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这门课的目的
1.掌握摄影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
2.了解建筑摄影和摄影构图的基本知识.
二.摄影术的发展
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Daguerre)发明了银版摄影法。同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照相机。这是一台装有新月型透镜的伸缩木箱照像机。
为了控制曝光量,人们发明了快门;
为了永久保留图像,人们发明了银版照相法;
为了使成像清楚,人们发明了多镜片组合镜头;
三、什么是建筑摄影?
建筑摄影是以建筑为拍摄对象、用摄影语言来表现建筑的专题摄影.
建筑摄影是以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拍摄对象并服务于某种用途的摄影.
建筑摄影是现代建筑设计与摄影艺术相结合的实用造型艺术,是一种借助摄影的特性和摄影的艺术语言进行传播的一种摄影艺术形式和载体.
四、建筑摄影的作用
第一.建筑照片有欣赏和宣传的作用
1.代表性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更换,一方面表现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同时也表现它们的最新面貌.
2.表现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与优秀文化, 离不开这个民族的传统名胜古迹. 这并不会因为它们的形象陈旧而丧失价值, 反而会随着岁月的流逝, 而更加焕发特有的历史光辉.
3. 宣传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面貌和成就,往往使用这个国家或者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来说明.
4.从专业上看,建筑摄影还是建筑师进行业务宣传不可缺少的手段.
第二.建筑照片有资料性的作用
1.一种属于档案性的建筑照片.
2. 另一种是属于建筑师和研究人员进行设计、科研时作资料用的照片.
第三. 建筑照片有纪念性的作用
1.居家旅游,在有名胜古迹、著名的建筑前留个影.
2.人的一生中在各个阶段生活和工作过的建筑前留个影, 会帮助你清晰地回忆起一幕幕往事.
五、建筑摄影的特征
建筑摄影必须遵循建筑设计的规律和摄影的艺术语言,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建筑摄影作品.
建筑摄影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纪实性:感光胶片能真实地记录物资世界的形态和彩. 建筑的空间意向、设计构思、
建造特点、以及光影在空间中的还原,都要用摄影语言来还原建筑设计师的意图. 当然,这种真实是基于拍摄目的基础上的,有的时候也需要强烈的透视或短的景深.总之,这种浓缩后的艺术真实是源于目的用途等基础上的,是为了更加突出主题.
2. 思想性:建筑摄影的目的不只是单纯的体现建筑的形态,更要体现建筑的文化 底蕴和思想内涵.
3. 客观性:建筑摄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用摄影艺术语言表现建筑建造特点的艺术创造.
4. 地域性: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间的建筑不同,建筑摄影所表现的风格和方式也有所不同.
摄影的基本知识
一.照相机和镜头
(一)照相机的主要装置
成像的原理:运用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和光的折射与反射定律,以光子为载体,把某一瞬间的被摄景物的光信息量以能量方式经摄影镜头传递给感光材料,最终成为可视影像。
(1)镜头
镜头相当于人的眼睛,它是用光学玻璃制成的,是由二片甚至十几片光学玻璃组成,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物体的光线汇聚起来,在感光材料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镜头的特性:
1 焦距
镜头焦距是指当镜头对焦于无限远时, 其光学透镜中心至胶片平面的距离. 焦距用F表示. (从实用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镜头中 心至胶片平面的距离)
特点: a)凸度大(曲率半径小),焦距短; 凸度小(曲率半径大),焦距长.
b)镜头的焦距长短和聚成影像的大小成正比
面对同一地点的景物,距离保持不变:
短焦距镜头拍得的场面宽,而主体景物小;长焦距镜头拍得的场面窄,而主体景物大.
c)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焦距长办公室主任年终总结,景深小; 焦距短,景深大.
注意:焦距一般注在镜头的外圈上.
镜头焦距的各种特性
广 角—视场宽、空间加大、将二维变为三维;
长 焦—视场窄、空间压缩、将三维变为二维;
焦距短—空间大; 焦距长—空间小;
焦 距—畸变成反比、焦距越短畸变越大;
焦 距—景深成反比、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焦 距—成像成正比、焦距越大成像越大;
焦 距—视场成反比、焦距越短视场越宽。
②镜头的孔径
有效孔径(又称f系数):
f系数=焦距 / 前镜最大通光直径 (如:焦距50mm,前镜最大通光直径25mm,
有效孔径=50/25=2,
即记为:f/2;也有的记为: F50mm1:2.)
特点: a)焦距相同的几台相机:
f系数越大的镜头,它的孔径越小;
f系数越小的镜头,反而孔径越大.
b)在f系数相同的几台相机中:
焦距越长,镜头的孔径也越大.
(2)光圈
相对孔径: 分等级大小的镜头孔径.
构成:由若干金属叶片组成可调节大小的进光孔.
