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第25卷第24期
中国管理信息化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Dec.,2022
Vol.25,No.24哈尔滨市老年友好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紫竹,陈淑君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摘 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老年友好社区的建设完善了我国的养老体系。但是笔者在对哈尔滨市老年友好社区内的老年人进行实际走访调查时发现,哈尔滨市老年友好社区仍存在室内改造不足、社区服务单一以及无法积极调动老年人的参与性等问题。为此,文章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以政府引导为主,增强社会组织功能,推动社区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构建老幼代际友好社区等解决措施,以期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关键词]老年友好社区;社区服务;哈尔滨市
有关新年的歌曲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2.24.057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2)24-0183-03
0 引 言
社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带动了医疗水平的提升,这种高速的社会进步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与此同时,这种发展也凸显出社会老龄化问题,尤其是人口增量的减少,使得老龄化的速度逐步加快。为了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养老服务应当呈现更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因此,国家提出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体系,以此减轻家庭养老负担,缓解社会压力,进一步实现养老制度全覆盖。大力发展建设老年友好社区已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社区包含各个年龄层的居民,也是大部分居民将要度过晚年的地方。对社会交往活动单一的老年人来说,社区更是他们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1]。针对老年友好社区的研究,我国经历了从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的引入,到国内需求分析与评估,再到地域性老年友好社区理论建构与实践建设并重的过程[2];研究的对象从老年住宅、养老设施及老年活动空间等逐步拓展到老年生活圈和老年社区治理等领域;关注点也从设施与空间逐渐过渡到老年人需求和社区环境品质上[3]。1 提出问题及调查研究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全市常住人口为1 000.99万人,较第六次普查时减
少了62.61万人,是全国唯一出现人口减少现象的省会城市。其中,0~14岁人口有104.72万人,占10.46%;15~59岁人口有676.26万人,占67.56%;60岁及以上人口有220万人,占21.98%,远超国家18.70%的平均水平。相较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哈尔滨的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5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6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老年人口的比重却在上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9.2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5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哈尔滨现如今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与人口流失危机。此外,随着人们居住观念的转变,独居老人数量日渐增长,养老问题便成为哈尔滨市面临的重大难题。
哈尔滨市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前提下,为整体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针对老旧社区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提升。例如,公共设施的建设优化,排除了一些可能会对老年人产生危险的不稳定因素;同时,充分利用空间,改善公共活动区域的环境,激发社区的发展潜能,重新唤起老社区的活力,打造全新的、更适宜生活的新型社区。
这些年来,哈尔滨进行的一系列改造成果有目共
[收稿日期]2022-06-18
[作者简介]陈淑君(1965—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
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人口学、财税史、世界文化。(通
黑鸦之舞信作者)
/ 183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公共管理
睹,越来越多老旧社区得到了“再生”,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日渐提升。在国家卫健委和全国老龄办2021年10月面向社会公布的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的名单中,哈尔滨在全国992个示范社区中占据了5个名额,分别是哈尔滨市道里区爱建街道爱建社区、哈尔滨市道里区抚顺街道抚顺社区、哈尔滨市松北区松祥街道世纪花园社区和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街道松江新城社区、哈尔滨市方正县方正镇兴商社区。
正在连接为深入了解哈尔滨市这5个老年友好示范社区的实际情况,本文立足于哈尔滨市老年友好示范社区进行实地调查,以社区60岁及以上老人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从老年友好视角出发,分析哈尔滨老年友好社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老年友好社区建设的优化路径提供方向。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哈尔滨市前4个老年友好社区示范区中60岁以上的样本各50个,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实收18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的自身需
求和社区服务供给现状这两方面,根据问卷和访谈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针对不同社区的统一问题提出对策,争取在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同时打造更加美好的宜居社区。
2 哈尔滨市老年友好社区存在的问题
哈尔滨市内各个社区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根据老旧小区的实际问题,听取居民的改造意愿,以解决居民最基本的实际需求问题为核心,对老旧小区进行基础类提升,其改造效果显著,获得了市政府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但是,根据此次调查社区内老年人得到的反馈,建成的这4个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仍有优化和改造的空间。
2.1 公共基础设施不足,室内适老改造明显滞后
在社区住宅建设初期,相关部门并没有考虑到社会老龄化的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问题显现出来。虽然社区对公共区域的基础设备进行了改造,但是居民室内的适老性改造仍止步不前。走访调查发现,有76%的老年人对室内改造有一定需求,在多种需求中,对卫生间和厨房的改造需求最为突出。受访者表示,卫生间空间相对狭小,地面湿滑,随着自身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下降,没有扶手和防滑设置很容易摔倒。这种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对独居老人来说更加危险。但在谈及实际改造的问题时,又有一部分老年人表示会放弃室内设施的改造,原因是对只有一套住房的老年人来说,其可能无法负担改造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2.2 社区服务内容单一,难以满足老人需求
