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21课《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银行求职信范文
课题
杨氏之子
单元
8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赌王的子女介绍
5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 “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电脑上怎么截图按什么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
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
出示课题:杨氏之子
激发兴趣。  1.同学们
通过设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qín
禽 诣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一起来捡松脂球,开火车读
3.指导学生读准节奏。
(1)学生试读。
(2)教师范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理解词义。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甚:很。
惠:同“慧”,智慧。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拜访。
其:他的,指孩子。
乃:就,于是。
(3)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示:给……看。
曰:说。
(4)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没有。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意思。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梁、禽、诣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生字归类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左右结构:  诣
上下结构:梁  禽
(2)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讠+旨=诣
(3)换一换:熟字换偏旁
兑=说
诣-旨+舌=话
斥=诉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梁、禽、诣”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梁:字的横要长一些。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诣:”与“旨”注意笔画的穿插。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禽:注意“人”字头要舒展、大方。
组词、造句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招贤纳士,著有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和志怪小说《幽明录》。
2.《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载了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3.解题
“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5.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桂林景点6.带着问题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精读感悟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a.想一想: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b.想一想:孩子的回答很巧妙,巧妙在哪里呢?c.设想: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有什么反应?
2.交流、研讨、回答。
(1)想一想: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A.“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
“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本来是没有关系的,孔君平故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
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轻松愉快。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
(2)想一想:孩子的回答很巧妙,巧妙在哪里呢?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因为孔君平姓“孔”,所以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3)设想: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有什么反应?
孔君平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说:“早就听说你聪慧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4)概括课文的主旨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人家九岁男孩的故事,通过孩子的巧妙对答,表现了孩子思维的敏捷和语言的幽默。教导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讲究语言的艺术。
(5)拓展阅读。
生活中的精妙语言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说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克·吐温说:“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
有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正巧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碰上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那位傲慢无礼的批评家对歌德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
  机智敏捷的歌德回答说:“而我却恰恰相反。”说完闪身让路,让批评家过去。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感悟、思考、表达。
作探究,披文入思考并回答问题。
活动探究。理解、探究。
思考,回答问题活动探究
让学生了解作者、掌握字词。
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
通过分析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
低保条件
通过拓展阅读,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视野。
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liánɡ ɡuó    zào yì        jiāqín
(    )  (    )  (    )
2. 解释下列词语。
二、选择下列句子采用了哪种说明事物的方法或修辞方法。2013宝宝名字大全
惠---( 智慧    )    诣---(拜见      )
乃---(  于是    )    示---( 给别人看      )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杨家小男孩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惊叹折服。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我们平时说话时,也要做到思维敏捷,注重语言的巧妙、幽默、风趣。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下阅读《世说新语》,了解更多的故事,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下,写出你最喜欢的人物来。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甚聪惠
孔君平        杨 梅  杨家果
杨氏子      孔 雀    孔家禽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