国民党合并。反观共 产.. 党,从 1921 年建党时就开始组建青年团,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组织,因而吸引了大批 进步青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共 产.. 党吸引了青年,也就掌握了国家的未来。  九、军事指挥不力。蒋介石不善军事指挥, 却又擅权专断, 一意孤行, 不听从好的建议。 因而国军的最终决策往往都是最愚蠢的决策。比如:辽沈战役时东野围攻锦州,当时廖耀湘 建议进军营口,因为东野在辽南并无多少部队,而且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正在辽中, 一天就可以到达营口。如果蒋采用了廖耀湘的建议,不仅廖耀湘兵团的 11 万国民党精锐部 队可以从东北撤出,沈阳的 10 多万地方军也可以大部撤出。但老蒋执意要廖兵团直接去解 锦州之围。廖耀湘与林彪在东北打了三年仗,深知林彪最喜欢围城打援。而且自己手中只有 11 万军队,林彪在锦州有 70 万大军。廖耀湘自然不敢进军过快。等到锦州被攻破,廖耀湘 立即向蒋介石发报, 要求撤向营口。 蒋介石却依然要求廖用 11 万军队
欣赏自己作文去打林彪的 70 万大军。 4 天以后,才同意廖兵团撤退。但为时已晚,东野大军已经包围了廖兵团。
十、情报工作不力:国民党往往是凭借裙带关系发展成员,而缺乏严格的审查制度。这 就使得大批共 产.. 党谍报人员进入了国民党核心部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国防部第三 厅(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国民党中央党部速记员沈安娜、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的秘书 熊向晖、保定绥靖公署少将处长谢士炎、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的秘书、徐州剿总的卫士长都 是共 产.. 党谍报人员, 如此众多的核心部门被共 产.. 党谍报人员渗透, 国民党如何保密? UF e Z@ \ 总之,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尽失民心,焉能不败?
国民党失败原因分析:
(一)与共产党对比:
1、力量对比:可以随着战争进程发生剧烈变化。
2、士气民心:解放军打仗神勇,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3、政权性质: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压迫镇压人民,对外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是 旧社会三座大山的总代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4、将帅素质:国民党指挥失当,懂军事。
一、政治反动说: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利益,背叛了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长期进行反共内战与人民为敌。
二、经济崩溃说:认为财政经济的总崩溃导致南京政权的败亡,提出经济崩溃说:抗战 胜利后, 国统区的经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 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而陷入 严重危机,币制改革使经济加速崩溃。财政经济的总崩溃,既推动国统区民众起而为生存斗 争,也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的激化和军事与政治的危机,导致南京政权败亡。
三、 未来得及制度创新终至合法性危机说: 把中国放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现代化进程 的大背景下考察, 提出未来得及制度创新终至合法性危机说: 中国是在庞大的人口压力和自 然资源的相对短缺、 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 政治衰败和国家四分五裂的背景下开始现代化起 步的。 南京政权面临来自外国列强、 地方势力和民间社会三方面挑战, 来不及实
现制度创新, 厉行政治、 经济、 农村等各方面改革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愿望和要求, 只得向专制体制回归; 于是丧失现代化导向,不但无法化解抗战胜利后的参与爆炸危机,反而发生合法性危机,最 终被以中共为代表的自下而上兴起的革命力量击败。 南京政府对社会的抽取超过了社会可资 抽取资源的限度,引发社会对抗;政府在集权的同时不向社会尽提供公共物品的义务,也无 力通过制度创新完成变革,结果丧失政治转型的历史机遇,失去合法性基础。