1 光圈系数 (简称f系数)
流行的f系数标记有:泰剧妒海 f1、1.4、 2、 2.8 、4、 5.6、8、
11、16、 22、32、 45、64
注:a) f系数每大一级, 表示镜头的面积缩小一半, 也就意味着通光量减小一半.
(f系数越大,光圈越小.)
f/4孔径所接纳的光线是f/5.6的两倍;
f/5.6接纳的光线是f/8的两倍;
f/8接纳的光线是f/11的两倍,依此类推。
几处早莺争暖树
b)快速赚钱门路一部照相机镜头的f系数,通常只具备其中连续的7~8档, 如f2-16、f1.4-16、f2.8-22、f5.6-45等. ( 前面数字均是这个镜头的有效孔径,因为这是它的最大孔径。)
②光圈的作用
a)调节进光照度——这是光圈的基本作用
光圈调大,进光照度增大; 光圈调小,进光照度减小.
它与快门速度的配合解决曝光量的需要.
b)调节景深效果 ——这是光圈的重要作用
光圈大,景深小;原纱央莉香 光圈小,景深大.
景深的控制是摄影的重要技术手段一.
c)影响成像质量 ——这是光圈易被忽视的作用
任何一只相机镜头,都有某一档光圈的成像质量是最好的, 即受各种像差影响最小,这档光圈俗称“最佳光圈”.
拍摄一幅好的照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要有一个主题; 一幅好的作品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角; 一幅好的作品要简洁明了.
二、 曝 光
摄影用光的目的, 一是选取合适的曝光量,使物体再现;二是通过合理的用光,真实地、生动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塑造美的形象.
(一)光源
1、光源的分类和特性
光源(发光体): 自然光、人造光
直射光 : 晴天的阳光、强烈的聚光灯 ——使被照物有明显的亮面、阴面、阴影;
散射光 : 阴天的光线、有云的天气、散光灯——使被照物没有明显的亮面、阴面、阴影.
2、光源的作用
(1)光源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轮廓和立体形象;
(2)光源可以表现出物体的不同质感和彩;
(3)光源可以表现环境气氛.
(二) 曝 光
1、曝光的标准
什么是正确曝光?
一张照片如果影调丰富、层次分明、质感较强、清晰度高, 景物中较亮和较暗部分的影纹也能分辨,这就是曝光正确的照片.一般都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曝光正确与否,这是技术标准.
曝光量过多(即曝光过度):底片过暗,照片太淡;
曝光量太少(即曝光不足):底片过透明,照片晦暗.
这两种情况都会损失景物的层次, 而不能在照片上如实地再现景物.
如果把曝光同时也作为摄影造型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来考虑,还必须有一个艺术标准:
这就是看它能否表达作者的创作思想、意图和感情;能否渲染环境气氛、产生意境;能否有较强的感染力.
艺术标准与技术标准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应该结合艺术标准去考虑一切曝光的技术因素,也应根据曝光的一切技术条件去考虑照片的艺术表现方法.
2.曝光量的掌握与控制
曝光的方法:①估计曝光量; ②借助测光表和照相机的测 光系统进行测光; ③自动曝光.
(1)曝光原理
物体的反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投射到感光片上 ,使乳剂膜感光而形成影像.
(2)决定曝光量的因素
决定正确曝光的因素很多, 起决定因素的主要是光线.如果对各种光线情况很熟悉了,也就能较准确地确定曝光量.
影响光线的因素: 一是光源的强弱; 二是被摄物体的亮度 .
自 然 光
①光线的强弱——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光线的强弱受到以下条件影响: 天气、时间、季节
(a)天气
摄影上常将天空光线的强弱分为四档:
阴天 晴天略阴 晴天薄云 蓝天赤日
(每二档之间:亮度相差一倍,在曝光估计上各差一级曝光量)
以数轴表示:
以晴天薄云为参考点,定为1;晴略阴是1/2,即亮度减1倍;阴为1/4,比晴略阴又减1倍,比参考点减2倍.
注意:
(ⅰ)以晴天薄云为参考点,把这个参考
点作为基准.
(ⅱ)这四档中:蓝天赤日:蓝天白云,阳
光照耀物体,投影清晰;
阴天和晴略阴不太好区别,主要区别是 :
阴天时,人物在地上完全无投影;
晴略阴时,有较淡的投影.
(b)时间
一天之内,从早上到黄昏光线的强弱差别也是很大的:
清晨日出、夕阳西下与中午相比照度可相差到10倍.
关于时间与亮度的关系可用曲线轴表示出来:
注意:
小吃鸡ID(1)因为正午时,阳光从头顶上射下(顶光),
眼部等凹处象黑洞一样,效果不好;
(2)日出和日落时,光线变化快,不易掌握;
(3)最适宜的拍摄时间是日出后2小时和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