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 言
2019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高职院校实现扩招100万人的目标。经历严峻的疫情考验,在2020年5月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高等职业教育扩招被再次提上日程:在2019年扩招100万人的基础上再次扩招200万人。这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充分重视,也让更多体有了进入大学校园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但是对于个体来说,近年来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日趋严峻。高职院校学生唯有想方设法提升自身就业能力,才能在就业大潮之中脱颖而出。虽然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受世界多国爆发性流行的影响,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依旧十分严格,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将长期持续。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是政府、高校、学生三方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2 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变化泊头市邮编
2.1 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减少
受疫情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不小的挑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卢海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依据2020年第一季度智联招聘大数据的分析报告显示,相对于2019年同期,2020年第一季度无论是招聘岗位数还是招聘人数都有27%左右比例的下降。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0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74万人,毕业
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而2021年高校毕业人数预计突破900万大关。以上数据表明,大学毕业生持续增多加重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就业压力愈发显现。为扶持受疫情冲击最大的2020届高校应届毕业生,国家出台了大量帮扶政策,如2020届应届生身份可延长两年以及硕士研究生、公务员、事业单位扩招等。2020届未就业体以应届生的身份加入求职大军,与2021届应届生展开激烈竞争,这成为2021年就业市场主基调。2.2 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要求提高
高职院校学生受学历和工作经验限制,就业往往职位和起薪较低,多从事基层服务行业。除缩减招聘规模外,用人单位为减少招聘以及培养成本,往往将应届生招聘改为招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或是直接通过内部选拔等方式来填补空缺岗位。求职市场对应届毕业生需求的缩减,导致同一应届生岗位有更多高校毕业生竞争,企业在筛选众多应聘者时,学历往往成为高职毕业生面临的第一道门槛。
戏曲剧种2.3 线上招聘成为必要环节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企业招聘逐渐由传统的线下招聘为主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特别是从简历投递到入职环节全程线上“云招聘”受到众多企业青睐。在特殊时期,“云招聘”有着安全、高效、节省成本等诸多优点。虽然线上“云招聘”有着交互体验较差、精准性不高等局限性,但在宏观环境下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线上招聘必定成为企业招揽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2.4 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增大
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曹雨婷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 401120)
摘 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受此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高职学校毕业生求职困
难增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面对挑战,高职院校和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就业能力:第一,设置热门专业前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第二,实践教学对标企业管理要求;第三,开展就业心理辅导;第四,学生应紧跟就业市场风向,锤炼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就业
2020届毕业生经历了疫情居家、实习暂缓、春招推迟等突发情况,正常的学习工作节奏被打乱,面临较大压力。虽然目前我国疫情已经得到了强有力的控制,2021年春招能够顺利开展,但是疫情影响并未完全消散,负面情绪和消极心理是特殊时期下毕业生面对就业时的常见问题。
3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对策及建议
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既关系到高职学生的前途与未来,又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需要高校和学生本人审时度势、共同发力。3.1 高职院校层面
3.1.1设置热门专业前进行充分调研论证
专业设置与高职院校招生就业直接相关。第三方机构麦可思发布的 《202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显示,本科计算机类、高职铁道运输类专业位居应届毕业生薪酬排行榜榜首。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以上专业都是目前就业率较高、受就业市场欢迎的“绿牌专业”。紧跟就业风向、加强市场契合度是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普遍考虑的内容。
然而,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完全盲目跟风热门专业,还应从自身条件和传统优势出发,保持办学水准。例如,根据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数据,大热的“大数据与应用专业”有270所高职院校开展申报,其中208所院校获批。大数据类以及计算机类专业无论从硬件设施、师资还是校企合作方面对高校都有较高的要求,在自身实力未具备的情况下开展此类专业,所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堪忧,在就业市场不具备相应竞争力。为保证所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达标市场要求,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力,充在分调研后谨慎设置热门专业。3.1.2实践教学对标企业管理要求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加偏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大多数高职院校设置了丰富
的实践知识和实训课程。高职院校应通过实践实训教学对标企业,保持和发扬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方面的优势。
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职业素养、工作目标都应尽可能与企业要求一致,让学生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节奏。实践实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相应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课程实施标准。在硬件方面,实践实训场地、布局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如设备摆放有序以及符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以企业管理的要求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职业竞争能力和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尽快走向工作岗位。3.1.3开展就业心理辅导
受疫情影响,学生在就业前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和更大压力。加之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上面对本科、研究生等高学历的竞争以及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偏见,高职院校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以上不良情绪反作用于学生,抑制学生实力的发挥和风采展现,让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进一步处于劣势。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学生工作队伍和心理健康 (下转第321页)
3.4 未来引领,开放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鼓励教师大胆探索教学改革创新,积极开发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老教师设计创新教学方法,青年教师创新教学手段,使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与企业共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让教师能够站在行业的前沿,及时把握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保持创新科学研究的灵敏性。教师深入企业现场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企业生产技术难题,进行创新研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好看的国产鬼片教师在校内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库,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
4 结束语
为满足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培养职业道德高尚、职业素质过硬、职业技能精湛的应用人才,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研究“双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探索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对于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20-08-20].v/zhengce/2018-01/31/ content_5262659.htm.
[2]单文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及培养对策[J].职业技术,2021(1):19-24.
[3] 樊新波,王桂红,罗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
培养路径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4):44-46.
[4]康永嘉.产教融合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建设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21(1):95-100.
[5]彭细荣,董武忠,李苗.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10):54-55.
[6]刘海雄,唐利平.大数据背景下汽车智能制 造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联动模式思考[J].科教文汇,2021(2):91-92.
(上接第319页) 专业教师队伍,帮助学生学会客观分析自身优缺点,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身潜力,在求职实践中不断强化自己的长处和才能。此外应帮助学生树立奋斗目标和职业规划,勇于克服不良情绪,为实现职业目标不懈努力。
3.2 学生自身层面
在夯实专业基础与加强实践锻炼之外,高职院校学生还应紧跟就业市场风向,拓展综合素质能力,才能在不断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突出自身优势,获得用人单位青睐。白百何被曝停工作
3.2.1尽快适应线上招聘模式
“互联网+”以及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尽快适应线上“云招聘”模式。总的来讲应从以下两个个方面做好学习准备:第一,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筛选和捕捉能力。互联网上的就业信息量巨大且鱼龙混杂,学生应学会甄别虚假信息以及失信企业,并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切忌乱搜海投,以防浪费时间、消磨意志。第二,训练网络媒体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文件传输、图片以及视频剪辑的基本技能。除了提交个人简历,线上应聘要求的材料还涉及到图像、视频或音频,提交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是否能进入招聘的下一环节。
IOS15要不要升级3.2.2锻炼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在求职过程中,许多成绩优异的高职学生往往因太过紧张等原因造成面试表现不佳。由于面试本身时间短,面试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应急应变能力。可以看出,面试实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以上能力学生在大一入校开始就应有意识进行锻炼,如多参加社团活动、演讲辩论赛等。只有具备合格综合素质能力的学生才能在求职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印象。
网络创业项目综上所述,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面临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和学生要审时度势、转变观念、共同发力,培养出更多顺应时代变化、符合市场要求、得到社会认可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3-20.
[2]张美玲,赵子涵冰.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7-73.
[3]曹玉娜.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20(1):74-79.
[4]刘茂福.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精细化管理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4):26-28.
[5]新冠疫情对劳动力市场、中国及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基于招聘大数据的分析和预测[R/OL].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www.gsm.pku. edu/2020415.pdf . 202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