四、全能主义政治推行失败说。学者们把视角上溯至清末,指出从传统官僚帝制到现代 中央集权科层制之间必须经过集权(传统)——分权——集权(现代)的过程,才能实现现 代化的启动。民国以来至 30 年代的权力分散和政治无序,诱发了全能主义政治的产生。但 国民党的全能主义政治在权力凝聚与分散两个层面都犯了错误。 政府偏重从地方收缴权力而 不注重决策的分层化,造成在中央能够控制的权力网络,决策过分集中于行政中枢,特别是 蒋介石个人,权力运作中人治传统更起作用,制度化水平低下。国民党在本应分权的社会层 面却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 并对地方势力施行削弱和消灭政策。 结果是被剥夺殆尽的民间社 会丧失了推进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愈演愈烈的暗斗明争贯穿南京政权之 始终,削弱其统治。于是全能主义政治走向全面衰败,出现改朝换代的革
命。
五、腐败说。、国民党既不能实现向现代法理型政党的结构转变,又丧失了革命党必须 具备的基本要素, 在意识形态内聚功能减弱、 组织结构涣散和政治无内部制衡与外在监督的 情形下,逐渐趋向腐败。表现为贪污腐败、组织涣散、派系争斗的政治腐败是国民党统治垮 台的根本原因。 蒋介石的观点认为国民党军队腐败根源于党的腐败, 推论出国民党腐败是该 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 国民党的腐败与抗战胜利后的劫收结合起来, 劫收是南京政权失败 的原因。国民党政权腐败的政治根源有三:一是清党和向旧军阀势力妥协,使该党的性质发 生根本变化,丧失革命精神和活力;二是删除三民主义中的革命成份,失去抗御腐败的思想 武器;三是国民党政权的政治体制在设计和程序上的弊端,使其缺乏应有的制衡机制,基层 组织涣散。
六、私有制说。认为南京政权失败Windows8.1升级Windows10原因在于所依靠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及其意识形态,这 决定了他们为满足私利必然损害和牺牲人民利益,必然失去人心,走向败亡。
七、失去农村(民)说。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迅速崩溃,农村问题、特别是农民的 土地问题未解决具有决定意义。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
土地问题。 而南京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其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解决农 民的土地问题。 科举制度的废除造成农村精英向城市的单向流动, 豪强恶霸逐渐占据底层权 力中心,乡村阶级冲突加剧。到南京政权统治时期,政府穷于应付各方面挑战,对农村底层 的控制更加微弱,政府职能在农村基本只体现为征粮、征赋、征丁,加剧了与农民的紧张关 系。 渴望土地的农民在共产党的土改措施下被大规模动员起来, 成为改朝换代最强大的社会 资源。
八、综合因素说: 1. (1)南京政权缺乏统治基础。1927 年后国民党失去了工农的支持;作为该政权社会基 础的土豪劣绅又不能同其真正合作; 民族资产阶级在、 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吞并下逐 渐与南京政权分手;军队也因清党而失控,素质低下、纪律败坏,不堪依靠;从而失去建立 一个国家的起码条件。(2)尽管国民党建立起一个现代形式的政权,但派系纷争、贪污腐败、 行政效率低下与该政权相始终,统治机器一直不能正常运转。(3)地方割据势力始终作为一 支强大的异己力量存在,使南京政权的统治受到严重削弱;解放战争时期,占军队多数的地 方军队的瓦解,是直接促其军事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地方实力派与中央的长期对抗,“割 据分权行为破坏了国民党政权的政令军令统一”,是南京政权覆亡的必然性因素之一。南京 政权本应施行民主政治以整合地方力量, 实际却是对地方势
力施行削弱和消灭, 引起对方如 法对抗,损其统治,促其崩溃。党政权遭到全方位重创,加之共产党的有力竞争,该政权崩 溃的步伐大大加快。(4)南京政权处在中国由传统到现代、由乱到治的转型时期。社会动荡 不定、战乱频仍;人口迁徙极为频繁,人口过剩的巨大包袱伴随政权始终;政府未能在不同 的利益集团间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和财富, 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 导致整个社会陷于恶性循 环的混乱中。对外,南京政权还要时时应付来自列强的严峻挑战。在国内外诸方面、多种压 力下, 加速了该政权的崩溃。 南京政权覆灭是由许多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政权的阶级属性、社会基础、政治行为模式、政党及军队状况是其崩溃的必然性因素。 抗日战争、政治民主化的败露与内战的挑起是其失败的两个偶然性因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