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身份证的“芳华”故事
【改⾰开放40周年】⾝份证的“芳华”故事
居民⾝份证,作为我国国家法定的⾝份证件,具有证明公民⾝份的法律效⼒,证件规格统⼀,由执法机关制发,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不受时空范围的限制,⽽且携带、使⽤⽅便,不易伪造。⾝份证从⽆到有,从第⼀代发展到第⼆代,不仅是简单的个⼈⾝份证明的变化,⽅⼨之间折射的是社会管理⽅式的转变和居民⽣活⽅式的提⾼,这张薄薄的卡⽚记录了⼈们⽣活的⾜迹,契合了⼀代⼈的成长,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化。
与改⾰开放⼀路同⾏
新中国成⽴后的很长⼀段时间,我国并没有居民⾝份证这⼀说法。户⼝簿和介绍信是证明公民⾝份的有效凭证。“⼀张字条,上⾯写着持有⼈的姓名、性别、年龄,来⾃哪个单位或哪个村,需要办什么事情等基本信息,然后盖上公章。没有公章,字条就是⼀张废纸。这个公章才能证明你的⾝份。”宣威市公安局退休民警李学良介绍,因此当年握有单位或村委会公章的负责⼈拥有很⼤的“权⼒”,甚⾄可以决定你能否结婚、离婚、外出等。介绍信容易损坏丢失,⽽且不同的事情需要开具不同的介绍信,⼗分⿇烦。“有时私⼈的事情都需要到单位开介绍信,个⼈的隐私就⽆法得到保障。”李学良说。
°
1984年4⽉,国务院公布了《中华⼈民共和国居民⾝份证试⾏条例》。⾃此,我国实施居民⾝份证制度,揭开了居民⾝份证件化管理的序幕。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成为试点城市,陆续颁发第⼀代居民⾝份证。
1988年,宣威开始颁发第⼀代居民⾝份证。在笔者家中,到了1995年办理的第⼀代⾝份证,上⾯清楚地记载着姓名、性别、民族、出⽣⽇期、常住户⼝所在地住址、公民⾝份号码、本⼈相⽚、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整张⾝份证⽤⼿写、聚酯薄膜密封、单页卡式,15位编码,照⽚下⽅有曲靖市公安局(当时为县级市)的公章。
到上世纪90年代末,宣威实现全由电脑打印⾝份证,⼿写⾝份证也就不存在了。“⼀代证属于传统的视读证件,只能凭直观视读验证,很难判断真伪,容易被伪造。”宣威市公安局治安管理⼤队民警⽑发智介绍到,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份证的防伪技术也在不断提⾼,使⽤上荧光⽔印,但效果仍⼗分有限。
什么时候买车便宜?°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建⽴和实⾏公民⾝份号码制度。国家为每个公民从出⽣之⽇起就编定唯⼀的、终⾝不变的⾝份代码。公安机关为申领、补领、换领证件的公民颁发18位号码的居民⾝份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已使⽤近20年的第⼀代⾝份证已不适应需求。2004年1⽉1⽇,《中华⼈民共和国⾝份证法》实施,第⼆代居民⾝份证开始换发。⼆代证较⼀代证做了很多技术上的改进。据了解,⼀代证采⽤感光化学和平版印刷为主的制证技术,制作质量差。⼆代证则是采⽤⾮接触式IC卡技术,具备视读和机读功能,证件信息的存储和证件查询采⽤数据库技术和⽹络技术,可实现联⽹查询和⾝份识别。并且,⼆代证数字防伪系统采⽤密码技术,防⽌⾝份证芯⽚内存的数据信息被⾮法写⼊或篡改。2005年10⽉,宣威开始陆续为市民换发⼆代证。
让众更有获得感
党的⼗⼋⼤以来,随着全⾯深化改⾰的推进,我国各领域都发⽣了喜⼈的变化。如何看待改⾰成就,众最有发⾔权。我们透过使⽤频率最⾼的⾝份证,了解她的“芳华”故事,看社会治理的创新与进步,看改⾰给众带来的获得感。
2022拜年图片
°
更便利:借⼒“互联⽹+”,实现“⼀次都不跑”
根据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应有⼀张⾝份证。然⽽,这样⼀张覆盖全体公民的证件,前些年在申请办理上遇到⼀些难题。
过去,如果⾝份证丢了,需要回⽼家补办,费时费⼒,众意见很⼤。为把⽅便送给众,针对“流动中国”的实际,⾝份证“异地办理”进⼊顶层设计。
父亲节快乐祝福语图片°
2015年8⽉18⽇,中央全⾯深化改⾰领导⼩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居民⾝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
“众不再需要来回奔波了,在居住地公安机关就可以申请办理和领取证件了,信息交换、审查核验等中间环节完全由居住地、户籍地两地公安机关衔接配合。”⽑发智介绍,截⾄⽬前,宣威已累计异地办理⾝份证8000余张。互联⽹的迅猛发展,推进众办事从“⾯对⾯”向“键对键”转变。为了防⽌骗钱骗贷,⾦融系统越来越离不开⾝份信息核查;为了确保安全交易,电⼦商务愈发重视对当事⼈的实名认证……伴随公民⾝份信息与社保、住房、违法犯罪等各类信息的互联互通,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步向前,让守信⼈⾛遍天下、失信⼈⼨步难⾏。
