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优秀网格员事迹 [农村工作人员先进事迹,各岗位11篇]
灰空间歌词
2020年优秀网格员事迹 [农村工作人员先进事迹,各岗位11篇]
农村工作人员先进事迹 各岗位 11 篇
    村保洁员先进事迹材料优秀优秀范文在白村,一提到,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她孝敬婆婆的事迹尽人皆知,她的家庭干净整洁被人称道,她在村担任保洁员尽职尽责。
缉魂结局什么意思
    今年54岁,是石家的长儿媳。的婆婆郭大善,现年82岁,早年丧夫,独自把五个儿子拉扯大。嫁到石家后,非常同情婆婆的遭遇,她说,我婆婆是个命苦的人,我以后就算自己累点苦点也要让婆婆过上好日子。家里十几亩地,那时没有机械,农活很繁重,但没有怨言,家里的重活累活她全包了,外面种地拔草,家里洗衣做饭,还要照顾四个年幼的弟弟。的到来顿时减轻了婆婆的负担,老人,逢人便说: 我虽然没有女儿,但我儿媳却比女儿还知道疼我,这是上天照顾我,给了我这样一个好儿媳。
    年复一年,四个弟弟相继结婚成家,老人在五个儿子家轮流过日子。几年前,老人突发脑梗,虽经,但最终还是瘫痪不起,一直卧床至今。这样,照顾老人的事一下子成了石家的大事情。经过石家五兄弟商量,老人还是像以前一样由五家轮流照顾。,做为长儿媳,为
了能够照顾好婆婆,她毅然决然地辞掉了能够贴补家用的工作。每次轮到她家时,她都会换着花样地给婆婆做好吃的,然后再像喂婴儿一样一小口小口地喂到婆婆嘴里。瘫痪的人最容易长褥疮,就定时定点地为婆婆擦拭身体。在的影响下,她弟弟弟媳也非常的孝顺。日复一日,夫妇及其弟弟弟媳始终用孝心守护着母亲,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生活。都说 久病床前无孝子 ,可在身上却不是这样。几年如一日,每天端饭端水,倒屎倒尿,全身心守在婆婆身旁,精心呵护。丈夫每天安心上班,家里有让他放一百个心,下班回来,他总是尽力帮妻子做事,两个人配合默契,家里其乐融融。
    婆婆的卧室更是井井有条。物品摆放整齐,老人服用的药物伸手可及,衣物更是干净整洁。婆婆自从瘫痪后,就变得爱发脾气,每当这时,就像宠着孩子一样宠着婆婆。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尊老爱老,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为每个人都会老,我们要为下一代儿女树立好尊老爱老的榜样。 现在她的儿子也结婚了,在她长期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和媳妇也懂得了孝老敬老的道理,有好吃好用的都先让奶奶享用。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为了补贴家用又不耽误照顾家庭,当上了村里的保洁员,她工作认真,每天五六点起来清扫自己负责的街道,总是打扫的很干净,有的保洁员偷懒不经常清扫,她不攀不比,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赢得了村民的称赞。
    用孝道经营了家庭的幸福温馨,用责任诠释了工作的含义,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周围的妇女妹。
    2020 年度农村先进事迹材料大全各岗位 [2]
    优秀村支部书记个人事迹材料优秀优秀范文,男,现年 54 岁,1990 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 年*月从学校民办教师到村委会任会计,1994 年*月任村委会主任副书记,1995 年*月至今任村支部书记。任职以来,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尽心尽力为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众的理解和支持;两委班子团结实干,村庄经济和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众路线。他个人20**年被县委授予 优秀共产党员 称号,20**年被市委授予 优秀共产党员 荣誉称号被县委授予 双强村支部书记 称号,20**年被县委授予 优秀共产党员 称号,20**年被县委授予 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 称号。20**年,该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 优秀党支部 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乡党委授予 五好党支部 称号。
    抓班子带队伍,夯实基层基础。制定学习计划,组织两委干部及时学习国家颁发的与农村发展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多次带领村两委干部到刘庄耿庄回龙楼村等地区进行参观学习,转变干部思想观念。注重班子团结,村内大小事情,一律进行两委干部表决;所有村
务财务都及时进行公开,农村低保集体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都严格按监督程序进行,即消除了干部间的隔阂,又保证了干部的清廉。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为改善众吃水条件,筹资 5 万元,打了一眼 140 米的深水井,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管道;多方筹集资金,投资 60 余万元,将村内 4000 余米的大小街道进行了硬化;同时,投资***万余元,安置路灯 50 盏,栽种绿化景观树 2000 余棵,修建了健身广场,配备了成套健身器材,还成立了一支 3 人的专业清洁队,对村内道路定时清扫维护,使村内环境得到亮化绿化美化;积极发动众修建沼气池,净化生活环境,全村***户,现有***户众家都建有沼气池,年可节约费用***万元。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征求众意见,结合本村实际,对全村发展结构多次进行调整规划,形成村北 200 亩蔬菜种植区,村南村西170亩规模养殖小区,村东500亩优质小麦的高效农业生产格局。目前,村北 200 亩蔬菜种植区中,100 亩为本村众散种区,另外 100 亩已流转出去,由外来合作社进行规模种植,亩收入达 2 万元;村南 60 亩地的养殖小区,已有20多家养殖专业户入驻养殖小区,户年均收入达***万元;村西北110余亩地是20**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引进
