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
回族的盖碗茶又称“八宝茶”,起源于唐代,明清时期由丝绸之路进入西北,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化成具有民族特的茶饮品。然而,盖碗茶在现代文明社会黯然失,其文化传承也面临巨大的考验。解决西北回族盖碗茶茶艺文化的传承问题,有利于促进茶艺文化的传播,留存茶文化蕴含的精神品质,更能推动回族盖碗茶品牌走向更大的平台,使盖碗茶茶艺文化得到更有效的传承与保护。
奋不顾身到全身而退形容老师的词语1 西北回族盖碗茶的历史起源与文化内涵
1.1 西北回族盖碗茶的历史起源
盖碗茶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古丝绸之路时期,原本是唐朝商人用干果茶叶等特产熬制成的一种滋补饮品,可缓解路途中的疲惫与困乏。根据史料记载,回族先民在唐朝就开始饮茶,到了元明之际,回族盖碗茶盛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将茶叶与当地的葡萄干、枸杞、沙枣等调制在一起,用当时流行的瓷器盛放茶水[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盖碗茶也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与华夏古国汉文化融合的表现形
式。盖碗茶流行的第二个原因便是西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禁止饮酒,西北回族“清真”文化中蕴含的“和谐、清洁、纯真”成了西北地区回族人一生的人格追求,而在中国古代茶文化中,茶也象征着高洁、和睦、纯真等高尚品质。由此可见,西北回族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中国古代的茶文化精神如出一辙,这促使其选择茶、喜爱茶。西北地区大部分为干旱缺水地带,气候干燥,地形复杂,风沙较大。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茶成了西北地区的回族百姓清热去火、生津解渴、明目利尿的最佳饮品。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放牧为生,而常常食用牛羊肉会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饮用茶水可以起到解腻的作用,不仅能改善消化功能,还能清新口气,消除膻味。
1.2 西北回族盖碗茶的文化内涵
经过茶文化数百年来的滋养,西北回族盖碗茶有较为深刻的文化底蕴,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盖碗茶代表养生文化,西北回族地区的人寿命较长,因为该地区的老人有饮用盖碗茶的习惯,当地的中老年体存在“不抽烟不喝酒,盖碗子不离手”的现象[2]。由于回族众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所以养生文化也成了当地众生活的一部分。二是盖碗茶已融入西北回族的人际交往之中[3],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往往表示对人的尊重,回族人在看望长者时,会将盖碗茶作为重要的礼物奉上,晚辈向长辈敬盖碗茶时,要用双手呈上以表敬重。西北回族将盖碗茶作为款待客人的最高礼节,这也体现出了其热情好客的品质。西北回族人民一般在吃饭之前为客人泡盖碗茶,倒茶时要当面揭开碗盖,之后要双手托碗捧送,以表对客人的尊敬与对来访的重视。在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重大节日里,也会准
汽车贷款利率备盖碗茶宴席。三是西北地区的回族将盖碗茶作为精神寄托,人们往往用“下茶”来表示自己做某件事情的决心,如在回族男方向女方订婚时会受茶、下茶,表示这门婚事已定并给出承诺不会毁约,这也与古语“茶不移木”有异曲同工之妙[4]。
2 西北回族盖碗茶茶艺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2.1 盖碗茶茶艺文化品牌宣传力度不足
西北回族地区有一些特产已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但只有少数特产得到了关注。例如,宁夏枸杞已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并走向全国各地,虽然盖碗茶中有枸杞作为配料,但盖碗茶却没有枸杞的知名度高。枸杞作为宁夏“五宝之一”备受瞩目[5],而同样作为宁夏特产的盖碗茶却无人关注,盖碗茶的养生价值与文化价值远远凌驾于枸杞之上,可是盖碗茶及其茶艺文化的影响力却十分微不足道。当地的人们只是知道有这样的茶品,而省外的人从未听说西北回族的盖碗茶,在该背景下,人们不再提及盖碗茶及其茶艺文化,导致了解盖碗茶茶艺文化的人变得越来越少,茶艺文化继承危在旦夕。
2.2 盖碗茶茶艺传承方式单一
当前盖碗茶文化的传承方式较为局限,传播渠道也十分单一。由于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当地掌握盖碗茶技艺的人寥寥无几,且大多数为德高望重的长者,他们传承茶艺文化的方式简单,只是口述相传或
