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录片《中国通史》学习笔记 第77集
第77集:永乐迁都
主要内容:讲述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历程。
历次迁都
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迁都事件。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力排众议,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开启了商朝此后二百多年的灿烂文明;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从栎阳迁都咸阳,加快了秦国崛起的步伐;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赢得了中原文化的认同;
公元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从上都开平府(在北京以北约三百公里处)迁都燕京(今北京),并改称大都,从此绘就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广阔的版图。
朱棣上位
公元1402年是明太祖之孙建文帝朱允炆在位的第四个年头,也是他的叔父燕王朱棣从北平起兵的第四年。
建筑工地大门标语因为担心分封在外的叔父们兵权太重,建文帝即位后即着手削藩,这立即引起了势力最为强大的燕王朱棣的反抗。
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从北平起兵,四年后,燕王军队在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等人的内应下攻下都城南京,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不知所终,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43岁的朱棣即将成为明王朝新的主宰者。
就在这一年的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在谒拜朱元璋孝陵归来的途中导演了一场“黄袍加身”的劝进闹剧,一番装模作样后,朱棣即皇帝位,从此皇位正式易主。公元1403年,明王朝的年号被更改为永乐,明朝历史进入了永乐时代。
提议迁都节奏感强的音乐
永乐元年正月,朱棣在南京郊区隆重祭祀天地后回到奉天殿,臣行礼之后,善于揣摩上意的礼部尚书李至刚向朱棣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以北平为北京,这开启而来明朝迁都的序幕。然而,大明王朝的国都由南京迁至北平不仅要举全国之力,而且后来花了整整十九年才得以实现。
李至刚恰恰说出了朱棣的心意,应该说这不仅是朱棣的心意,也是朱元璋的
遗愿,在大明王朝最初的几十年时间里,都城定在哪里似乎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早在洪武初年,朱元璋就曾对汴梁、洛阳、西安等城市做过考察,他还在家乡凤阳建中都皇城,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中途停建,转而修缮南京城,但是南京似乎也并非朱元璋心目中理想的都城,晚年的朱元璋曾特意派出太子朱标北巡,考察迁都之事,遗憾的是太子朱标不幸于洪武二十五年去世,迁都之事就此搁置。
将都城迁往北平在朱棣看来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他下令改北平为北京,并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同年二月,朱棣下诏,设置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国子监,于是,北京俨然成为第二国都。
迁都原因
完成太祖的夙愿虽让朱棣迁都北京的理由显得名正言顺,但是统一朝中对迁都的认识,完成迁都的各项准备工作,时机还远未成熟。对朱棣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来说,迁都还有他更深层次的思考。
朱棣皇位的取得在众多建文旧臣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因此朱棣取得皇位之后,他们有的效死建文帝,有的逃匿不仕,有的甚至图谋行刺朱棣。朱棣十分恼怒,大肆屠戮建文旧臣,特别是身为帝师的方孝孺,因拒绝为朱棣写即位诏书而被株杀十族,比九族还多了一族——学生。一人受株,更多的人受到连累,就像瓜藤一样绵延不绝,形成所谓的“瓜蔓抄”。
有什么好看的发型
15世纪初年的南京城被朱棣残酷杀戮后的血腥、恐怖和疑惧气氛所笼罩,经久不散。然而,再强悍的心灵于夜深人静之时扪心自问,多少也会有几分脆弱与不安,朱棣曾问手下大臣:我这样做是不是会罪天地祖宗?手下安慰他说:陛下应天顺人,克成先志,何罪?朱棣这才心里稍稍感到安慰。然而如果过分强调迁都与逃避心灵自责的关系,未免把这位铁血帝王看得软弱,其实,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主要是出于现实考虑,是要控制北方边界。