°
更安全:信息防护机制⽇趋完善。
柱间众⽣活越来越离不开⾝份证了,它的潜能也被不断挖掘:公民⾝份信息不仅仅是⼀种凭证,更是⼀
种资源。政府部门可以运⽤⼤数据对其进⾏多维分析,为决策提供参考。另⼀⽅⾯,它也有可能成为不法分⼦牟利的⼯具。于是,⼈们不禁担⼼:⾝份证丢了怎么办?被⼈伪造、冒⽤了怎么办?2013年1⽉1⽇,我国全⾯启动⾝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和停⽤第⼀代⾝份证。“这样可以更好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免受不法侵害,有助于国家机关、社会⽤证部门更加快速准确地甄别持证⼈⾝份。”⽑发智介绍,公安部已建成挂失居民⾝份证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与社会⽤证单位的联⽹核查,实现所有丢失、被盗居民⾝份证即时失效。换⾔之,倘若你拿着⼀张被挂失的、盗窃的⾝份证去窗⼝办事,很难再蒙混过关了。
°
更规范:⾝份证“假重错”零概率。
在⾝份证管理中,还有⼀种乱象⼀度被推向社会舆论的风⼝浪尖。2013年1⽉,陕西神⽊“房”龚爱爱被指拥有20余处房产、4个户⼝。“主要是有钱有权的⼈办理同名异地户⼝或者当地异名户⼝,他们或为转移财产,或为⾮法经营,是想在户籍‘掩护’下⼲⾮法勾当。”在当时的调查中,陕西西安⼀名公安民警分析,“如意算盘”之所以能够得逞,要么是申请⼈提供虚假材料,公安机关审核不严;要么是申请⼈和公安机关⼯作⼈员串通⼀⽓。“假重错”乱象,众深恶痛绝,尤其是⼀些⼈深受其害,⽣活经常遇到⿇烦。笔者曾在⽹上看到⼀则新闻:贵阳的杨某想买⼀辆车,需要办理⼀张暂住证,派出所民
警⼀刷他的⾝份证,电脑显⽰杨某竟是⼀名仍在监狱服刑的⼈员。后经查实,杨某的⾝份证重号了,监狱服刑的其实是另有他⼈。“每位公民只有⼀个户⼝、⼀个公民⾝份号码,努⼒实现户⼝和公民⾝份号码的准确性、唯⼀性和权威性⽬标。”⽑发智介绍,从2014年开始,宣威市公安局根据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进⼀步深化户籍制度改⾰,
向“假重错”乱象宣战,⽬前共清理重复户⼝652个,纠正登记项⽬差错3792⼈(次),重号数量由197⼈减少到0⼈。
改⾰只有进⾏时没有完成时
“苟⽇新,⽇⽇新,⼜⽇新”,改⾰只有进⾏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九⼤对我国改⾰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全⾯深化改⾰迈上了新的征程。2018年4⽉,财政部、公安部、央⾏接连出台新举措,⾝份证迎来四⼤改⾰机遇。
今年高考满分作文
改⾰⼀:⾸次申领⾝份证不⽤交⼯本费了!财政部发布通知,⾃4⽉1⽇起,停征⾸次申领居民⾝份证⼯本费;
改⾰⼆:⾝份证上⽹变“⽹证”!4⽉17⽇,公安部“居民⾝份证⽹上功能凭证”⾸次亮相⽀付宝,并且在衢州、杭州、福州三城试点。使⽤时只要打开⽹证⼆维码,通过扫⼀扫即可证明⾃⼰的⾝份。也就是
说,以后出门只需带⼀部⼿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证明“我就是我”。“⽹证”被冒⽤的可能性很⼩,因为使⽤时⽤户需先通过指纹或刷脸验证,证明是本⼈后才能进⼊到“⽹证”页⾯。其实不仅是⽀付宝,2017年12⽉,⼴州南沙区签发全国第⼀张⾝份证,办理成功后,⽤户可⽤
进⼊到“⽹证”页⾯。其实不仅是⽀付宝,2017年12⽉,⼴州南沙区签发全国第⼀张⾝份证,办理成功后,⽤户可⽤它办理各类线上线下业务;
起亚k3优缺点改⾰三:⾝份证变“⼿机卡”!4⽉14⽇,全国⾸张“公安部公民⽹络电⼦⾝份标识⼿机贴膜卡”(简称SIMeID贴膜卡)在江西共青城发放。简单来说,SIMeID贴膜卡就是把你的⾝份证标识,变成⼿机卡的样⼦,贴进⼿机⾥,就可以便捷地进⾏⾝份验证了。这是⼀套专属⽹络⾝份识别系统,真实个⼈信息将通过编码被虚拟化。当你在使⽤时,不需要在⽹上提交详细的个⼈信息,就能⽅便地进⾏⽹上交易。这将极⼤降低信息被盗⽤的风险,保障你的个⼈隐私和财产权益;
改⾰四:丢失⾝份证不⽤担⼼了!央⾏宣布,4⽉9⽇起,在天津、⼭西、福建的⼯⾏、中⾏、建⾏开展失效居民⾝份证信息核查试点⼯作,并且逐步将试点推⼴到全国。这将为银⾏识别⾝份证有效性提供强⼤的技术⼿段,能在很⼤程度上杜绝不法分⼦转移⾮法资⾦,或利⽤已挂失、已失效⾝份证冒名开⽴的账户。
从户⼝簿加介绍信到15位号码的第⼀代⾝份证,带有RFID芯⽚、18位号码的第⼆代⾝份证,到全国
⼈⼝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再到可通过⽹络、⼿机短信⽅式实时查询⾝份证信息……⾝份证近40年的“芳华”故事,⽣动地展⽰了改⾰开放为百姓⽣活、产业发展、经济运⾏和国家管理带来的便利和效率。
供稿:思想政治⼯作室
编辑:王静怡
审核:吕林彦
EN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