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旅游资源特
及其发展思路
杨刚
摘要:旅游业是近些年来国内外比较热门的行业,而开发喀斯特山区作为观光、休闲旅游圣地是喀斯特地区开发旅游的首选之地。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多民族文化交融,给本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贵州的众多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了必然。想要把他们开发出来就必须对其资源特有个大体的认识,必须认清其开发的优劣势以制定旅游业发展思路、带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女生大专学什么专业好
关键字: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正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吃穿的物质生活,而是开始注重提高修养和知识水平的精神生活,旅游就是其中之一。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正如世界旅游组织所称赞的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高富集省份。其资源分布广、类型多、品位高、保护好。概括起来讲,有五大特点:
1、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贵州省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595公里,南北相距500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其中岩溶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占61.9%,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的岩溶面积由于岩溶发育三维空间的不断扩展,导致地形演进过程的变化十分复杂,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迭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的自然“岩溶博物馆”。漫长而奇妙的地质结构过程,孕育了全省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态静态结合的自然奇观。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2007年,荔波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2、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贵州省的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8.9%,
世居少数民族18种。多种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走进民族村寨,人们会发现,汉晋遗风,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在这里仍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
3、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人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在这里人类完成了由猿到人的演变。在距今4亿—2.3亿年前的古生代,这一带曾几经海浸。在贵州发现的大量古生代的鱼、龙化石表明,陆地脊椎生物的祖先,很可能最早就出现在这里。此外,贵州还发现有旧时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贵州不仅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牂牁国是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国取代牂牁,日渐强大,今天,在贵州仍不难寻觅到夜郎文化的遗踪。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到贵州屯田驻军,“开一线以通云南”,使江南文化与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被称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先导”的王阳明,在“王学圣
地”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开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发生在贵州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则是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最具浓重彩的一笔,是“长征文化”的经典。[①]
4、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酒文化的显赫性。“酒”和“游”,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贵州酒文化对贵州旅游的影响尤为深刻。在贵州各种文化品牌中,酒文化叫得最响。茅台酒被誉为文化酒、外交酒、健康酒。在少数民族村寨饮酒,我们所领略到的酒文化则别有一番情致,敬酒、劝酒、饮酒的方式林林总总,酒伴着舞,酒和着歌,无酒不成席,无酒不会客。从浓浓的酒香中,可以品味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感悟到酒文化的真谛。
5、天然避暑型气候的独特性。贵州的避暑型气候资源已属于越来越稀缺和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贵州地势西部高,向北部、东部和南部逐渐降低,平均海拔1100米。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降水较丰富,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日照比较充足,年日照时数在1300小时左右。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且以每年超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夏季平均温度23.1度,有天然空调省的美誉,形成了理想的人居环境和避暑度假胜地。[②]
如今,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延伸的跨省精品旅游线:沿贵阳至黄果树高速公路与云南联接的,以观赏喀斯特景观和体验多民族文化为特的西线黄金旅游线;向东沿伸至广西、湖南的黔东南苗侗体验原生态民族文化及自然生态的特旅游线;向南沿伸至广西的荔波绿喀斯特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旅游线;向北沿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长征文化、酒文化和丹霞风光旅游线。
江湖1.36攻略但是,贵州想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还有许多问题待解决:
1.交通很不方便。贵州地处高原,境内山地众多,铁路、公路建设成本高,因而许多景区交通很不方便,易到达性较差。游人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高,逗留时间短。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贵州很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使游人缺乏安全感,更谈不上舒适感和亲切感。
3.贵州旅游整体形象不突出,没有展现出自身的特,不利于形成强大的品牌。
4.旅游资源整合尚未完成,旅游业宣传、目的地营销等方面与建设旅游大省还有一定的差距。贵州旅游的产业性还没完全显现出来,仅仅是一个经济增长点,还没有真正成为支
柱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还很小。因而发展旅游业的动力不足。
5.贵州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不足。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保护和传承方面,世界遗产的申报上都还存在空白。
6.从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来看,住、行、娱、购等方面与旅游者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巨石强森的电影。
由此,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1.抓住机遇,加大宣传力度
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我省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加大对外旅游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2.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落后的交通设施制约着我省旅游业的发展,要改变当前的状况,必须改善交通条件,加快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抓好旅游区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旅游厕所、通讯、住宿、餐饮等
设施的配套。创造方便舒适、安全卫生的环境,树立贵州旅游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客人,让游客慕名而来,尽兴而归。
3.增强整体意识,规范服务,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
旅游业是综合性的“行业窗口”,是集“吃、住、行、娱、游、购”为一体的行业。即使我们的硬件上去了,却没有规范的服务,给来客留下遗憾,让来客不满意,这无疑对我们的前期工作是一个否定。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放眼未来,我们必须加强行业管理,纠正不正之风。
4.打出自己的特牌
惜别的海岸 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任何一项都不能缺,而旅游购物,能直接提升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的附加值。而特是旅游产品的生命之所在。旅游特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我们必须看准这一市场,运用传统手法表现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内容,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毛阿敏婚姻 5.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合理,不能盲从
我省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在不断开发新的旅游景点的同时,必须要注意保护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我们不能为了眼前利益断子孙路,而应把眼光看远些,要有长远意识,要把青山、绿水、蓝天留给子孙后代,把凝结在旅游资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给子孙后代,源远流长,发扬光大。让子孙后代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将自然资源发挥得淋漓尽致,把我们的旅游业搞得更好,经济更发展。
6.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进一步创新旅游产业开发的投融资机制
就目前全省财政状况看,一段时期内政府难以拿出大量资金投入旅游产业开发。所以贵州旅游产业开发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走改革旅游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的路子。为此,应把招商工作与旅游制度创新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掌握投资主体的利益关注点,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优惠建设,让利经营等,吸引投资者,加快招商工作。
参考文献:
[1]石朝平.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民族文化[R].
[2]张遵东.贵州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3]廖善友.开发贵州旅游资源应突出贵州特[N].贵州教育学院报,1999-05-18.
[4]肖先治.发展贵州旅游业的对策思考[J].旅游经济,1999,(6).
[5]张跃西.后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以贵州为例[J].旅游管理,2001,(5).
[①] 沙尘暴是怎么形成的信息摘自pc/2011/06/28/16480_2.html贵州先锋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