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变革之道”
新高考改革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变革之道”
[摘要]  新高考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将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本文简述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预期目标、进展情况及新高考改革在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高考改革对高校的招生及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挑战,着重提出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在专业内涵建设、招生宣传方式、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应对策略和“变革之道”。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高校人才培养;变革之道
一、新高考改革综述
何谓新高考改革?2014 年 9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1] ,标志着新高考制度的全面启动,我国高考改革进入新时代。《意见》颁布后,上海、浙江成为当年首批高考改革试点,而北京、山东、海南、天津4 个省份作为第二批试点于 2017 年启动,前两批改革实施的均为“3+3”的高考科目改革。随后,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份,作为第三批改革试点也于2019 年4月发布
本省(市)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2021年实施新高考),这是全国首次启动“3+1+2”模式的高考改革。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相关部署,2022年起,其他暂未启动改革的省份也将一同进入新高考行列。
对于这次高考制度改革,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曾将其称为“1977 年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一次改革”,其中包括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改革招生录取机制等诸多方面,具体内容有取消传统文理科划分、促进文理融合,逐渐取消普通本科招生录取批次、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被取消,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在高校招生中增加综合素质评价、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考生的双向选择机会等等。从总体上来说,新高考改革增加了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性,在满足学生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方面效果明显,同时新高考实施综合评价招生等多元录取方式,有利于高校结合专业特、自身定位科学选才,也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结构调整。
“3+3”或“3+1+2”科目改革是此次高考改革的核心。“3+1+2”科目组合方案,是对以往“3+文综/理综”模式的部分回归,这种回归不是倒退,而是“3+3”方案经过实践检验之后的一
种合理化回归,是8省市不约而同地择善而从[2]。但新高考改革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些许不足,如部分高校担心生源问题对选科要求过于宽泛,甚至不作选科限制;部分考生在选择高考科目时,是根据科目难易程度而非个人兴趣进行选择。这实际上与新高考制度的设计初衷——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相背离。
针对新高考改革(尤其是前三批改革省份)过程中出现的诸如考生功利化选科、物理化学选考学生断崖式下降、直接影响理工农林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等问题,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的通知》(教学厅函〔2021〕27号)正式印发,新《指引》从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行(高校从2024年开始实行),新《指引》对理工农林医学类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标志着新高考改革进入了崭新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传统的高考文理分科模式的一种理性回归,将更有利于高校培养新发展阶段国家所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二、新高考改革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挑战
会昌周田新高考是中国高考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2],新高考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向下决定着高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格局,长期以来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向上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因为基于高考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决定着高校的生源基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方式[3]。随着2017年开始新高考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新高考改革对高校人才培养影响的逐渐凸显,选考科目、招录机制的变化对高校的招生工作、人才培养工作均提出了巨大挑战。
帜的拼音
1.生源差异化程度明显增大
在传统高考文综、理综等考试科目相对固定又是平行志愿录取的框架下,一所高校所录取的学生所处分数段相对集中,无论是横向的知识结构还是纵向的分数分布,都非常接近。相比较传统高考学生,在不同选考科目组合、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方式下,新高考学生知识结构不是传统理科生或文科生的整齐划一,而是具有选择性、极具个性彩。生源之间横向上的知识储备、纵向上的分数间距都明显更加多样化[3]。学生之间差异化程度可能明显放大,各专业间生源竞争出现冷热不均,部分专业可能面临生源不足的窘境;各专业内部生源知识背景结构更趋多元化,即便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招录到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学科特长、专业基础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均衡性;部分考生的知识结构、知识储
备很可能难以全面适应就读专业的需要,势必会加剧高校课堂教学及管理难度,甚至有可能加剧部分考生的厌学现象或提高辍学率[4]。
2.生源学科基础相对薄弱
在新高考改革实施过程中,高校从报考生源数量的立场出发,只有少数一些高水平的大学敢于设置选考科目要求,许多高校尽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清晰,但是选考科目设置随意或不设选考科目要求;从学生选择考试科目的情况看,由于科目之间难易度存在天然差异,许多学生选考科目不是真正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认为高分才是第一选择,趋易避难的功利化选择倾向明显,物理学科选科学生数量明显减少,这在薄弱高中学校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历史、生物、地理选科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学生功利化选科导致学生缺乏系统的学科训练,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学科基础薄弱,这必然会“导致学生的知识基础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生错位,造成生源知识基础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不匹配的状况”[5]。在当前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如果高校学生学科基础薄弱,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因为“文理融合”的改革初衷而导致“不文不理”的局面,势必将影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新高考生源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都将产生长远影响[6]。看一眼下面就湿的说说
