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小康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汇总
考评方法
对各市(州)、县(市、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采用综合加权评分的统计方法,即通过对单项指标设置权重,计算综合得分,来评价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状况。各市(州)、县(市、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包含正指标、逆指标、区间指标和合成指标四大类。
各类指标均采用标准化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正指标。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等。其标准化处理的公式为:
标准化值=实际值÷目标值。
2、逆指标。如单位GDP 能耗、贫困发生率等。其标准化处理的公式为:
标准化值=目标值÷实际值。
3、区间指标。如失业率(城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和耕地面积指数。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
[]
[]1222
1111112221111110,                                                                                      ,221100% ,()()()100%                        i i x m m q m q m x x x m q q m q m q m z i ∉⎛⎫--++⨯∈ ⎪---⎝
⎭=如果,  如果,
[][]1222
222222222222222                                                        ,221100% ,()
()()i i x q q q m q m x x x q m q m q m q m ⎧⎪⎪⎪⎪⎨
∈⎪⎪⎪⎛⎫--++⨯∈⎪ ⎪---⎝⎭⎩如果,  如果
其中i
z 为i
x 的评价值,i
x 为实际值,1
2
[,]q q 为指标i
x 的目标区间值,1
m 、
2
m 为指标i
x 的一个允许下、上界限值。每个区间指标的具体目标区间值,
允许上、下界限值如下:
失业率(城镇):目标区间为[3,6],允许下界限值为0,允许上界限值为8;
基尼系数:目标区间为[0.3,0.4],允许下界限值为0,允许上界限值为0.5;
城乡居民收入比:目标区间为[1,2.8],允许下界限值为1,允许上界限值为4;
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目标区间为[0,60],允许下界限值为0,允许上界限值为80;
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目标值为100,允许下界限值为80,允许上界限值为120;
耕地面积指数:目标区间为≥94,允许下界限值为90。
4、合成指标,如经济结构指数、教育发展水平等,则根据各组成指标的标准化值,并依据其在合成指标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得到合成指标的标准化值。
标准化值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当标准化值大于1,即实际值超出目标值时,标准化值按1计算。
考评得分依据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方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单项指标得分=标准化值×权数;
大类得分=各单项指标得分之和;
马关条约签订时间综合得分=各大类得分之和。
lg吸尘器>2020第一场雪的朋友圈说说湖南省县市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评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一、经济发展
1. 人均GDP
指一定时期内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GDP。计算公式为:
注:GDP 按2000 年不变价计算。
2. 人均财政总收入
指县(市、区) 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财政总收入。计算公式为:
注:财政总收入统计口径按《湖南省财政厅关于明确财政收入口径的通知》(湘财预[2010]138号)执行
3. 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
指县(市、区)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所占比重,用来反映财政收入质量。计算公式为:
注:税收的统计口径应与财政总收入保持一致
4. 经济结构指数: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BIGBANG 谎言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1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指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4.2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4.3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注:第二三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增加值和GDP均使用现价。
4.4.1 一类县(市、区)经济结构计算方法:
在一类县(市、区)中,由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三项指标合成。计算公式为:
经济结构指数实现程度=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5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30%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20%
4.4.2 二类县(市、区)经济结构计算方法:
在二类地区中,由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二项指标合成。计算公式为:
经济结构指数实现程度=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6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40%
5. 城镇化率
指城镇人口数量占总体人口数量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6.贫困发生率
指县(市、区)按国家贫困标准计算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年末乡村人口的比率,该指标仅在三类地区使用。计算公式为:
7. 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
指县(市、区)的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含省级工业集中区)内聚集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占县(市、区)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用来反映工业的集聚程度。计算公式为:
注:工业增加值使用现价。
8.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率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指金融机构向非金融企业、个人、机关团体、单位以贷款、票据贴现、垫款、押汇、福费廷等方式提供的融资总量。计算公式为:
注:基期为2011年
如何自制葡萄酒
9. 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
指县(市、区)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值与县(市、区) 农业产值的比例。该指标在二、三类地区中使用。计算公式:
二、人民生活
10. 居民收入水平
根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计算。计算公式为:
居民收入水平实现程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5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数×50%
就职表态发言
其中:
11.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指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和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的加权平均。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指城镇居民按人平均的现有住房的建筑面积。现住房计算总建筑面积时以房屋产权证或租赁证为准。建筑面积可按使用面积乘以1.33计算得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