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农村社区打破传统的自然村布局,坚持现代居住方式与现代农业建设、产业发展相协调,坚持集约利用土地和公共资源共享为目的,形成现代化的农民生产生活聚集区,为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创造了条件,加快了中央提出的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要求的落实,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益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红烧牛肉面
一、对建设农村社区的认识在社会学中,社区基本特征是有相对集中的居住人;有相对固定的居住区域;有着相同或者相近的区域文化认同感、生活方式和习俗;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某种互动关系等。
16949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是指在农村地域内以中小行政村或中心村为一定范围,以农民为主体的同质人口组成的,以村委会为农村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便于镇街指导,便于以村委会为主体进行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划分成有共同文化和共同利益追求且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生,相互之间发生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具有明显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从理论层面上看,农村的居住人更加集中,居住区域更加固定,对文化、习俗的认同感更趋于一致,相互之间的互动与交往也更加密切,不论是自然村还是由自然村联合组成的行政村,社区的特征显著,
自然形成了农村社区的要素条件。
从物质条件上看,经过迅速发展,物质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具备了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物质支持的可能。安全气囊灯亮
从感性认识上看,农村居民渴望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迫切希望提升生活品质。
但是,与城市相比,广大农村在物质基础上、认知程度、生活需求以及客观条件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差距就更大,由此,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首先是区域的整合,进而进行管理的创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就是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也称为“中心村”),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通过新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较快提升农民生活质量,集约节约用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创造平安农村。
关于节日的古诗>家装油漆十大品牌
目前,农村社区建设基础条件成熟,财政实力相对雄厚;众改善生活条件愿望迫切,解决好“三农”问题共识已形成;村级自治组织完善,制度逐步健全。
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一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定位。
社区建设处在起步阶段,建设的具体内容、如何来推进、达到的目标都还没有系统的论述。
二是众对新建社区缺乏归属感,参与支持的热情不高。
考证券从业资格证由于传统观念、分散的生活方式,造成组织化程度低,政治民主权利意识相对较弱。
一些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政务、村务、财务公开远没有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社区基础差、缺少配套政策。
农村是经济的原始区,农业是弱质产业,社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来源,村级经济实力不强,不能满足社区建设对资金的需要。
农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短缺的问题得不到根本改善。
的就业、养老等还没有相应的政策保障。
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的建议农村社区的功能是管理和服务,即受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委托,对辖区进行社会管理;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和生产生活服务;发挥载体作用,促进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借助社区服务平台,增强中心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引导居民向社区中心村聚集发展;推动社区服务不断完善和提高,逐步向“自我服
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方向发展,创建公共服务、生产保障、健康文明、平安和谐的社区。
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这个战略部署,建设的重点要放在发展农村生产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要放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上,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要把着重点放在加强村民自治上,增强农村居民的民主意识;要把着重点放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上,创造稳定的社区氛围。
(一)科学规划。
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城镇化建设目标一致,需要系统全面地制定建设规划(村镇规划、产业规划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聚集人口适度、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综合考虑村庄人口、行政区划、资源环境、众意愿和村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地编制社区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
规划必须把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结合起来,根据农村城镇化发展需求,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社会环境及居民需求导向,充分考虑现有水平、地缘关系、历史沿革、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等,将社区规划纳入到本地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中,结合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等规划,以县为单位,研究村庄合并布局规划,规划社区建设规模,也就是准各个社区建设发展的特和特点,向经济增长极集中、向乡镇驻地集中、向主干道两侧集中、
向重点村集中,高起点规划引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索适合于各社区建设的模式。
(二)强化组织。
体现自治、依法管理社区,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改进和提高,创新管理增活力,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补充的社区组织体系。
一是完善社区组织设置,构建以农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党员为主体,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组织体系。
二是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的管理水平,把能力高、服务意识强、作风过硬、众信得过的人才选拔到管理队伍中来,尤其是要选配好党支部书记;坚持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建立村民大会或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三级自治组织体系。
三是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挖掘和发挥人才资源,努力调动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各种力量凝聚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
四是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建立社区协会组织体系。
建立社区老年协会、人口与计划生育协会、农村社区文化团队等社团组织。
(二)完善设施。
社区大多是城镇中心村,公共设施建设是重要环节,也是最薄弱的方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