亲身教授,不曾深入考虑发展盖碗茶文化,也未留下相关的文字记录。盖碗茶茶艺的传播要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但由于传承方式单一,表演形式的茶艺展现缺少特有的仪式感。这就是高龄老人只将盖碗茶作为日常滋补品,而不是将盖碗茶茶艺视为一门艺术的原因。结合当地的实情,西北大多数中小城市没有设立专业的茶艺技能教学培训班,茶艺文化无法广泛传播,而茶艺对本地人来说没有就业前景,所以很少有人主动学习茶艺技能,保护盖碗茶的茶艺文化[6]。久而久之,便出现了盖碗茶茶艺文化只在民间传播的现象。
2.3 盖碗茶艺术价值认同度低
回族盖碗茶的养生价值极高,盖碗茶中有八宝(枸杞、山楂,桂圆,葡萄干、柿饼、桃干、红枣、桂圆干)等营养丰富的配料,茶中的许多干果具有补充维生素、滋阴补肾、提神醒脑、清热解暑、安神养颜、补充身体能量的作用[7]。盖碗茶茶艺十分讲究,通过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饮茶艺术化,不管是择茶、品茶,还是穿着的服饰和清净幽雅的品茶环境,都赋予了茶艺美感与灵性[8],不管是味觉还是视觉都能获得深刻的体验。回族盖碗茶的艺术价值不仅在外表,更体现在喝茶的手法上,喝盖碗茶的重
西北回族盖碗茶茶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杨丁索菲
(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要:中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茶艺文化博大精深,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茶艺文化,盖碗茶茶艺文化便是地域文化融合的产物。本文通过挖掘宁夏回族盖碗茶兴起并流行的原因,分析当前盖碗茶茶艺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旨在为保护与传承传统茶艺文化作出贡献。
关键词:回族;盖碗茶;茶艺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114-02
114
第34卷第9期 2021年05月
Vol.34 No.9
May 2021艺术科技
点在于刮,用左手捧托盘,用右手大拇指和二拇指抓住盖顶,用第四指卡住盖口,刮一下喝一次,茶
叶会匀称地刮开茶水显现出来。看着别人品尝盖碗茶也别有韵味,这是视听结合带来的美感。外在的盖碗茶由茶碗、茶盖、茶托组成,有的茶盖上绘有蓝花纹或红小花朵,有的还绘有绿或黑的阿拉伯文“清真”字样。但目前当地人在饮用盖碗茶时,只是注重该茶的营养价值,单纯地为了养生而草草泡一碗饮用,并不注重盖碗茶茶艺中较为讲究的部分,对茶艺术价值的认同度低,其文化内涵的流失也越来越严重[9]。
3 西北回族盖碗茶茶艺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
3.1 政府应大力宣传与推广茶艺文化
政府在帮助省区部分企业销售特产的同时要平衡帮扶,不能只单一地帮助某一特产。西北回族盖碗茶是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较高的地方特产品,所以应该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与宣传[10]。政府在宣传推广盖碗茶文化的同时,可以将盖碗茶文化与当地的旅游资源项目结合起来,建设盖碗茶文化茶艺展览馆,将当地的多种特产品相结合,推出当地特旅游规划路线。在旅游旺季,更是可以推出一些优惠策略,如在旅游项目中附加免费参观盖碗茶茶艺展览馆,或是降低盖碗茶的价格。政府更应该抓住旅游文化节的好机会,大力组织茶艺表演或茶艺比赛,吸引人们关注盖碗茶,让人们体会到茶艺的艺术美与视觉美[11]。
3.2 企业应扩展盖碗茶传播渠道
近年来,我国网络传媒技术更加发达,人们完全可以通过信息流进行盖碗茶茶艺文化的传播。直播带货已成为宣传家乡产品与文化的一种流行手段[12],让许多地区的产品都走上了更大的平台,不少人将自己的货物以网络传播的方式展现出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在通过网络销售盖碗茶产品的同时,要大力宣传盖碗茶茶艺文化[13]。也可以联合当地,打造盖碗茶制作与茶艺访谈节目或纪录片,收集关于盖碗茶的民间故事,将其整理成文献资料等,让更多人体会到西北回族盖碗茶茶艺的审美情趣与精神寄托。另外,还可以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传播盖碗茶茶艺文化,企业要改变营销策略,不仅要加强盖碗茶在当地的传播,更要打通外省的销售渠道,产品只有走出去,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如果盖碗茶茶艺发展起来,便可以带动盖碗瓷器等衍生产品发展,更能优化茶叶产业结构与产业链。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加快传播速度,回族人民遍布全国,让回族民众在各地加强对盖碗茶茶艺的传播,不仅能让本民族百姓了解盖碗茶茶艺文化,还能让广大汉族同胞更深入地了解盖碗茶茶艺文化的魅力。
