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
◎徐美银
摘 要: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如美国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德国的乡村竞赛发展计划、法国的农业补贴政策、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韩国的“新村运动”、我国台湾地区的“富丽农村”运动等。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振兴道路。轻微伤赔偿标准
关键词:乡村振兴;国际经验;中国道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等。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乡村凋敝的发展困境,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乡村振兴,有效解决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充分借鉴和学习世界各国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此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的乡村振兴道路。
一、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乡村振兴的经验
二战结束后,美国城乡差距日益明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促进乡村发展。美国非农业人口可支配收入与农业人口可支配收入比例,1945~1949年为1.66,1955~1959年则扩大到2.00。同时,美国城乡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美国政府通过加大对农民的财政补贴、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措施,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推动乡村快速发展。
美国城镇化后期出现了明显的郊区化特征。1920年至今,随着美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优化、交通运输通信设施完善,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郊区化成为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特征。1950年,郊区和城区的人口比例为43:57,就业岗位比例为30:70,到1990年,上述两个比例分别变化为63:37和55:45,人口郊区化和产业郊区化趋势明显。郊区化使都市区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1940年,美国有138个都市区,占全国总人口的50.9%,到1990年,两者分别上升为335个和77.6%。在大型都市区中,郊区和远郊的发展前景依然美好。资料显示,2010年,美国51个超过100万人口的大都市区,郊区人口占57.6%,远郊人口占16.1%,原中心城区人口仅占26.3%。
(二)欧洲乡村振兴的经验
德国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以德国巴登—符腾堡州Achkarren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为例,首先制定乡村内生发展目标,主要包括突出村庄品牌“葡萄酒村”特质、改造村落内部闲置土地、实现废弃建筑的功能重置、激活乡村老街区的发展潜能、提高居民
的认同感;其次,开展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实践,一是利用信息技术系统进行土地使用管理,二是结合地区特发展葡萄酒产业、葡萄酒文化、葡萄酒文化旅游业等,三是结合用地条件塑造公共空间,四是基于建筑特征进行功能更新,五是促进公众参与建立睦邻友好关系。
德国乡村振兴的另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充分发挥农民协会的作用。德国农民协会成立于1948年,是德国农业、林业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团体组织,主要负责维护农民权益、为农民当法律顾问、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开拓市场服务等。农民协会重视农业产业的整体利益和农民的政治、社会权益,适时将会员的具体意见反映至立法及行政机关,在政府与农业企业和农户间扮演着协调、沟通的角。
(三)日本、韩国乡村振兴的经验
为了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日本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在1967-1979年第二次新农村建设期间,积极实施“补助金农政”。1979年开始推进“一村一品”运动,以“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独立自主、锐意创新,培养人才、面向未来”为基本理念,引导乡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生产具有本地特、令人感到自豪的产品,并使这些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形成品牌产品和优势产业,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和谐农村社会。20世纪90年代,日本乡村振兴运动重心逐步转移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通过培养地域复兴专业人才、重新构筑社会意识体系,积极守护优秀农耕文明价值观,激发民众文化自觉性,形成良好的乡村文化环境。
为了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矛盾,韩国积极推行“新村运动”,一方面,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的聪明才智,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鼓励农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Y089):“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
- 30 -
民进行社会实践,改善居住环境、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家庭收入;另一方面,政府投资建设乡村基础设施,提供多种公共产品,积极扶持农民的自发实践,官民一体,最终形成建设新农村的自觉行动。韩国“新村运动”的一个成功做法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倡奉献精神。韩国“新村运动”的另一个成功经验是,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小城镇发展。韩国“新村运动”的又一个成功经验是,提供坚实的组织和法律保障。20世纪80年代,韩国成立了全国性领导机构“新村运动本部”,并在各直辖市和道、郡和市成立地方领导机构,为“新村运动”提供组织保障。
(四)地区乡村振兴的经验
为了解决城乡矛盾,1991年,台湾开展了以“发展农业、照顾农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富丽农村”运
动。台湾“富丽农村”运动的成功经验之一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调整建设目标,保证建设目标的动态渐进性。1990年,在《农业综合调整方案》中,建设目标包括三个层次,即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农村生态自然化;20世纪90年代末,在《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提出了改善农业经营形态、科学规划乡村发展、增加农村公共投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强化农村活力、美化农村区域景观六大目标;2001年7月,为了适应加入WTO形势变化,在《农业中程施政计划》中,将建设目标定位为“建设农村新生活圈、塑造农村新风貌”,发展相互协调的乡村生态、生活、生产系统(圈),构建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现代化乡村。
跆拳道黑带台湾“富丽乡村”运动的成功经验之二是,坚持规划先行。建设规划包括农村纲要规划和农村细部建设计划两个层次。农村纲要规划以乡、镇为单元,依据自然、人文、产业等条件,对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农村细部建设计划以村为单元,根据乡村特点,因地制宜制定精细计划,具体设计富丽农村建设蓝本。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农村产业发展、社区更新、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
二、乡村振兴的中国道路
(一)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整体推进。
加强顶层设计,中央层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规划。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已经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顶层设计,
指明了重大意义,明确了指导思想,制定了目标任务,规定了基本原则,强调了发展思路,规划了配套政策。接下来,就需要根据文件精神,将顶层设计内容具体化,细化目标、规定时间、明确思路、制定具体政策等,分阶段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沙祖康语录根据中央顶层设计,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科学规划。按照“远粗近细”原则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远景进行原则性规划,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近期发展进行详细规划。加快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表、对标,具体制定政策措施,明确工作重点,指导各级地方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系统论观念,将乡村振兴作为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农业农村农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二)组建机构,完善法律,完备制度,提供坚实的组织、法律、制度保障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农业农村部,不再保留农业部。显然,这样的机构改革,不只是机构名称上的简单变化,而是表明中央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包括农民其实是一个整体,为了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将“三农”问题作为一个系统,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在组织机构上给予充分保证。接下来的工作,一方面,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需要明确职能分工,设置独立的乡村振兴领导机构,
