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理论是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最主要的方面,弄清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把握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及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明确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2、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3、“三个有利于”标准。
  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三、教学时数:
4课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第一,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第二,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也只能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马斌不雅照
2、改革开放的目的: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改革开放的性质:
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所谓“革命”,是指具有根本意义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从变革的领域看,有经济方面的,有政治方面的,有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从社会变革的层次看,有根本制度方面的革命,也有体制方面的革命。司礼监
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
第一,就解放生产力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我国原有的各种体制在特定时期发挥其历史作用后,随着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条件的变化,弊端越来越明显,最主要的是使本应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经济有机体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改革不仅能够解放被旧体制束缚了的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够增强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的活力,同时还能调动一切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迸发出来。因此,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豫园城隍庙
第二,就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就经济体制而言,改革是包括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运行方式、管理方式、分配方式等所有领域的改革。这些改革势必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场改革不但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而且这场改革极其深刻,它不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它的根本性的变革。沂怎么读 因此,“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
第三,就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
教师节内容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这些方方面面的改革又相互联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方面的改革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改革的成效。同时,改革实际上是对利益关系的调整,在改革的进程中人们获益的程度和时间总是有所不同,因此,“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改革的复杂性使得改革极具艰巨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犹如一场革命。
第四,就改革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它是理论上的创新,也是实践上的创举,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事业,它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改革的成功势必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和技术的落后面貌,加速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因此,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们说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并不是说它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与新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同),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为,改革开放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在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决排除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不能改变,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必须创新。改革是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以中国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民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2、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成就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包产到户),土地归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变,把经营权承包给农民家庭,其产品在交纳国家税收和集体提留之后的剩余部分归自己。这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
中国农民的另一个伟大创造是兴办乡镇企业。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农
村中解放出一大批劳动力。农民迫切要求进入工业领域创办企业,乡镇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末,乡镇企业比1978年增长了10倍,农村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加速了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都要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2、“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992年,在南巡谈话时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不仅能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马关条约时间2、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提出 
曾经指出:中国不是孤立的也不能孤立,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实,也是我们的立脚点。
1980年,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基本国策。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当今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不足、科技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代化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