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山东省新高考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现状与思考
内容摘要 2017年山东省新高考改革,正式实施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明确了综合评价录取是对现行高考统招录取的重要补充。综合评价招生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兼顾高考的教育功能和选拔功能,兼顾科学性与公平性。综合评价是新时期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山东省实施综合评价招生的现状入手,分析综合评价科学选才体系的相关政策措施以及面临的困境,从科学性与公平性角度,给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综合评价招生;新高考;科学选才体系;高等教育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把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作为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打破了将高考成绩作为录取学生唯一依据的录取标准,使高校生源选择标准更加多元。招生制度的改革决定了高校生源的质量和基础,进而决定着高校的特和人才培养质量。
1 山东省新高考改革综合评价招生实施现状
山东省自2016年起试点综合评价招生模式,5年来实施现状如下:
1.1 试点高校名单相对稳定,招生录取规模逐年增加
山东省自2016年起在5所部属高校和5所省属本科高校,开展综合评价招生改革,2017年正式实施新高考改革,明确了综合评价录取是现行高考统招录取的重要补充。
目前山东省实施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山东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综合评价招生高校有10所,其中9所省内,包括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1所省外的浙江大学。第二类,由8所省外高校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自己组织,在山东进行综合评价招生。除了2020年北大、清华不再在山东省综合评价招生外,2016-2020年在山东省实施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名单基本没有变化,
通过分析招生计划,目前综合评价招生的主体是第一类高校,即省内985,、211,外加省属重点高校,涵盖了高分段、中分段考生。2016-2020年,第一类学校招生人数如表1所示:
rotary supercars表1 2016-2020
山东省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人数统计
高校名称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浙江大学15152530山东大学100100100200300中国海洋大学245060604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009090120120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717070130青岛大学100150230200240山东师范大学110150210270330山东科技大学180180180180220青岛科技大学60120130190120山东财经大学60100120260350合计人数
754
1026
1205
1575
1880
表1可以看出,2016-2020年山东省综合评价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说明高校对于综合评价招生的认可度,考生的满意度均不断提升,相信未来综合评价招生的规模会在政策规定范围内继续增加,其作为“现行高考统招录取的重要补充”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1.2 以高校为主体,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实施综合评价招生的过程中,各个高校作为综合评价的主体,除统一报考条件外,每个学校要求的获奖经历不一样,评价标准也逐年提升。各个高校对于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类的奖项要求几乎是标配,至少都是省三等奖及以上,这也符合综合评价招生设立的初衷,即对有一定学科兴趣爱好,且具备突出优势的学生倾斜,层次越高的学校,奖项要求越高;而录取办法上,层次越高的学校,高考成绩所占比例越高,统一为85%,学校考核仅占15%,说明高层次院校对于考生的智力水平、高中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而山东科技大学等省属高校,学校综合考核成绩比重占到30%,即奖项和面试比重高,最终录取结果人为因素较多。
纵观2016-2020年山东省综合评价招生的10所高校,部属高校更尊重高考分数,而省属高校更希望发挥学校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学校考核环节加码,招生人数也更多,综合评价的评价方式趋向多元化。
2 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优势
综合评价招生,考生只有超过高校划定的综招分数线才有资格入围,确保了选拔的最低水准;同时对高考分数以外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查,包括各类奖项和面试等,整个录取过程兼顾了选拔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为试点高校科学、精准选才提供有效途径。
2.1 建立了高考多元录取机制,是对高考统招模式的有效补充
高考统招模式的最大问题是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只有高分数才能进入好高校,实质上它是默认了高分等于高素质,等于高能力,站在高校育人的角度来讲这显然是不够科学的。
综合评价招生模式,通过“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弥补高考统招唯分数论的缺点,评价学生更为全面。综合考生的高考成绩、高中综合素质,再加上高校自行组织的综合考核,可以达到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2.2 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有利于高校 “科学、精准选才”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各高校都有着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在人才选拔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和倾向,比如山东科技大学的测绘工程、采矿工程,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
新高考改革高中自由选科,高考录取过程按专业投档,进入高校不同专业的生源的知识结构将出现巨大差异。高校根据自身专业特及对生源需求,多个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选拔出更符合自身人次培养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提高了招生的精准性,获得更为优秀的生源。
文/郭承鑫
233
【参考文献】
[1] 程龙.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招生“硬挂钩”的困境及其突围[J].中国教育学刊,2017(7):19-23.
[2] 赵晓霞,杜阳.关于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的反思[J].现代大学教育期刊,2019(4):97-103.
[3] 边新灿.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改革的发展历程、模式和价值取向兼与自主招生的比较[J]. 中国考试,2016(8):14.
[4] 马天威.高校综合评价录取的衔接:从生源竞争到科学选才[J].现代教育管理,2018(12).
[5] 刘志林,张惠.高考新政背景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诉求和反思[J].教育探索,2018(3):33-35.
