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的组词13
海外文摘
万圣节短信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
2020年第1期
总第786期No.1,2020
Total of 786鲁迅先生历来关注女性命运,尤其是下层贫苦女性的命运,这也体现在他积极利用文学创作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特别是残害妇女的本质,希望以此为妇女解放做出贡献。
1 鲁迅小说中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展现
《彷徨》和《呐喊》中较为典型的女性人物有爱姑、祥林嫂、单四嫂和子君。而这四位女性形象按照其共性又可以大致分为两类:“逆来顺受”型和“敢于反抗”型。《祝福》中的祥林嫂和《明天》中的单四嫂子仔细分析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她们都是农村底层的丧夫妇女,作为寡妇本就生活艰难却又都经历了丧子的致命打击,她们始终逆来顺受最后都命运悲惨。单四嫂子本来是有奔头的,她依靠双手来纺织棉纱,养活自己和宝儿就是她的使命,每天过得虽然清贫但也有盼头有甜头。“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
推进项目建设寸寸有意思,寸寸都活着”,可见一斑。但世事无常,不久儿子宝儿生病病死了,死的不仅仅是宝儿,从前的单四嫂子也一起“死了”,于她而言人生的所有希望都没有了,她再也没有了生活重心,接连丧夫失子,过上了没有血肉的生活。她总能感到一件异样的事——这屋子忽然太静了。这屋子又静又空没有生气,有的,只是她心中无尽的悲与苦。
与单四嫂子有所不同的是,祥林嫂是一步一步“死了”的。祥林嫂初到鲁四老爷家的时候“两颊还是红的”,她踏实肯干,也被东家肯定,继而“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好景不长,祥林嫂被婆家抓回去改了嫁,第二任丈夫死后,祥林嫂再次成为寡妇,
她的孩子也被狼吃了,她再次来到鲁家做工,东家也对其不时流露出嫌弃之情,她的“脸颊上已经消失了血”,渐渐地“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仿佛是木刻似的”。随着祥林嫂的幸逐渐消散殆尽,她的生命也走向了完结。
《离婚》中的爱姑和《伤逝》中的子君则是有极强反抗意识的女性。爱姑也为农村女子,与祥林嫂、单四嫂子相比,爱姑更具有反抗精神,她敢于向侵害自己的势力做反抗作斗争,但遗憾的是她的反抗意识是自发的、蒙昧的,她离婚的事情闹了三年,夫家要“休”掉她,她说:“要撇掉我,是不行的。七大人也好,八大人也好,我总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如此勇敢可敬的女子,面对夫家请出调停的有权势的七大人,面对根深蒂固封建势力,最终还是失败了。
子君则是有一定文化,接触过新思想的城市女子。她曾说过“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般铿锵有力的话语,她敢于和家庭势力决裂,自由勇敢而又无畏的与涓生在一起,她选择了自己的人生,但最终失败了,败给了社会的礼教网罗,败给了父亲的冷若冰霜,败给了爱人的自私自利。
鲁迅作品下的几位女性可谓殊途同归,不管抗争与否,最终还是要面对悲惨的结局,接受自己被吃人者所吃的命运。鲁迅笔下女性人物形象的悲剧也恰恰揭露了旧时社会中女性生存环境的艰难残酷。
2 鲁迅对女性解放所做的努力
耶稣电影鲁迅先生作为“五四”启蒙先驱者,为女性而呼号呐喊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为女性寻求解放的道路。他通过对如祥林嫂、爱姑为代表的封建旧式女性和以子君为首的思想进步女性的悲惨命运进行思考,试图
开学第一课怎么上怎么在淘宝上开店啊鲁迅小说中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解读
——以《呐喊》和《彷徨》为例
冯宇
(汕头大学,广东汕头 515063)
摘要:鲁迅作为"“五四”"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先驱者,用笔教化国人。鲁迅对女性命运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致力于促进女性意识觉醒进而号召女性解放。本文以鲁迅小说创作的男性视角为切入点,分析鲁迅小说《呐喊》和《彷徨》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进一步分析鲁迅致力于女性解放所做的努力,并客观反映鲁迅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现象。关键词:鲁迅小说;女性形象;女性悲剧中图分类号:I210.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1-0013-02
课题来源:“鲁迅视角下的女性形象解读”课题组 。作者简介:冯宇(1996—),女,山东潍坊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