3.高端人才难以选拔、综合素质评价信息难以使用等问题
新高考改革启动实施后,改革省份不再分文理科,均采用统一数学卷,统一数学卷要兼顾所有考生的数学学习程度,试卷的难度系数就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要顾及绝大多数考生的得分率,其结果可能会削弱传统理科的难度和区分度,可能会限制某些理科创新性较强的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影响国家通过高考选拔高端拔尖人才。此外,新高考改革推行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强化、培养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兴趣特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以更好地破除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唯分数论”。但从实施情况看,目前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面还相对较小。在量大面广的集中录取环节能否以及如何参考使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是改革走到目前碰到的最大困境,而且是体制性的困境[3]。
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变革之道”
“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核心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新高考改革作为新时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尤其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必将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为了有效应对新高考改革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高校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变革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
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综合办学能力。
1. 专业结构内涵变革——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内涵建设,凝练专业特,着力打造品牌专业。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联系纽带,一端关系着培养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毕业生,一端关系着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在新高考背景下,专业优先成为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改革的一个主要特点[7]。新高考以专业为核心的录取制度,强化了专业的地位,学生由之前的“选大学”变为了“选专业”, 学生有了“选专业”的自主权后,高校相对“冷门”的弱势专业,专业性、应用性不强的专业,自身基础薄弱的专业“压力山大”,面临生源不足甚至无生源、无法生存的严峻挑战。“调整专业结构已成为高校不可回避的任务。高校应加强学校办学特凝练和专业社会需求分析,集中力量办好优势、特专业,对一些社会需求差、办学水平欠佳,与学校办学愿景不相适应的专业,应减少招生或停办。”[8]
为此,高校必须建立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实行以需求为导向、与就业相挂钩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淘汰社会需求低、就业
计算器的使用
状况差的专业,增加国家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专业,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同时,科学定位专业人才服务面向,积极促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更加准确凝练专业方向,注重凝练专业特,推进学科间交叉与融合,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优势专业、特专业。
2. 招生宣传方式变革——创新招生宣传,落实选考指导,建立生源基地,着力提高生源质量。
生源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新高考改革最大特点是增加了高校与考生的双向选择权,考生有了更多选择就读专业的权力,同时高校有了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完全可以依据专业建设要求,科学合理规划各专业选考科目,主动落实选考科目引导机制,促使招生工作由“被动收档”变为“前置引导”,从而招录符合需求的生源。
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名单
创文手抄报为了实现确保生源数量和提升生源质量的双重目标,同时为了更好服务广大考生、服务国家选才,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要更加重视招生宣传,完善招生宣传体系,塑造学校品牌形象。高校应从宣传学校向宣传专业转变,以提高专业认知度、美誉度为重点,提高
招生宣传精准度。鉴于应届高中生对于大学专业(类)知之甚少,而新高考政策实施专业(组)招生,更加突出了高校院(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参与招生宣传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应树立以考生为中心的招生宣传思路,努力创新招生宣传方式,采取传统媒体宣传与新媒体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招生宣传模式,同时坚持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组建由学院院长(系主任)、专业课教师(专家教授)组成的专业化招生宣传队伍,走入各高中学校或参加高招咨询会,与考生和家长进行更为直接、更加专业的交流;建立生源重点基地,主动加强与省内外中学的合作与交流,协助高中校进行专业人才前置培养,帮助高中生提高对高校专业的认知程度;开设暑期项目或专业在线课程,梳理高中选考科目和大学专业设置的连接性,提供选考科目指导等等,以此增进学生、家长对高校专业设置的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招生效果。
3. 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强化通识教育,探索大类培养,实行分层教学,着力提高学科基础。
新高考改革的实质是通过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性变革是新高考改革的最终价值目标,反过来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是高校应对新高考改革挑
战的核心内容。在新高考背景下,一方面,文理不分科旨在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选考科目不同而导致的生源知识结构差异比较大,生源质量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这种新高考的现实诉求必然要求高校的课程设置打破学科孤立封闭的困境,增加文理基础通识课程,提高课程的兼容性[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