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二上《我是什么》教案
2.我是什么
【课前解析】
《我是什么》是一篇寓水的知识于趣味故事中的科学童话,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课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把知识性、科学性融于趣味性之中,文中多处运用短长句的方式写出了语言的节奏感,拟人化的词句增强了画面感,充满情趣。比如“有时候……有时候……”“落”“打”“飘”体现了用词准确、严谨的特点。
关注课文: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围绕“水会变”这一显著特点,讲水变成汽、云、雨、冰雹、雪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过程;第3自然段讲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第4自然段讲水对人类做的好事与坏事;第5自然段用疑问句的形式与课题照应,鼓励读者到答案。
文中的科学知识呈现清晰。重点讲了“水”被太阳一晒变成“汽”。“汽”升到天空变成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変成“云”。“云”降温后变成“雨”或“冰雹”或“雪”从天而降。“雨”“冰雹”“雪”变回“
水”汇入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水”就是这样,在不同的条件下变换不同的形态,在天地间永不停歇地旅行着。
东北旅游景点关注生字:重点认读多音字“没”,强调在具体语境中“没”的不同读音,“淹没”的“没”是漫过的意思应该读四声mò。重点指导“变、极、片、海、带”的笔画笔顺。“变”的上面先写点、横,再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写竖、竖、左点、右点;“极”的右边“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捺;“片”先撇,再写竖、横、横折;“海”中的“母”先写竖折、横折钩,再从上到下写点、横、点;“带”的上面先横,然后从左到右写竖、竖、撇。最好的进口婴儿奶粉
关注词语:天空、傍晚、人们、冬天、花朵、平常、江河、海洋、田地、工作。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
1.认识“晒、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写“变、极”等10个字,会写“天空、傍晚”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单说出水的变化过程,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
仿照说句子。
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重点】
1.认识“晒、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写“变、极”等10个字,会写“天空、傍晚”等10个词语。
2.借助图片、关键词、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过程。
【课前准备】PPT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晒、极、傍、越、滴”等15个生字,写好“极、傍”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整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变化过程,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激趣入文。
导入:同学们,在神奇的大自然里,有许多有趣的事物,像会发光的小萤火虫,会吃苍蝇的猪笼草。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种会变身的事物。一起用疑问的语气读读课题:“我是什么”。(板书:我是什么)
证婚人致辞精选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新课,突出神秘感,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增加他们学文的期待。)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
(出示课件4)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教师提出要求: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并圈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出示课件5)出示正确的自然段序号。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明确要求:接下来我请5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有读错的地方,帮他纠正过来。
2.认读生字。(出示课件6)
你个老六是什么意思课件呈现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齐读。
去掉拼音学生开火车读。
3.交流识字方法。
(1)(出示课件7)课件呈现第一组生词:“水滴、小溪、海洋、淹没”,提问: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下面这些词,你们发现这组词中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归纳:它们都有三点水,都与水有关。
教师讲解: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啊,这些字都和水有关。一滴滴小水滴汇聚在一起,就成了小溪,小溪汇聚成河流,流向广阔的海洋。“水滴、小溪、海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谁知道“淹没”是什么意思吗?(大水漫过,盖过。)
(2)出示第二组生词:“太阳一晒、奔跑、冲毁、猜猜”,提问:读一读,看看这一组中的生字又与什么有关?
学生归纳:都与动作有关。
(3)(出示课件8)出示第三组生词:“极小、傍晚、越来越低、坏事、房屋”,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
    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这一组生字不像前面学习的可以分成一类,那你们会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呢?
预设:(出示课件9)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借助熟字来识记,比如傍=亻+旁。“傍”可以组词“傍晚”,意思就是天将要黑的时候。
4.识字游戏。(出示课件10)
(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中,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是一个重点,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多种生字识记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生字新词的印象。)
三、再读课文,厘清脉络。(出示课件11)
1.请学生自由读全文,思考:“我”是什么?
预设:我是“水”。
2.(出示课件12)课件出示全文,教师指名提问学生:除了知道“我”是水,你们还知道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在课件中圈画下列词语:
汽  云  雨  冰雹  雪 
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
灌溉  淹没  冲毁
四、学习1、2自然段,了解“我”的变化。
高速收费2020最新消息
1.(出示课件13)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想: “我”都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化的?(板书:我会变)
(出示课件14)教师提示:咱们按顺序一起说一说。水被太阳一晒,先变成汽,升到天空,就变成了云。水有时候会变成雨,有时候会变成雹子,冬天还会变成雪。(相机板书:汽 云 雨 冰雹 雪)
2. 了解“我”的变化过程。
(1)学习变成“汽”的部分。
①(出示课件15)提问:“我”是怎么变成“汽”的?