的河南大用肉鸡养殖项目,该项目投资 1***万元,建现代化标准鸡舍 9 座,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 20 余人;其余500 多亩地全部与省农科院签订合同,进行优质小麦繁育的高效农业生产格局,为众增收致富打牢了基础。
    2020 年度农村先进事迹材料大全各岗位 [3]
电工证等级分类
    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优秀优秀范文,男,汉族,1945 年*月出生,乡村人,初中文化程度,1969 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 年*月至今任村党支部书记 38 年。村在的带领下先后荣获省级荣誉 3 次市级荣誉 6 次县级荣誉 8 次,个人在 1994 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20**年至 2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农村 双强 党支部书记。在农村长达三十八年的工作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基层广大众的信任和拥护。
    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带领该村党员干部和众克服一切困难,自力更生,办电打井,修桥铺路,筹建市场,在全县率先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引导全村走上了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截止目前,全村种植大棚蔬菜面积达到 950 亩,
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以上,村内拥有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额 5000 多万元,产品销往全国 20多个大中城市,仅大棚蔬菜生产和市场交易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 11**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辐射带动原延封三县 50 多个行政村大棚蔬菜种植 2 万余亩,成为大棚蔬菜行业的 引路人 。美丽的地方
    一抓基础设施,创良好条件。
    1976 年,村还是一个不足***人的偏僻小村,一条二米宽的土路,高高低低,崎曲不平,人称 三蹦村 ,晴天时车在路上蹦,人在车上蹦,心在肚里蹦,遇到了下雨天,寸步难行。拉平车走,五个人拉不动千斤货物,推自行车没有步行快,大半截路还得扛着自行车。村里没有电,每到晚上,众都在煤油灯下苦熬黑夜,田地里没有一根线,没有一根电线杆。浇麦靠人工水车,遇到了干旱年月,井水干枯,众只有靠天吃饭,粮食亩产量只有 200 来斤。在那个拿工分吃粮食的岁月,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只是梦想着能用上电,家里的生活一切会改变,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年底用上电,让家家户户的灯亮,让田地喝个饱。村两委决定后,马上行动。拍板第二天,他就奔赴郑州,通过关系买到一吨铝线,在那计划经济的年代,一次条子只能买回一吨。这样,他五进省城,饿了
啃玉米面馍,渴了就在街头饮口凉水,困了,就在街头露宿。尽管这样,他的心里还是甜滋滋的,总共买到四吨铝线,离全村的盼望近了。紧接着,又用半月的时间把低压杆全部栽上,三伏暑天,干部众热情高涨,大家的脊背晒得黑油油的,脸晒得黑红。拉线扛线,片刻不闲,浑身有用不完的劲,没有人喊苦嫌累,个个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就这样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全村每一户村民都用上了电,灯亮了,众的心亮了。他们说: 没有咱支书的辛劳,没有支书的带头,还不定猴年马月才用上电呢! 平凡的话语,诠释了党的领导在众心中的地位。
    家里用电解决了,但庄稼地里的还不能灌溉。因为地里虽有动力电,但没有足够的水井,他就再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决定一鼓作气,再打 20 眼机井。那一年,适逢党的政策好,对农村办电打井有倾斜,全村青壮年劳力拉着平车到拉石料,大家自备干粮和水,五天五夜来回一趟。在打井的 30 余天时间,他与打井工人吃住在工地,时刻处理打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到*月底,全村水浇地共打机井 22 眼,村里的粮食再也不靠天吃饭了,第二年,他又托关系买来化肥,配合浇水,当年小麦亩产达 500-600 斤,麦垛堆积如山,产量翻了一番,交公粮任务完成了,众分的粮食多了,集体也有了收入,全村众欢欣鼓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