专门负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承担领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另一方面,各省、市及以下地方政府进行相应的机构改革工作,与中央层面的对应机构进行衔接,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地方政府层面的领导工作。这样的政府机构设置,可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加快形成完备的乡村振兴法律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法律保障。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根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精神,修订完善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相关的法律法规,尽快修订颁布《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制定农村宅基地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法律法规。按照以绿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总原则,加快制定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态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抓紧制定农村文化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古村落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强化法律在乡村治理中的权威地位。
加快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按照中央部署,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一方面,构建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另一方面,加快形成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包括重要战略、重大行动、重大工程支撑政策,财政、税收、金融支持政策,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政策,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支持政策,农村生态建设支持政策等。
(三)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重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方面,准确定位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权能职责,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规划、管理、监督作用。由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制订近期实施计划,明确战略规
建设银行装修贷款- 31 -
划、计划要求,突出重点;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政策支持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保障;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进行全方位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考评机制;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建立良性的反馈机制,及时完善战略规划、计划等。借鉴美国、法国等的乡村振兴经验,重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加大乡村水、电、网络、教育、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自发性调节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破除现有体制机制存在的诸多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建立城乡统一市场,在整个市场范围内合理配置土地等重要资源,逐步形成统一的市场价格,实现土地等资源的同价、同权。
再一方面,坚持政府自觉功能与市场自发作用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协同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政府利用“有形之手”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市场具有自发性调节作用,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政府自觉性与市场自发性的有效分工、协同作用。
铁甲威虫动漫(四)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基层组织和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首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理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准确定位政府、基层组织、企业与农民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各自地位,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乡村振兴多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幸福感、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其次,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农民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全过程。借鉴德国、韩国等的乡村振兴成功经验,通过开展乡村竞赛发展计划、新村运动等,有效激励农民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全过程。鼓励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条件等探索符合实际的多种乡村振兴模式,让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规划、计划、实施、反馈、修订等重要环节,保证农民具有广泛的参与权、决策权、知情权等。
再次,重视培育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农民和基层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根据当地条件自主选择具有优势的产业,
生产具有地方特的产品,保证乡村发展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大力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农民和基层组织主观能动性,提高农民认同感,培养村民们勤勉、互助、奉献精神,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五)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逐步消除城乡分野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建立城乡全面融合的发展机制。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人员、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易,在城乡统一的大市场中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并适当向乡村倾斜。二是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两个轮子,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中国国情寻求多元化的城镇化路径,鼓励农村居民就近城镇化,形成大都市、中等城市、小城镇等组成的城市体系。三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集体资产,有效增加农民家庭财产收入。
以创新、协调、绿、开发、共享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创新发展为内在动力,依靠制度创新,激发农村内部资源活力,引导社会资源流入农村,优化农村资源配置;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村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兴旺。以协调发展为手段,建立城乡全面融
合发展机制体制,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以绿发展为基础,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大量发展绿农业、生态农业,建立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开放发展为外在动力,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世界先进人才、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以共享发展为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收入结构,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参考文献
党员联系众制度[1]曾国安,胡晶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2008(10):47-53.
[2]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王玉武.美国城镇化给我们的几点启示[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3(11):43-47.
[4]王祯,杨贵庆.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实践及经验启示——以德国巴登—符腾堡州Achkarren村为例[J].城市研究,2017(01):108-114.
[5]胡俊凯等.中国要振兴乡村,美、日、德等国有何成功经验?[EB/OL].新华每日电讯,2018-3-
22.http:// /n/2253217652228.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商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12
- 32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