公元1368年八月,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率领明朝军队攻克元大都,元顺帝被赶回北方,蒙元残余势力就此开始了与明朝的长期对抗。后来,朱元璋将自己的四个成年的儿子分封在西安、太原、北平、大宁为王,镇守边疆,在之后与蒙古军队的战争中,北平几次都被作为军队调集的集散地。从战略角度考虑,将首都定在北京是一个极具胆识的选择,朱棣挺身站在北方前线,树立了天子狩边的
气概。但是,朱棣迁都除加强北部边防之意外,还有他更宏伟的英雄之略。
自秦朝以来,很多朝代都把长城作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武装势力的屏障,而朱棣则要控四夷而制天下,把王朝的势力延伸到长城以外,建立一个与蒙元帝国相媲美的强大王朝。在这张宏伟壮阔的大明版图中,北京是整个国家的中心,因此朱棣不惜多次北征,壮志不已。然而,朱棣面对的满朝文武又有几人能读懂他的雄心。的确,迁都是一项极其巨大而复杂的政治、经济乃至心理变化的工程,朱棣对新都的经营首先从移民展开。
迁都准备教师节祝福语一句话
移民垦荒
永乐元年(公元1403)十月,一批被流放的犯人移往北京地区进行垦荒,接着直隶、苏州等十郡和浙江等九省富民总共近四千户落籍北京。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和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政府又将山西、太原等地二万户居民迁至北京地区,另外,南京、浙江富民三千户被迁至北京的宛平和大兴两县。从此,北京地区人口开始急剧增加,劳动力充盈,农业生产逐渐恢复。
作为一个都城,它必须有繁荣的经济做支撑,所以当时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这种大规模移民不仅仅是为往都城去移,而是从山西这些地方,所谓窄乡,向河北、山东这样所谓宽乡来迁移。其实这种移民早在洪武时期就曾经有过,只不过是在永乐时期规模更大,持续的时间更久。
疏通运河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以营建皇帝北巡宫殿为名,北京悄悄开始修建。然而,一个庞大帝国迁都势必牵动全国的神经,都城的营建除了要聚集大量的人力,还需要调配和聚拢各种资源,其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粮食,眼下仅仅依靠大量的移民屯田还远远不能彻底解决首都的粮食供应。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二月十一日,朱棣踏上了他登基后的第一次北巡,他从南京出发,经过将近
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后到达北京,随着他一同北上的还有一个处理政务的行政班子。天子所在的地方称“行在”,随行的朝廷大员职衔中便也多了“行在”的字样,皇帝及政府大员的到来,表明此时的北京分担了帝国的部分行政功能。
然而,这次北巡的舟车劳顿也让朱棣感觉到营建新都城的最大难题——物资
运输。依靠水路沟通南北,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多位帝王的梦想。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凿连通了南起杭州北至涿郡的京杭大运河,元朝则增修了通惠河、洛州河和会通河,与隋代运河连接起来,但这条新的运河从未全线通航过。公元1391年,黄河在河南原阳西南决口,从此会通河淤塞报废。到朱元璋统治时期,北方及辽东一带的军粮运输只能依靠风险损耗极大的海运以及费时费力的陆运,重新疏通运河显然是解决迁都物资运输的最佳选择。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年初,朱棣命令重修大运河,三月工部尚书宋礼和刑部侍郎金纯带领三十万丁夫开始疏浚会通河。一年后,汶水改道,会通河疏浚并拓宽,两年后,朱棣又派平江伯陈瑄负责运河,开凿了淮安段的清江浦,短短的一年之后,陈瑄完成任务,京杭大运河全线畅通。
六百多年后的今天,这条为迁都而疏浚贯通的京杭大运河依然发挥着强大的运输功能。而当年从杭州湾向北延伸近两千公里的大运河一经疏通立刻就成为明朝粮食运输的大动脉,这条大运河连接长江、
连云港景点淮河、黄河与卫河,流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和天津,十万余官兵,几千艘运粮船,沿着世界上最长的人造水路长年南来北往。
朱棣在位期间,这条大运河每年向北方运输的粮食多达六百万石,确保了京城的粮食供给,这一数字是朱元璋时期的六倍,更为重要的是疏浚后的大运河也成为营建北京城所需大量物料的运输通道,在完成漕运的基本任务外,负责运送粮食的船工和押运粮食的官兵,允许随船携带少量货物与沿途当地人进行交易,于是,运河两岸一些漕运码头开始繁荣起来,北方的街市上常常会出现来自南方的特产,热闹的运河码头也混杂着南腔北调。
在运河沿岸,更多的城市因漕运的畅通逐渐繁盛,近两千公里的大运河成了沟通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重要通道。
明确迁都
大运河疏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朱棣再一次踏上了北巡的行程,这一次到达北京后,朱棣一呆就是三年,他似乎越来越喜欢这座未来的国都皇城,朱棣几乎将南京忘却了,皇帝第二次北巡让明王朝的权力中心越来越向北京集中。