[作者简介:郭承鑫(1987--),男,汉族,山东省烟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烟台理工学院,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界面黑怎么还原2.3 有效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
高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考大学做准备,我国有着依靠上大学来改变命运的传统文化观念,这就导致升学率成为评价一个高中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高校招生评价方法,引导着高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教学方向。
八一建军节活动方案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需要接受社会工作的检验,而社会工作评价人才的标准诸如创新能力、领导能力、责任心等均不能通过高考统招模式体现出来。高考统招的唯分数论,生源的“高分低能”也间接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困难。
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相比高考统招,既保证了高考招生的社会民生属性,又能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和细致的考核,倒逼高中学校改进教学方式与任务,有利于高校录取适合自身的生源。利于高考招取从优胜劣汰的单项竞争转变成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选才,从评价与选拔机制上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
3 山东省综合评价招生面临的困境与难点
科学选才和公平选才是贯穿中国数十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两条主线。山东省综合评价招生模式试点五年来,虽取得一系列实践成效,但还存在着不完善之处。
3.1 如何科学选才是综合评价招生录取面临的首要难题
oil缺乏科学性的招生制度无疑是毫无意义的,综合评价招生过程中高校“笔试+面试”的自主测试环节的科学性问题需要评价指标和招生队伍两方面保障。
高校自主测试环节设置在高考结束后、成绩公布前,报名人数多、时间紧、任务重。测试内容与方式
由高校自行决定,每个高校方案不同,一次短时间的面试能否真实反映出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差别,尤其是那些难以在面试中直观呈现的隐性才能和创新潜质,值得思考。高考成绩与综合考核所占比重,每个学校也不一样,很难说综合考核占比30%,比15%的更为科学。更何况测评考官的个人偏好和学科背景是否会影响考生的评分?
象王董事长儿子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综合评价招生改革来说,是一个艰巨且复杂的系统工程。
3.2 能否保证选才过程的公平性,是制约综合评价招生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山东省各试点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计划占当年招生计划数的比重基本不超过10%,这与国家政策规定的不超过30%仍有较大差距,以2020年为例,第一类10所院校综招人数仅1880人,试点五年来招生规模一直比较谨慎的原因,主要是出于选拔的公平性考虑。
考试在各种选拔人才的途径中最为公平,刚性的高考制度,让社会底层精英在社会竞争中有了“公平的立基”。相反,综合评价面试环节相对灵活开放的评价方式缺少刚性标准,容易产生徇私舞弊和权力寻租现象,损害公平,以往保送生和自主招生频频爆出黑幕便印证了这一点。
只有保证了选拔过程的公平性,高考综合评价未来的发展才不会走自主招生的老路。
3.3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高考综合评价招生陷入软挂钩与硬挂钩两难境地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是综合评价招生的重要参考,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与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制度相分离,二者缺乏连贯性。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多采用开放式的定性评价方法,
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而高考招生政策仅将其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并没有与高考招生形成“硬挂钩”,高校则把其名义上作为高考录取的“软参考”,实际录取时基本“不参考”。
4 山东省新高考综合评价招生改革完善路径与建议4.1 以科学性为中心,完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对高校来说招收的应该是“最适合的学生”,判断考生是否适合高校,是非常复杂和专业的教育决策过程,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
这就需要以科学性与权威性为标准,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既不能认为综合评价是非量化的主观评价,也不能过度依赖量化指标。
同时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配套专业的综合评价招生队伍,特别是综合面试环节,面试教师要具备鉴别生源、选拔生源的素质能力,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和测量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做出客观、正确、科学的判断。
4.2 以公平性为根本保障,健全问监督机制与问责制度
高等教育具备准公共产品属性,它是国家和人民的大学;高校招生不仅是为大学选拔人才,更是为国家和社会选拔人才。确保综合评价招生的公平性和公信力是根本保障。
任何不受监督制约的权力都会滋生腐败问题,综合评价招生,一方面要强化高校的自律作用,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还要加强外部监督制约。教育部、省教育厅等高校主管部门需建立专项巡视组,对高校综合测试阶段进行全程监督,引入专业公证机构;高校可以从招生方案的制定、入围资格的审核、笔试面试考核,到录取公示,制定严密、规范的操作规程;重大事项的决策由招生委员会集体决策,实行终身责任制。
4.3 明确高等教育的民生属性,高考统招不可替代
修改mac地址高考招生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而非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山东省可以在试点高校的基础上,积极扩大综合评价招生比例,让更多高校参与到综合评价录取的招生方式中来。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需要建立各级监察部门审核综合评价招生的公平公开性,要在不动摇“高考统招”占绝大部分比例的地位基础上,适时适度开放部分指标参与综合评价录取,在取得社会信任的基础上缓慢推进省内各高校的综合评价录取规模,尽量不影响普通考生利益。
总而言之,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兼利国计与民生,必重科学与公平。综合评价招生模式,能够强化招生评价的科学育人功能,但必须控制在高校评价能力范围之内,先保质、后增量。在我国人才成长路径
没有大的改变、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没有彻底完善之前,高考统招为主、综合评价招生为辅的基本格局也不应有本质上的改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