预设: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②指名读第二句。学习“晒”字。
(出示课件16)教师出示第一组图片: 晒太阳、晒被子、晒谷子,并让学生结合图片,试着给“晒”组词。
(出示课件17)教师出示第二组图片:干枯的河床、流汗的运动员、清晨阳光下的露珠,并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说句子,体会“晒”的意思。
预设:太阳一晒,河里的水都变成了汽,河床干枯了。
    (2)学习变成“云”的部分。
  ①(出示课件18)提问:“我”是怎么变成“云”的?
  预设: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②认识“极”:认读“极小极小”,仿照说词。
  指导朗读,学生在读中体会其表示程度加深的意思。
  ③(出示课件19)观察“云”的图片,在引读中体会“云”在不同时间里的变化。
教师引读:有时候……有时候……早晨和傍晚(出示课件20)
关注动词:“穿……穿……披”这一连串的动词使云的变化更加生动形象。
启发思考:同学们,用上“有时候……有时候……”写云的变化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交流、归纳:写出云的变化多。
学生练习读,读出云彩多变的特点来。
(3)学习变成雨的部分。
  ①(出示课件21)提问:“我”是怎么变成“雨”的?
  预设: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
  ②(出示课件22)认识“越”:认读“越来越高、越来越低”,仿照说词。
  指导朗读,学生在读中体会其表示程度加深的意思。
课件出示“越  越  ”,学生填词拓展。
③(出示课件23)出示句子,学生读一读,体会动词“落”的好处。
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
引导想象:小雨滴都落在了哪里?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预设:小水滴们有的落在森林里,有的落在庄稼里,有的落在……在表达中体会小水滴在“落”的过程中自由自在的感觉。
(4)学习“冰雹”和“雪”的部分。(出示课件24)
①提问:“我”是怎么变成“冰雹”和“雪”的?
预设: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叫我“冰雹”。
      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②让学生对比读一读上面两个句子并思考:“打”和“飘”可以调换一下吗?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用上“打”时让人感觉速度快力量也比较大;而用上“飘”时感觉速度就慢了许多,力量也小了,变得很轻柔。所以“打”和“飘”是不可以调换的。
③(出示课件25)朗读指导。
出示句子,教师指导朗读,体会动词“落、打、飘”的好处。“落”要读出雨的自由自在,“打”要读出冰雹的力量大,“飘”语气要轻柔。计划生育先进个人
小雨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出示课件26)让学生试着用“落、打、飘”三个字各说一句话。
预设:秋天到了,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果子从树上打下来,落了一地。
      小鸟的羽毛从半空中飘落下来。
(5)(出示课件27)学生讲一讲“水”的变化过程。
教师提醒:讲之前想想水的变化顺序,试着用上学到的词语将变化讲清楚。
五、指导书写,评价练习。
1.观察比较,学习生字。
(1)在田字格中出示本课生字(出示课件28),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中独体字有“片”,上下结构的字有“变”,上中下结构的字有“带”,左右结构的字有“极、傍、海、洋、作、坏、给”(出示课件29)
2.指导书写重点生字。
(出示课件30)“片”:第一笔竖撇在竖中线左侧,第二笔短竖在竖中线右侧。
(出示课件31)“带”:上下窄,中间的秃宝盖最宽,最后一笔竖稍长,和第三笔竖上下对
齐在竖中线上。
(出示课件32)“变”:第四笔竖紧靠竖中线,“又”的横撇起笔在横中线下侧。
(出示课件33)“极”: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及”的撇收笔穿插在“木”的点的下方,横折折撇一笔写成,起笔盖住撇,收笔在竖中线上,捺舒展。
(出示课件34)“海”:左窄右宽,“每”第三笔竖折起笔在竖中线上,竖折的竖向左下稍斜再折向右,第四笔横折钩的横画短,折向下时稍向左斜再出钩,竖折和横折钩围起来呈上窄下宽,第九笔横左右出头。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5、36)
2.小结(出示课件37):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水会变化的秘密及其过程,课下请同学们在本子上认真书写本课生字3遍。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进一步了解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