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维码支付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开始与网络相关联。网络购物,方兴未艾,国内市场,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狼烟四起。移动互联网与银行支付结算进一步融合,并不断发展壮大,人们支付手段的不断创新,二维码支付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逐步成为人们社会支付的主要方式,现金支付接近绝迹。
二维码支付是一种基于账户体系搭起来的新一代无线支付方案,在该方案下,商家可把账号、商品价格等交易信息汇编成一个二维码,并印刷在各种报纸、杂志、广告、图书等载体上发布,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拍二维码或商家使用电子支付工具扫描用户的付款码,便可实现与商家账户的支付结算。因其技术成熟、使用方便、成本低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各领域。随着淘宝、腾讯、拼多多等巨头的推广和应用,人们对其感知也越来越深。可以说,现在,我们大到转账,中到买衣购物,小到乘公交、买馒头,付款方式几乎都是扫描二维码支付,我们的生活已经实现了“手机在手、天下我有”的目标了。二维码支付是电子商务企业将业务从线上到线下的一种支付创新,是收单、结算、供应链融资等金融增值服务的一种延伸,它简化了交易过程,提高了支付效率,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未来,二维码的应用也必将多元化,国际化。毋庸置疑,在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支付风险和隐患。
举个例子,妻在一次网购中,与店主交谈时,对方提出:只要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商品,就可以得到150元现金的返利。妻没多想,按店主的要求,扫了扫店方的一个二维码,随后弹出了一个链接,点击进入后,不大一会儿,一个手机软件就在妻的手机上安装完毕了。之后,就在妻准备和店主谈返利的事时,却发
现对方已经下线,怎么也联系不到了。而接下来的几天里,妻的手机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异常。直到5日后,在查看网银时,却发现卡上1万多元钱不翼而飞了!妻抓紧报了警,经过警方的核实,妻银行卡上的钱被人分几次,转到了外省的一个银行账户上,并已被提现,虽报警,至今未破案。
梁平县邮编析其原因,固然与妻子的防范意识差有直接联系,但二维码支付本身存在的风险与隐患,才是她被骗的根本原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二维码支付还是存在很多风险和隐患的,需要我们睁大眼睛,认真防范。那么,在支付二维码支付过程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呢?
一、二维码支付存在哪些风险和隐患
虽然以支付宝、、手机银行为代表的二维码移动支付为大众提供了方便高效的支付体验,但二维码支付平台自身的安全技术存在着诸多漏洞以及木马、钓鱼网站等网络安全问题,从而导致存在以下风险:
(一)软硬件风险
软件风险主要是支付程序在运用过程中引发的风险。虽然在研发过程中会经过程序员无数次的测试,但任何一款软件都不可能做到零风险,无法覆盖实现中发生的所有情况。例如京东618的零点,同一时间使用支付系统的用户达到数据库承载能力的上限时,便出现数据库崩溃的情况,无法进行操作。因此经常对程序的更新才能更好地降低软件风险。
硬件风险是由硬件设施引起的,相关企业在向市场推广二维码支付系统时,采用的设备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业务量,比如处理机运行速度变慢,系统存储能力不足等都会对业务发展造成影响。另外硬件的突发情况也是难以预测的,硬盘任何一个重要部位出现损坏都可能会导致整个支付系统暂停运营,短时间内又是
无法恢复的,因此维护硬件正常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二)套现、风险
二维码支付是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缺少资金流向真实性的监管,容易造成资金套现。以日常支付为例,商户和客户之间在没有真实交易的情况下,客户通过手机扫描商家的二维码,输入将要套现的金额,选择信用卡进行支付。随后,商家会将现金交于客户,从而达到套取现金的目的,也规避了现实生活中商户传统POS机受银行的监管。
heartbeats歌词
二维码支付的资金也经常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具有匿名性和隐蔽性,轻松绕开银行反的监测,用小额批量转账,使钱进入到对方的支付平台账户,再通过提现的方式把钱打到各张银行卡中,从而达到,行贿,,转移赃款等目的,严重扰乱了金融管理秩序,从而直接危害到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三)环节多、维权难的风险