3.3 当地应重视培养茶艺文化继承者
许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传统文化,都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为了促使盖碗茶文化的延续和传播,当地人民首先要增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意识[14],通过宗族传递将茶文化传递给后代,或开设茶艺技能培训班,鼓励当地民众传承茶艺文化,使盖碗茶文化不至于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可以将整个农村或城市以单元格的方式划分,在每个区域的单元格内寻茶艺精湛的个人或体,将
其聚集起来传授茶艺,并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激励人们传播茶艺文化[15]。在茶文化兴盛并稳
定发展后,西北地区当地的职业技术院校可以开设茶艺技能培训特课程或专业[16],更可以在当地部分高校开设关于盖碗茶文化的特公选课程,让新一代的青少年了解到本地茶艺文化的精髓,为生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出贡献[17]。
4 结语
西北回族盖碗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风情,在几百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盖碗茶茶艺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逐渐凸显出来,为茶艺文化增添了魅力,并在茶艺文化领域熠熠生辉。保护中华茶艺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艺术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彬华.西北区域茶饮文化的研究——以宁夏特茶饮“八宝茶”为例[J].福建茶叶,2020,42(08):290-292.
[2] 武回忆.西北回族的茶文化研究[J].农业考古,2006(05):220-225.
[3] 易艳阳,周沛.“共享养老”: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创新发展路径[J].理论月刊,2020(03):88-95.
[4] 赵翔宇,张洁.回族茶艺:西北穆斯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农业考古,2015(02):88-91.
二级VB[5] 王东.“文旅+传统工艺”文创品牌孵化模式——以甘南传统工艺为例[J].艺海,2020(12):103-105.[6] 张嘉炜.关于农村艺术教育发展的思考[J].汉字文化,2020(16):177-178.
[7] 曹向涛,王文基,杜伟,等.八宝茶养生文化及推广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5):75-77.[8] 刘琴,曾妍.中国古典舞水袖中的辩证美学[J].艺海,2021(02):54-55.
[9] 陈芳芳.浅析“两山”理论中的生态美学思想[J].
艺术科技,2019,32(06):293-294.
[10] 王泗通.文化融合视域下老字号品牌现代转型的路径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20(7):126-131.[11] 徐闻.浅析云渡桃雕艺术的美学价值[J].汉字文化,2020(10):195-196.
[12] 陆红红.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思考——基于“沙集镇”的电商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8(27):
28,68.
[13] 李晓薇.当下自媒体传播的社会责任思考[J].汉字文化,2020(03):158-159.
[14] 韩鹏云.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检视与理论反思[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1):102-110.
[15] 马超峰,薛美琴.治理规模与半径调适:基层社会差序治理单元的建构逻辑[J].农村经济,2020(11):
男士化妆品品牌121-128.
漫威全部224英雄[16] 韩鹏云.乡村文化的历史转型与振兴路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4):1-9.[17] 李佳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J].汉字文化,2020(20):138-139.
作者简介:杨丁索菲(2002—),女,宁夏固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艺保护。
11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