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目前各个社区大部分采用“以老助老”的帮扶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指低龄老人在社区组织的老年服务队中为高龄老人服务。但是,因人员自身能力限制以及专业知识储备不够,这种方式只能提供简单的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难以提供许多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服务。
同时,通过与个别老人的访谈得知,大多数老年人因为养老机构高昂的费用,都会选择居家养老。但是子女由于工作原因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老人,导致老年人每天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独处,这段时间对娱乐活动不是那么丰富的老年人来说非常难熬,因此,社会交往的需求便突显出来。老人表示,虽然平时也会有志愿者和社区服务人员来慰问,但只停留在口头上,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对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来说,由于身体不便,他们只能整日待在狭小的房间内,生理上的不便加上心理上的落寞,使得他们精神状态更加糟糕。
2.3 社区老人积极性不高,有效参与性不足
目前,从已有研究中可将老年人的社区参与归纳为三大类,即文体娱乐性参与、志愿服务性参与和社区自治管理。从受访老人那里得知,在社区活动参与方面,仅有8%的老年人表示自己会经常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有46%的居民表示没有参加过几次。部分受访老人表示,社区举办的活动非常有限,并且都是在社区活动室展开,这限制了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此外,举办各项活动的通知方式也
比较单一,社区上下没有形成有效全面的联络网,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来说,他们获取消息的时间也相对滞后,这直接导致老人的社区活动参与性严重不足。
女生伤感网名繁体字3 优化老年友好社区的对策
老旧社区的适老性改造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这种改造不能只依赖政府,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改造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其中,健全社区周边配套设施,加强新型养老观念的宣传教育,统筹规划建立老幼一体的代际型融合社区,让老年人能够在熟悉而又舒适的环境中度过人生中最为孤单的时光[4]。
3.1 履行主体职能,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首先,政府作为制定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应主动承担起建设老年友好社区的责任,履行主体职能,根据老年友好社区的规定条例设计出具体
184/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公共管理
改造目标,引导下层政府部门开展建设。政府在改造过程中要站好领导位,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加教师节美言美句
强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经验交流,在每个环节增设监督和验收工作。同时还要激励社会组织加入,将老旧社区的适老化改造定为一个长期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还要兼顾地方特,根据当地老年人的需求来打造最为舒适的生活圈。
其次,完善相关政策支撑体系。要想保证老年友好社区建设稳步推行,就要规范相关的政策,保证资金充足、机构规范、保障措施健全以及养老服务有序开展。在完善过程中,可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的优秀示范区的有益经验,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
3.2 夯实社会组织,丰富养老服务
社会组织是能够维持政府与民众之间良好关系的纽带。对此,社区应增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黏性,牵头带领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的互动中,积极有效地推进各项助老、惠老活动的展开。同时,社会组织也应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多听取老年人的需求和意见,定期举办特服务活动,创新各种服务的方式、方法,提高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另外,社区组织可以将社区的党办充分调动起来,引入医院的体检医疗资源,利用互联网建立社区老人的联络网和健康档案,形成一体管理模式。含历史故事的成语
与此同时,社区也可以鼓励居民成立非政府形式的民间组织,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帮扶,并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激励和吸纳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其中,使得社区的工作能够可持续发展。
3.3 加快建设基础配套设施,改善社区适老环境
首先,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着力落实好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各个职能部门的协作,有序推动进程,规范组织建设,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和验收评价机制。同时,社区要充分吸纳老年人的需求和建议,根据社区实际状况和具体条件将工作落实到位,除了做好室内改造的具体实施规划,还要优化室外的改造,着力将舒适方便和安全相结合,打造“15分钟生活圈”,扩大适宜范围,让老年人生活舒适的同时也方便社区其他年轻人。
其次,坚持党带头领导,引领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不仅仅要建成老年友好社区,更要管好和维护好整个社区的发展。例如,鼓励企业开发适合老年人的技术产品,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能享受
到科技成果;对社区内公共区域设施的维修维护、对适老化活动的引入与开展进行规划和管理;还可以组织社区服务人员和志愿者定期对社区内的老年人开展电子产品使用讲堂,拓宽老年人获取信息的途径,保障自己的权益。
3.4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养老意识深化
国家应继续加强经济发展建设,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通过加强“互助养老、自我养老”的宣传,改变人们“养儿防老”的固有观念;针对不同的老年人体发放不同的经济补贴,以此来刺激老年人购买社会服务;在社区活动区域的展板上张贴宣传海报,潜移默化地给老年人灌输养老新思想;联合不
同的社会组织定期开展特宣传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接触新事物的机会;积极筹备并开设老年大学,增设多样化的课程,使老年人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氛围中融入社会,减少老年人被时代抛弃的心理落差[5]。
3.5 合理规划,构建老幼代际融合的社区环境
老年友好社区并不代表只是适合老年人生存的社区,政府要避免将老年友好社区改造成老年社区。老年人需要的不是一个充满同龄人的交往环境,而是一个“家”的氛围。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总体规划时可以在兼顾老年友好理念的同时融合儿童友好的理念,通过环境硬件与社区服务相结合,设计出宜老宜少的活动场所和休息空间,打造出老幼代际融合的社区。社区是综合了各个年龄段居民的居住场所,因此设计时要在尽可能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同时适当融合年轻人的意见,打造全年龄适宜的环境,这也有利于社区整体向上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卢杉,汪丽君.城乡社区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人口与发展,2021(5):36-45.
[2]李慧,温笑峰,郭宪美.老年宜居环境规划与建设研究综述[J].建筑科学,2018(9):154-158.
[3]姚之浩,秦亮.我国老旧小区适老性更新的研究进展与评述[J].城市问题,2021(6):95-102.
[4]刘爱玉,杨善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老年人家庭支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59-70.[5]蔡中华,王一帆,董广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质量评价:基于粗糙集方法的数据挖掘[J].人口与经济,2016(4):82-90.
/ 185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