二维码犯罪隐蔽性强、传染性快,但电子证据获存困难,相关规定不健全,维权成本高。制作和发布的实施主体和责任承担主体难以明确锁定,增加了诉讼的不确定因素。
一位网络安全从业人员称,近年来涉及二维码的案件很多,其中包括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盗刷等。对于像二维码这样的新兴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还未出台较为有效的规章和监管机制。由此可见,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想要维护自身的权益难度确实挺大。
(四)日常支付风险
1、二维码可视化风险:不法分子易通过手机病毒的方式截屏盗取或欺骗获
取用户付款码,或四处张贴伪造商户的收款码,非法获取资金。朋友圈曾流行过一个段子:有个小偷悄悄把超市打印出来的支付二维码换成自己的,每天在家坐等收钱,过了很长时间才被店主发现。虽
我的一天作文600字初一然这只是笑谈,但背后透露的风险却让人心惊:通过小小的二维码,违法犯罪分子就能把手伸进你的钱包,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偷走你的钱。
就我国目前来说,二维码支付在交易过程中缺乏一种能够评估和鉴别二维码信息来保护消费者安全的机制。而且每一张二维码图像外观技术相似,光凭着肉眼根本无法正确辨认出二维码的真假。
2、携带恶意代码的风险:通常而言二维码链接是正常的,是直接和商家的存款相连接的,但是,二维码不仅可用于支付,也可用于储存恶意程序代码、非法链接等内容,真伪难以直观区分。
例如,家住湖北武汉的王先生曾在地铁口看到扫二维码送湿巾的广告,手机扫描后自动跳转到一个软件下载页面并开始下载。当晚他的手机突然收到银行短信,称有一笔近4000元的支出。事后查明,当天所扫的二维码带有恶意扣费病毒。王先生就是光想着扫码方便,根本没意识到二维码本身也可能携带木马病毒、钓鱼软件。
3、信息单向交互的风险。二维码支付的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二维码支付也是一个验证的过程,由于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那么验证的过程同样也是单向的。在平时的二维码支付中,常常只能实现发行方或接收方的单向验证,一旦不法分子劫持客户与商户之间、商户与后台之间的通信网络,截获并恶意修修订单等交易信息,就很易造成用户资金损失。火炬之光2局域网联机
4、扫码设备安全强度低:市面上许多支付的设备是非常廉价的,
这是由于二维码支付对识别设备要求低。这些设备一般无加密、防拆机等安全功能,容易被不法分子侵入。许多不法分子利用暴力或者一些恶意软件破坏这些扫码设备,导致扫描的风险迟迟不能降低。尽管未来市面上的扫码设备安全性会越来越强,但如何处理现存扫码社会依旧是一个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二、二维码支付为何会存在安全隐患
二维码产业涉及码制技术、编码、通讯硬件、码生成和打印设备、读取和解析设备、二维码大数据等领域。因此,二维码的支付过程看似很简单,但其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其支付过程分为2个阶段,即支付指令的生成和处理。
指令处理阶段与传统的银行卡、普通互联网支付的流程基本相同,没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指令生成阶段的二维码生成和识别环节却是二维码支付过程中比较集中的风险点。其中,技术问题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
厦门八市>魔兽世界世界boss据报道,“二维码的码制有国家标准,目前我们使用的QR码是国际标准,也是我国的国家标准。技术上虽然已经有了国家标准,但二维码在应用上还没有相应的规范。公开的二维码无人监管,且支付前的二维码管理缺失,而监管缺位的原因在于缺少技术手段。”
总之,二维码支付之所以存在安全隐患,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技术问题,在二维码的应用上没有相应的规范,缺少技术手段加以监管;其次是消费者对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二维码支付防范措施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防范二维码支付的的各种风险,政府、行业和消费者三方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立法政策监督、加强风控、提高安全意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