就在第二次北巡期间,朱棣还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徐皇后安葬在北京。永乐五年,与朱棣生死与
共的徐皇后在南京去世,久久未葬,就在第二次北巡出发之前,朱棣令次子汉王朱高煦护送徐皇后的灵柩前往北京,最终安葬在了昌平
天寿山下的长陵之中。
按照明朝太祖关于帝后合葬的定制,这座陵墓也将是朱棣本人的陵寝。皇后下葬长陵这一举动等于向天下表明迁都北京的行动即将全面展开。
采办原料
集天下良材是营建北京城的必需品,这场牵动全国的原料大采办早在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就已开始。长江上游的横断山脉崇山峻岭人迹罕至,是珍贵楠木的产地,为了给即将兴建的都城准备木料,数以万计的民夫披荆斩棘、入山采木。
经过严格挑选的优质木材由于体量巨大,先要经临时开掘的山路由民夫运送到最近的水源河道漂流进入长江,然后顺运河一路北上。在没有现代运输工具的时代,巨木采伐、运输过程中的人力死伤可想而知,曾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比喻,万里辗转而来的木材堆放在崇文门外的神木厂,供北京城的建筑使用。
建设都城所需的另一种重要原料就是石材。产自北京周边的汉白玉调浑白、质地均匀、体积较大,
成为修建皇城的首选。而这些优质的石材往往埋藏较深,开采异常艰辛。
都城营建所需的物料很多都是各地专供北京的。运河边的苏州御窑就专门为皇宫制作地砖,这种两尺见方的地砖以特有的黏土作原料,经过繁琐的手工工艺制作而成,从永乐时期开始,它就一直是紫禁城的专用品,用来铺设皇宫最重要的宫殿。经过千挑万选后,只有那些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的地砖才能被运往京城,因此又被称为金砖。
在那个皇权至上的社会里,建设北京所需的任何一种材料无不是品质最优、工艺最好、价值最高的,制作要求也最为严格,从宫城营建的第一天起,就有很多工匠的身家性命与这座建筑绑在了一起。木、石、砖、瓦等建筑材料的准备花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北京城营建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其中最为庞大的工程当属都城的核心建筑——紫禁城。
营建紫禁城
紫禁城格局
处于都城中心的紫禁城四周城墙高筑,墙外有护城河环绕,宫中有八千多余
房屋,整座宫殿格局按前殿后寝的礼制规范建设而成。前三殿包括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用于朝廷大典及皇帝重要朝会;后三宫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用于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生活起居。文
华殿、武英殿、东六宫、西六宫则分列左右、严格对称。
寓意思想
宫殿设计所蕴含的礼制规范更是超乎想象,从台阶数量到大殿的尺寸,甚至小到一颗门钉都不是随意安放。
在谨身殿,也就是今天的保和殿背后,安放着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汉白玉石雕,它长16.57米,宽3.07米,厚1.07米,重量超过二百吨,石料的开采就花了十多年时间,运送它更是费尽了周折。巨大的方木拼接成旱船,从房山通往北京的沿途开凿了无数水井,在泼水成冰的冬季开始运输。有资料记载,运送这块巨石共动用人力达两万六七千人,骡马一千八百头,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费尽周折安放的大石雕有什么特殊意义,史料并没有给出更多的解释,然而我们今天可以肯定的是它恰恰位于紫禁城乃至整个北京城规划的重要基准线——中轴线上,大概也为求得江山永固的寓意吧。
中轴线把北京城和紫禁城分成了两半,凡是代表文的那些建筑,属于文的都在东边,属于武的建筑都在西边,这就是儒家的最高的哲学思想,以一阴一阳之为道的思想。当皇帝坐在宝座上面的时候,他的东边是文、西边是武,也就是阴阳,阴阳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天道,天道主生,也就是要求统治者要效法天道、替天行道、推行仁政,把善施给普天之下,让老百姓都幸福快乐,这就是紫禁城营建的最高的思想。
工匠云集
深圳哪里最好玩营建材料堆积如山,规划设计细致缜密,无数工匠开始在这块几十万平方米的场地上有序施工,北京一时间成为明王朝疆域内最热闹、最庞大的建筑工地。
据史料记载,修建皇城动用了十万夫匠,百万工役,而当时全国的人口不超过一亿,只有少数人被历史记录了下来。
泰宁侯陈珪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被任命为督建北京城的总指挥,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去世,他没有等到紫禁城落成的那一天,负责设计的蔡信,木匠出身的蒯祥、郭文英、徐杲,瓦匠出身的杨青,石匠出身的陆祥等等,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获得了皇帝的褒奖,其中蔡信、蒯祥甚至由工匠授官,最后做到工部侍郎,官至正三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